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爸爸的话别伤着宝贝

时间:2022-06-06 07:29:56

养育孩子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

磨炼爸爸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数得清吗,有多少次,

爸爸们挥舞着“爱”的大旗,

有意无意地口出“恶”言,

伤了宝贝的心?

目睹一个粉嫩的、可爱的、娇滴滴的小生命的诞生,听到他的第一声啼哭,能有哪位新爸爸不心潮澎湃、浮想联翩?或许,你会想到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金钱,作为宝宝强大的经济后盾,使他应有尽有;是否拥有足够的魅力和地位,令孩子以自己为荣;是否拥有足够的家教技巧,协助宝贝得高分、进名校,为他设计未来并铺平道路;你发誓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爸爸……

但是,你是否想过,孩子的成长,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和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来滋润他稚嫩的心灵?同一个意思,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语言说出来,宝贝才更容易接受又不被你的话语所伤?

很多时候,父爱虽然同母爱一样博大深沉,却少了一份细腻。所以,面对宝宝,新手爸爸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找到一个恰当的释放爱的通道,和孩子有话好好说,尽量不使用那些有可能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语言;而那些能把宝贝脆弱的心击得粉碎、或者容易引起他们误解的话,爸爸是绝对要忌讳的――

“你什么时候能像嘉嘉那么听话?”

桃桃比嘉嘉大两个月,又是邻居,经常同吃同玩儿。但桃桃在饭桌上的表现明显不如嘉嘉:不是躲到桌子底下,就是坐到窗台上、跑到卧室里甚至衣柜里等着妈妈喂;而嘉嘉通常都会把碗里的饭菜吃了一大半后才离开。看着桃桃每顿饭都这么折腾,爸爸终于忍无可忍了:“再敢离开,就饿你一顿,把好吃的都给嘉嘉吃!你什么时候能像嘉嘉那么听话就好了,亏你还是小姐姐呢!”

错在哪里:

这样比较,给桃桃一个错觉:爸爸喜欢嘉嘉,不喜欢我。如果她是个很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在心底埋藏下对爸爸的怨恨,直到长大。

在批评宝宝时,爸爸们总是希望借助“榜样的力量”,给孩子以直观的刺激,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补救办法:

桃桃伤心的表情或激烈的反抗就是爸爸醒悟的信号。你要做的是在桃桃平静下来之后,亲切地、一字一句地告诉她:“爸爸那样说的真正目的是希望你能好好吃饭,长得和嘉嘉一样结结实实的。你是爸爸的宝贝,爸爸当然最喜欢、爱你。以后,爸爸不会说那些让你伤心的话了。对不起。”

不妨这样做:

与其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不如把你的注意力集中放在那些你最希望孩子改变的行为方式上。你解释得越具体、越明白,孩子的表现就会越好。比如,给桃桃立规矩:吃饭时不能离开桌子。因为,吃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玩,会把一些凉了的饭菜吃进肚里,容易生病;而且,吃饭时间太长,对胃也不好。

“你别给我添乱了!”

卧室的灯泡坏了,爸爸搬出梯子准备换一个新的。4岁的昊昊自告奋勇:“爸爸,我来帮你吧,我能爬到最高处!”爸爸不屑地说:“去去,一边玩去吧,你别给我添乱了!”

错在哪里:

任何一句对孩子排斥和驱赶的话,都会在孩子头脑中留下这样的印象:“我对爸爸来说是多余的,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小麻烦,他总是烦我、不需要我。”

我们习惯于阻止孩子做一些事情,是因为知道他做不了或做不好。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对孩子来说,过程比结果更能使他获得快乐。而且,爸爸的排斥还损伤了昊昊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补救办法:

阻拦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讲明爸爸为什么不允许他做,解开孩子心中“爸爸烦我、不需要我”的疙瘩。比如,可以说:“灯是带电的,换灯泡比较危险,等昊昊大一点才能做。”

不妨这样做:

让孩子做你的助手。爸爸和昊昊商量:“如果你愿意,可以帮爸爸扶着梯子,保护爸爸不摔下来,你看怎么样?”相信昊昊一定很乐意配合。

不妨试着将孩子纳入到你必须做的每件事情中来,一个3岁的孩子也会“帮助”你准备饭菜;在你安窗帘的时候帮你托着下垂的窗帘;看到地上洒了水,招呼他把拖把拿来……当你确实需要时间独自做某些事情时,不妨说:“好宝宝,我很爱你,但我这会儿正忙着呢。”这就让孩子领悟到过一会儿你就会和他在一起。

“再闹就让警察把你抓走!”

在商店,虎虎闹着要买一辆遥控车,他已经有5辆遥控车了。妈妈不同意,虎虎就躺在地上大哭,说什么也不走。爸爸生气了:“再闹,就让警察把你抓走!”

错在哪里:

这句话很容易使孩子把自己划入“坏人”的行列,因为,父母常常渗透给孩子一个概念:只有坏人才被警察抓走。宝宝怕被警察叔叔带走,实际上是怕自己是个坏孩子。这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我是个坏孩子口马?并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

补救办法:

让虎虎明白,“不乖的孩子”不是“坏孩子”,虎虎只是有时候不听话,并不是警察叔叔要抓的那种坏人,打消他“我是个坏孩子”的顾虑。当然,爸爸以后也不要说类似的话了。

不妨这样做:

与其在棘手的情况下不知所措,非得“请”出“警察叔叔”、或“叫医生来打针”、“或是明天告诉老师去!”不如提前立规矩,约法三章,防患于未然,爸爸们也不至于在这些突发事件中显得很被动。对于虎虎,不妨在出门前就打好预防针:“今天,我们不买玩具。如果你同意,就带你去,否则就和奶奶在家。”

“你真是没有用!”

家里来客人了,看见客厅里的钢琴,羡慕地问:“芊芊学钢琴了,给阿姨弹首曲子好吗?”爸爸也附和着:“来,就弹(红头绳)吧。”说着把钢琴打开,摆好琴凳。但芊芊怎么也不肯弹。

客人走后,爸爸觉得很没面子,生气地训芊芊:“瞧你这点本事!平时不是弹得好好的吗,怎么来了客人就不敢弹了?真是没用的东西!”

错在哪里:

一些父母习惯于在客人面前炫耀孩子的才能,借此为自己脸上贴金。爸爸的举动显然是不尊重芊芊的意愿,否定和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把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否定了,刺伤孩子的心灵;而他冰冷的语言更让芊芊觉得自己给爸爸丢脸了、很无能,从而萌生了负疚感和无助感,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父母的话会对孩子起到强烈的暗示作用。这样的伤痕也许一留就是一辈子。如果芊芊的自尊心很强,经常被爸爸这样骂,还容易记恨爸爸并出现性格缺陷,长大后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补救办法:

冷静下来,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用词不当”,说明真正的意图:“爸爸希望你能在外人面前大方一些、勇敢一些,把自己的才能展示出来。”

不妨这样做: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做不好,只是自信心不足,一旦父母换一种态度,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了:试想,如果爸爸能及时给孩子打打气,比如爸爸可以肯定芊芊弹琴很好、夸夸她“可爱表演了!”然后招呼大家鼓掌欢迎,孩子被这种鼓励感召着,心里定会底气十足,自然就不扭扭捏捏了。

父母的一句话,好与坏,都会成为孩子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话。所以,与其打击孩子的自信,不如给他一份希望。

“笨得像猪似的!”

晚上接泽泽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告诉泽泽爸爸,孩子还不会拍球,希望能在家练练。双休曰,这成了爸爸和儿子的一项重要“功课”。但无论爸爸怎厶示范、讲解,泽泽最多也只能连续拍3个。眼见自己的付出与收效不成正比,爸爸很着急:“你连这个也不会,真笨得像个猪似的!”

错在哪里:

这种说法对孩子极不尊重,也无益干扭转事态的局面――孩子并不能因为你的侮辱就变聪明了。

这个说法等于告诉孩子“你太废物、已经笨到极点了。”他会信以为真,自我感觉不好。曰久天长,孩子会因为“自己连这点事都做不好”而丧失自信、自尊,变得自卑懦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很可能在还没开始尝试时,就主动退缩了。

补救办法:

别怕丢面子,承认:“是爸爸不对,训尔/艿心了,爸爸保证以后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

告诉泽泽,爸爸有点着急、也有点糊涂了,以为爸爸做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宝宝也一定会,可实际上宝宝得学习呀,所以要有个过程,爸爸和泽泽一起努力好不好?这么说,泽泽的心情能好起来,也愿意原谅爸爸。

不妨这样做:

有些事做不好,最沮丧的其实是孩子,此时他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既然刺激的语言对孩子有害无益,不如用肯定孩子的成绩代替它:“泽泽原来只能拍1个,现在能拍3个了,虽然进步慢了点,但这点进步已经很了不起了,坚持下去,你一定能赶上小朋友。爸爸相信你!”你的信任,能给孩子“被尊重、被认可”的自豪感,也给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对他巨大的精神支持。

孩子稚嫩的自尊心尤其需要精心呵护。记住,千万别让一句话毁掉你的孩子。

上一篇:超级妈妈育儿心路历程 下一篇:给宝宝一个安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