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分析及处理对策

时间:2022-06-07 01:29:28

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分析及处理对策

【摘 要】先污染后治理,已经不符合当今发展绿色经济的时代要求。随着资源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环境检测也成为治理环境问题的重要工作,对经济环境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1]。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密切关注环境监测点在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难点问题,进行详细务实的分析,以此来总结归纳真实的一手资料,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政府部门;问题分析;处理对策

0.前言

环境监测点对于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对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扮演者监测点的角色。而相关部门则是监测工作的执行者。追根溯源,因此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难点就要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分析起。

1.企业的问题分析

环境监测出现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1)发展粗放型经济,对环境问题不重视。由于社会责任感不足,在许多企业眼里,环境监测的工作就只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政府有责任为企业服务,治理好环境。因而不愿意与政府部门相互配合。再者,作为环境监测点,如果企业的生产污染了环境,环保部门还会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治理,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许多企业并没有落实好环境监测的工作,对参与环境监测的积极度不高。

(2)落实环境监测不能带给企业经济利益[2]。企业成为环境监测点,就要按照相关部门的安排,对环境进项监测,所监测的信息无论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经济环境都要如实上报。此外,为了进行环境监测,企业还要安排相关相关人员负责。企业一直以来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对环境进行监测的工做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增加了企业的工作量。

(3)政府相关部门政策没有落实到位。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企业的服务承诺并没有兑现,成为监测点的优惠政策也没有下达至企业,成了空口白话。此外,企业即使如实的反映了问题,政府部门也不能及时的进行处理。因此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甚至有部分企业主动放弃成为环境监测点的资格。

(4)政府部门不能够和企业实行好双向配合。从广义上讲,大中型企业他们一般是县领导挂点企业,会安排相关人员来出理环境监测的工作,绝大部分对监测点的工作抓得比较好,要反映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也相对较少,一些职能部门不敢也不会去故意刁难他们。但是小微企业和一般个体户相比较而已就处于被动的弱势。他们缺乏政策的有力保护,甚至政府职能部门还会故意刁难他们,所以,他们就算发现问题,也因为心存芥蒂,不愿意直接反映问题。

2.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失职

2.1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点的工作不重视

落实环境监测点的工作需要政府职能部分分散许多人力物力,此外,由环境监测点所反映的问题和提交的数据,存在人为因素,科学性有待商榷。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并没有深入落实,在平时工作上也只是做面子工作,做秀给领导看,敷衍了事。由于政府职能部门的不重视,牵头作用就没有发挥好,因此监测工作的效果差强人意,可见一斑。

2.2少数单位和部门存有私心,家丑不愿外扬

对于监测点企业报送的相关信息,部分政府职能部门抱着"报喜不报忧"的侥幸心理。对于监测点所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置之不理,不能如实上报,害怕家丑外扬,因而仅仅只是"内部消化"。所以,我们尴尬的看到,当地部门上报的环境监测数据都是达标合格,环境都是绿色友好,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费尽心思来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喜,苦的却是广大的百姓。

2.3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联动性不强

对于环境监测点所反映的问题,政府内部职能部门出现推诿责任,相互扯皮的情况。因此,许多企业反映的问题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少数政府内部职能部门对于所处理的问题以是否有利于部门利益为标准,不能谋取利益的问题则置之不理,这些都深深破坏了政府机关在企业和人民心中的威信。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政府部门要重视监测点信息和数据的作用,做好落实工作

政府部分要花费相应的人力物力,对监测点所反映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让所反映的信息有的放矢,让环境监测有实际的意义。所以,政府部门可以建立信息定期通报的机制,及时奖励那些表现好的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于表现暂时差强人意的单位和部分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从而培养全方面联动的环境监测工作。

3.2定期对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嘉奖,提高监测点企业的积极性

通过表彰授牌,旨在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优惠,比如减少税收或者是放宽企业资金放贷等。让企业门明白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必要性和实际的收益性。通过评优工作为企业树立一张无形的名片,提高企业的主人公意识。

3.3要为监测点企业创造宽松的监测环境

对于影响环境的各项事务要认真检查管理,一旦发现有损环境安全的事,就要严格查处。以高压的形式树立全民的环保意识。如果相关部门推诿责任,就从严处理,为作为监测点的企业上报相关信息铺好信息通路,消除企业在意识上的顾虑。政府部门牵头暴露一些工作不实得案例,培养作风良好的环境监测氛围,杜绝。

3.4直面经济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政府部门应该不回避问题,敢于处理矛盾。诚恳的接受监测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建设阳光环境政府,接受人民对环境事务的监督。树立好务实高效的意识,不做面子工程。对于监测点所反映的信息,即使是家丑也不能自我消化,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矛盾。此外,政府还做好监督机制,以此来强化推动环境部门的办事效率。

3.5聘请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对监测工作进行指导

政府可以聘请社会上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然后统一进行意识和专业技术上的培训。然后政府部门将这些专业人员下发到作为监测点的企业之中,由政府来支付这些专业人员的工资,专业人员到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提供建议。积极协调帮助企业开张各项活动,指导企业作为监测点的环境监测工作。

3.6统筹全局,提高环境监测的责任意识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其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境决策、环境执法、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3]。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环境的监测工作,各单位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推诿,积极主动的处理相关问题,和企业做好沟通工作,政府部门和企业一起为环境监测做好工作,以此来推进当地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建设。

4.结束语

环境监测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的科学化程度[4]。对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环境的好快对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只有建设好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叶付勇.关于我国实行环境监测体制的几点反思[J].

[2]胡小军.环境公共治理的若干问题研究[J].2010.

[3]百度百科.

[4]徐广华,陈静.加强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思考[J].2010.

上一篇:探讨公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雾霾”英译之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