论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工程

时间:2022-06-07 02:12:26

论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工程

摘要:防水工程是多年来困扰设计、施工、用户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它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而地下防水成功与否,不仅是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地下室和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防水工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实例就如何做好地下室的防水工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 防水 设计

地下室建设适应了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的需要,且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室的设置逐渐普及,在地下室的设计与施工中,如何做好防水工作以解决其渗漏问题是关键。在建筑的施工中,地下室施工因为具有特殊的防水要求,对防水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为保证地下室具有良好的使用环境、使用条件和使用年限,应做好地下室防水设计。

一、水对地下工程的影响

1.水对地下工程维护结构的影响,水对地下工程维护结构可产生吸湿作用、毛细作用、侵蚀作用、渗透作用和冻融作用等一系列危害。这是由于混凝土的特性、结构和水的成分、特性所决定。

2.地下水渗流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影响。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构筑的地下室、竖井、地道穿过含水层时,均会有地下水渗入基坑或洞内的可能,施工中必须采取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地面水回流进入基坑、防止地下水突涌等措施排出渗入基坑或洞内的地下水。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带水作业的,带水作业的工程一般其工程质量较差,渗漏水严重。放置在施工出现地下水的渗流和涌水课采用注浆法、沉井法、地下连续墙、冻结法、气压法等工艺。

3.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是很大的,最低水位和最高水位有时能相差数米,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天然因素(如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地区条件等)和人为因素(如修建水利设施、水管渗透、大量抽取地下水等)。水位变化对地下工程可产生浮力影响、浸蚀作用影响、对衬砌耐久性和对地基强度的影响。

因此地下防水工程是决定地下工程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地下工程防水的形式大体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其一是从围岩、结构和附加防水层着手,拒水于工程之外,采取种种办法,千方百计的不使水进入工程之内,称之为水密型。其二是从疏水、泄水着手,将地下水有意识的导入工程内边的排水系统,使之不施虐于结构本身,称之为泄水型或引流自排型。其三是两者结合,在同一工程中既有泄水的一面,又有水密的另一面,称之为混合型。对于具体工程,选用何种型式,则需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地形地貌、工程性质、施工方法以及造价高低来确定。

二、地下室防水设计方案

笔者在某办公大楼地下室防水施工中,通过对每道工序,特别是每个防水薄弱部位的精心施工,确保了地下室防水质量。

1.防水材料选择

由于底板浇筑混凝土后会产生较多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底面温度较高,所以选用耐热度较高的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此种卷材有带板岩两类,平面部位使用不带板岩的卷材,立面使用带板岩的卷材。防水混凝土施工缝采用塑料止水带,BW止水条。在防水混凝土中掺混凝土膨胀剂,后浇带部分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15%,底板、外墙部分为水泥用量的12%。

2.防水工程施工顺序

基坑开挖、基层混凝土施工、砌筑800mm高卷材保护墙、底板卷材附加层铺贴、底板卷材铺贴 、干铺油毡层、浇筑底板卷材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板混凝土施工、外墙混凝土施工、外墙基层清理、涂刷卷材处理剂、外墙卷材附加层铺贴、外墙卷材铺贴、抹外墙卷材砂浆保护层、砌筑外墙卷材保护墙、土方回填、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3.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铺贴分两步施工,先施工800mm高保护墙以下的部位,采用外防内贴法;后施工800mm高以上部位,采用外防外贴法。卷材搭接宽度长边不小于100mm,短边不小于150mm。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要错开300mm以上。卷材搭接应单独收边,做法是用喷枪烘烤外露边缘,再用专用抹子抹出平滑的45o斜角。

3.1底板防水卷材施工

首先粘贴柱坑、电梯井坑、阴阳角、后浇带等部位的附加层,然后根据铺贴顺序、搭接宽度,卷材尺寸等弹好卷材铺贴线,再进行大面铺贴。待底板卷材施工完毕,在底板卷材上干铺1层油毡,然后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800mm高保护层处卷材上抹20mm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

3.2 外墙防水卷材施工

在基层处理干净后,涂刷与卷材配套的基层处理剂,以增强卷材基层的粘贴力,2h后方可铺贴卷材。首先铺贴止水带、后浇带,阴阳角等处附加层,然后拆除底板侧面800mm高保护墙最上层3皮砖,将露出接头清理干净,再从一侧开始自下而上垂直进行大面铺贴,铺贴过程中,一定要将卷材内空气赶净,以免造成空鼓起泡。铺完卷材后,在卷材上抹15mm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待砂浆保护层具一定强度时,立即砌240mm厚保护砖墙。最后收头时,一定要按设计要求固定牢固。在保护墙全部砌完后,开始回填土方。

4.防水混凝土施工

4.1 施工缝留置与处理底板和外墙均在后浇带处留置垂直施工缝

施工缝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凿除浮浆,直到露出新鲜石子,然后将钢筋、塑料止水带用钢丝刷和湿布清理干净。安放BW止水条时,应用水泥钉固定牢固,其放置时间应严格掌握,在混凝土浇筑前严禁与水接触,以免泡水膨胀而失效。此处混凝土在浇筑前,应先填与混凝土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4.2 底板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对浇筑中出现的泌水,使用潜水泵及时清除,并在地下室周围埋设降水井。混凝土采用覆盖1层塑料薄膜及2层麻袋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随时掌握内外温差,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4.3 外墙混凝土施工

外墙混凝土采用溜槽入模,使混凝土从一侧开始逐渐向前推进,并在混凝土斜面均匀布位振捣。每个层高的混凝土以0.5mm高为1层分层浇筑至顶,混凝土采用喷淋法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4 后浇带防水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设置了2道贯穿整个地下室的后浇带,这些们位是防水最薄弱点。后浇带混凝土采用C40S8,在地下室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以后开始浇筑,其振捣、养护方法均与外墙混凝土相同。

三、结语

地下防水工程是决定地下工程能否正常使用的关键,因此必须做好防水系统,它是地下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防水技术已成为约束地下工程发展以及耐久性的重要原因,做好地下防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种用途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以及城市地下铁路的建设在我国迅速发展,而地下工程的防水效果已经成为工程质量的主要考核指标。尤其是随着地下设施的不断增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防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上一篇: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分析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渗漏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