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研究

时间:2022-06-06 05:28:24

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高尔夫球场景观由高尔夫硬质景观和高尔夫软质景观组成,其中高尔夫硬质景观可分为点、线、面三类。点的元素主要有建筑、沙坑、小品;线的元素主要有道路的起伏变化、驳岸的曲线等;面的元素主要是场地造型的变化。软质景观主要指植被和水体,植被以草坪为主,水体主要形式为湖泊和小溪。所有景观元素的设计必须体现使用、审美和生态三大功能的平衡。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硬质景观;软质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1-0000-00

引言

500多年前,高尔夫运动在苏格兰开始出现并盛行,早期球场风格均为林克斯球场,由打球者设计完成,基本保留了自然风貌。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人们不再拘泥于林克斯风格,而更加注重发掘并利用当地环境特点,设计出融合了自然风光的球场景观。如今高尔夫球场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众多设计师投身其中,多样的设计理念和多变的表现手法极大地丰富了球场风格。目前,中国高尔夫球场数量已超过500个,高尔夫产业蕴藏着无限潜力,但国内对高尔夫的研究,尤其是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的分析研究还远远不够。高尔夫球场景观因素贯穿于球场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对高尔夫球场的工程造价、运营成本、竞技活动等有着重大影响。高尔夫球场景观元素的分类汇总和设计研究对高尔夫球场的合理建设和科学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 高尔夫球场硬质景观设计

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硬质景观是构成整体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975年,硬质景观(Hard Landscape)的概念在英国人M.盖奇 (Michael Gage)和M.凡登堡(Merits Vandenberg)编著的《城市硬质景观设计》一书中被首次提出[1]。我们可将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城市景观定义为软质景观;相对于软质景观而言,以人工材料处理为主的城市景观为硬质景观。

依据美学原则,可将高尔夫球场硬质景观分为点、线、面三类。点的元素主要有建筑、沙坑、小品,小品又分为设施小品和园林小品;线的元素主要有道路、驳岸等;面的元素主要指场地造型的变化[2、3]。

1.1点的元素及设计要点

1.1.1建筑 会所是整个高尔夫球场的运营中心,集办公、休闲、餐饮、商务等功能于一体。会所的外观、内饰不仅展现出球会对高尔夫运动的理解和诠释,更体现出球会的文化内涵和内在品质。

我国高尔夫会所大多数为欧式风格,设计理念多样,有些球场以实用至上为原则(图1),但更多的球场追求高调奢华(图2),强调个性。会所处于球场最精华的位置,能够使人最直观、最清晰地感受到球场之美;会所结构形式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人文、环境等因素,要与球场风格相融合;所选取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既要保证高品质,也要注重与球会的文化相匹配,与球场所倡导的精神相一致。

1.1.2 沙坑 古老的圣安德鲁斯球场上大大小小的自然坑穴逐渐成为球场中重要的景观元素。球场中沙坑一般分为果岭沙坑和球道沙坑;沙坑的主要作用是惩罚过失击球,同时可以指示击球方向和丰富景观效果。沙坑具有很强的观赏功能:白与碧、点与面、刚与柔的一系列对比,这些都能显著增加球场景观多样性和层次感(图3、4)。

地形是决定沙坑位置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没有植物和缺少三维景象的平地,大而轮廓清晰的沙坑的使用可以弱化其单调感[4];必须结合球场建造成本和养护成本,合理确定沙坑数量和面积;选择沙坑沙时要综合考虑沙子的粒径、形状、纯度、成分和颜色对打球产生的影响。常用沙子颜色有白色、淡褐色、黄褐色、浅灰色等,浅色沙子能更好地反衬出草坪的绿色,有更显眼的视觉对比效果。沙坑可多可少、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可规则可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1.1.3小品 球场中小品一般分为设施小品和园林小品两类,可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球场管理及球手使用。小品既能美化球场环境,增加打球趣味,丰富球场内涵,又能使人从中获得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5]。

1)设施小品:休息厅、管理房等建筑类小品是球场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管理房、休息厅设计形式多样,造型多变。管理房多位于水源周边的隐蔽地方,休息厅多位于发球台附近。建筑类小品设计时要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实现情景交融,营造浓厚的人文意境。

随着灯光球场的数量逐渐增多,造型各异、各具神韵的灯具成为球场夜间最为显眼的景观要素。灯具设计时可将民族风格与现代高尔夫文化结合起来,体现独特的审美韵味[6]。

指示牌出现在高尔夫球场的每个角落,包括球场导视牌、果岭指示物、发球台指示物、球道指示物等。指示牌材质、形态各异,需根据球场整体景观特征进行巧妙构思,做到显眼而不突兀。一般造型需简洁大方,色彩要明朗醒目,并通过配植适当植物加以衬托,两者色彩要协调统一[7]。

座椅、垃圾箱、时钟等设施小品均有具体的使用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景观点缀物,必须与球场整体风格一致。

2)园林小品:雕塑小品广泛应用在公园高尔夫球场中,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雕塑类小品按内容可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和装饰性雕塑。球场中雕塑小品多分布在球场入口、会所、休息厅附近。景观雕塑不仅是立体造型艺术品,更多地还应与环境紧密结合,融入环境,营造出更赏心悦目的欣赏意境[8]。好的雕塑往往成为小范围的景观中心,不仅可以带来视觉的享受,更可以给观赏者带来精神享受。

斯维尔坎桥(图5)已经成为了圣安德鲁斯球场的标志,承载了无数高球英豪的感情。景观桥(图6)是高尔夫球场的重要景观要素,基本上每个高尔夫球场都会有。球场中的景观桥造型千姿百态,结构巧妙奇特,从原来利用天然材质建造的简单竹桥、木桥、藤桥、索桥,发展到现在形式多样的拱桥、廊桥、曲桥等[9]。

景观石和喷泉同样是球场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丰富球场景观有重要作用。

1.2 线的元素及设计要点

1.2.1道路 道路是球场的骨架和脉络,是各个景观元素之间的纽带,具有组织交通和分割空间的作用。道路类型多样,材质多样,有混凝土路(图7)、沥青路、砖石路、卵石路等(图8)。

道路的布局需综合考虑球场地形的起伏、球道的分布和球场的管理需要后进行统一规划,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引性;同时道路要与会所相联系,不走回头路;道路设计时要与景相通,因景得路,讲求曲折性,做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以增加景深,丰富景观层次,活跃空间气氛[10]。

球场中铺装材料主要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其中,天然石材和木材是应用最广泛的。铺装图案设计要与球场的风格相结合,既要根据具置的环境选择材料与形式,也要研究铺装的寓意和趣味,使铺装更好地成为整体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铺装面应有柔和的光线和色彩,减少反光,避免刺眼[11~13]。

1.2.2驳岸 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是高尔夫球场一道独特的线形景观,极具景观美学价值[14]。驳岸具有稳定岸壁、保护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的作用。

球场中最常见的是自然式山石驳岸和植物缓坡生态驳岸。驳岸设计需结合球场风格、地形地貌、水面特点、材料特性,并考虑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驳岸的形式直接影响着水体的景观形象,水体驳岸的变化会影响水的形与色、动与静。驳岸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除了形式上的自然美观,更要注重人文内涵的挖掘。单单满足功能需求,不足以成为优秀的驳岸设计[15]。

1.3 面的元素

高尔夫地形是球场的骨架,是其它景观要素的载体和背景,地形地貌决定了球场的整体风格。理论上高尔夫球场可建于任何地貌类型的地区,从平地到丘陵到山地,从草原到森林到沙漠均可。但从美学和建造角度考虑,舒展起伏、富于变化的山丘地形更宜兴建球场,隆起的平台作为发球台,高大的树木勾画出球道的轮廓并衬托出果岭。

任何对原始地貌和植被的肆意破坏都是对生态环境的深度摧毁,并将诱发新环境的生态危机[16]。地形设计应尽量多地保留原有植被,以天然景观为蓝本,形成显著的地域性特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2 高尔夫球场软质景观设计

软质景观是相对于建筑、硬质铺装而言的,它主要由植物、水体等构成,富于自然变化。植物和水体的合理设计是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2.1 植被元素及设计要点

草坪是高尔夫景观的主体,是其它景观元素的背景。不同部位草坪颜色、高度的变化是高尔夫球场最显著的景观,同时草坪颜色的季节变化体现出最自然的色彩美。

古老的林克斯球场几乎没有树木。而在公园高尔夫球场中,树木成为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高尔夫运动的竞技特点,球场中各球道之间应尽量避免互见,这样有利于球手专心打球。这就需要在相邻球道间配置不同树种的树木,营造一堵绿色围墙,起到隔绝作用,既防止不准确击球伤害打球人员;同时树木还具有指示作用;而且不同高低和类型的灌木和花卉还可以增加高尔夫球场景观层次,形成连续的景观效果和鲜明的季相变化(图9、10)。

植物配置设计应在满足球场不同特征区域对植物的要求的同时,尽量保留球场中原有的树木;最好选择当地树木作为骨干树种,采用自然式配置方式;从设计付诸实践开始,时间因子即开始对植物景观的设计效果产生影响。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一定要把现在和将来连接起来,优秀的高尔夫植物景观设计应当是时间长链中坚实稳定的一环。

2.2 水体元素及设计要点

“凡是成功的园林,都能注意水的应用,正如一个美女一样,那一双秋波是最迷人的地方[17]”。水可以说是高尔夫球场的血液,有了水才有了生命力和灵气,才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情境。水体不仅可以起到蓄水灌溉、泄洪防涝的作用,同时能丰富打球策略,提高球场难度。

作为球场中重要的景观和障碍,水体设计在球场规划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水体设计应尽量保留、优先利用原有水域;要综合考虑障碍作用、排水作用和水源供给作用,合理确定位置和大小;水体可以开阔,也可以小巧,可以平静如画,也可以激荡迸流,但都需要与球场整体风格一致(图11、12)。

3 结语

高尔夫球场景观设计中,实用、审美和生态三大功能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球场的景观品质由可打性、可观赏性和可维护性共同衡量,使用功能、观赏功能和生态功能在时间上的并存性,使高尔夫球场景观有了明确的使用、观赏和生态要求。在球场景观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三大功能,并贯穿全程。随着中国高尔夫球场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尊重自然,回归传统,尽可能地利用原有场地条件,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环境已成为共识,高尔夫球场设计开始返璞归真,寻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Michael Gage,Maritz Vandenberg.城市硬质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3.

[2]陈开森.浅析园林绿地硬质景观设计[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9(3):125-126.

[3]廖艳红.试论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与建设[J].中外建筑,1999,2:5.

[4]吴增辉.沙坑的设计[J].中国高尔夫管理,2005,3:31-34.

[5]张炎,毕庆坤.浅论园林小品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1999,10:36-39.

[6]王永军,孙岚.传统灯具设计的艺术特征及其现代运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19(4):135-140.

[7]窦奕.园林小品及园林小建筑[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陈珠艳.现代城市景观雕塑设计之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0-73.

[9]武斌,龚玉何.浅谈景观桥造型艺术与文化背景[J].技术与市场,2007,5:26-29.

[10]谷丽荣.园路设计研究[D].海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11]金井格.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2]毛培琳.园林铺地[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3]窦阳,王宜.浅谈园路铺装的形式及其装饰作用[J].北京园林,2010,26(91):21-23.

[14]树全.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07.

[1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河道及滨水地带的“整治”与“美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3(5):29-32.

[16]袁华莹.中国高尔夫球场用地现状与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14-16.

[17]陈从周.中国园林[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艳(1987- ),女,山西晋中人

本科,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E-mail:.

上一篇:新课程下政治高考复习策略 下一篇:关于农村中学“班班通”管理、实践与创新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