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求真 以德育人

时间:2022-06-06 06:25:34

社会在不断地演进,历史永远在前行,青少年永远是人类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面对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要求学生在知识、观念、品德、身心素质等诸多方面适应社会需求。未来的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要超越以往学生的一般素质。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探索精神,开发创新思维,形成崇尚真知,热爱事业,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任务。

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社会环境中的中学生,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一些中学生享乐意识严重;2.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3.社会不良环境的耳濡目染,玷污了中学生的心灵;4.盲目的偶象崇拜,使一些中学生丧失了理智;5.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正确学习目的和对人生价值的判断;6.在对待男女生关系的问题上,不能处理得当等。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因此,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树立良好的榜样。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的模仿性极强。我们做为父母、师长如果能以身作则,塑造好形象,发挥表率作用,那我们就不必过于再担心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为人师表”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的言行规范,教师必须以美好形象为学生树立起人生的标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亲切、鲜活、积极、向上、崇高、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可学习性、模仿性和借鉴性,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且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和表率作用。久而久之,崇尚、学习、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会慢慢形成。

(二)中学生主要应使他们多从切身的小事做起。譬如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国旗,唱国歌要起立;遵守社会秩序,购物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物;拾他人遗失的物品一定要设法归还;在公共场所不袒身露体,不说污言秽语等等,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营造良好的环境。孟母为子三迁、择优而居,就是因为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十分重要,而环境则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此,要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学校作为教育中心,有专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有训练有素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氛围等优势,但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是难于完成教育任务的。我们要加强与家庭、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化解家长与子女之间难以逾越的“代沟”。

对于学校,主要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狠抓校风、班风,使青少年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公德心、自尊心,激发集体荣誉感,奠定做人的基础。

(四)重视组织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炼意志,逐步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中学生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都具备了适应一定的体力劳动、技能性劳动和认识社会的能力。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会更激发他们发愤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发挥党团组织的先进模范作用,积极培养和吸收中学生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良分子入团、入党,壮大队伍,创造良好氛围。积极引导中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公益活动和事业。

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成为时代的栋梁。这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因此,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 下一篇: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