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米机械化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06 10:19:03

论玉米机械化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继小麦生产机械化基本完成之后,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出来,也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在新机具的研制、选型、引进试验和推广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黑龙江省是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玉米种植面积较多,玉米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机械耕整地、播种水平比较高,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缓慢,机械收获水平很低,仍主要以人工收获为主。玉米收获水平低是制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势必影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十分重要。

一、玉米机械收获的重要性

玉米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使用玉米收获机,可节省成本225-400元/公顷。人工收获损失率一般为5%,而采用玉米收获机收获作业损失小于2%,如产量为9000千克公顷,则可增收玉米270千克公顷,可节本增效677-852元公顷。

2.社会效益。一是大量节省农村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玉米收获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约占玉米种植投入劳动力总量的55%。一台三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可替代40个以上劳动力。因此,玉米市场实现机械化可大大解放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匮乏的问题,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安心在外,减少误工和往返费用,增加收入;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抢农时,缩短了秋收时间。一个人一天至多收获一亩玉米,而用玉米收获就机可收40亩以上,大大提高了玉米收获效率,缩短了秋收时间。

3.生态效益。秸秆还田,造福社会,加快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玉米收获时,不仅能进行玉米摘穗、剥皮、集穗、装车,而且还能同时将秸秆粉碎还田,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防止土地板结。还可以抗旱保墒,增产增收。秸秆还田还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既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和火灾发生。

二、发展对策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占整个玉米生产工作量一半以上的收获作业,机械收获水平低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应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建立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

2.加大玉米收获机扶持力度。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要扩大玉米收获机补贴的区域、规模、类型和额度,即使按30%的比例补贴,也不应该控制上线。省、市、县政府应该配套相应的资金,给予政策扶持,引导和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

3.做好示范推广工作。要对引进机型严格筛选,选择引进适应性好、性能优良的机型。并做好示范,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用活生生的典型和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收获机的积极性。通过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示范,机械会逐渐增多,面积将不断扩大,也使杂乱的玉米种植行距向机械收获行距方向发展,从而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

4.逐步完善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将玉米收获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在综合各方面建议和意见后,要认真总结,加以改正,不断完善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和农民的要求。

5.强化宣传,搞好培训。广大农民对新技术的了解和认识程度是新技术推广的关键所在。玉米机械收获刚刚起步,农民缺乏认识和了解,为此,必须强化培训,搞好宣传。充分利用驾驶员检审、阳光工程、科技之冬等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出一批懂原理、能操作、会保养、出了问题能处理的合格机手,提高农民机手使用操作玉米收获机的能力。利用各种媒体、发放宣传单、赶科普大集等形式广泛宣传,会取得显著成效。

6.做好全方位服务。为确保进行收获顺利推广应用。应全方位做好服务。做到技术到位、服务到位、配件供应到位、“三包”服务到位。实行定人、定地点、定任务的三定责任制,抽调技术专业人员进行跟机服务,及时解决作业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并全程进行技术指导。

7.组织跨区作业。组织和鼓励玉米收获机有机户走出去,进行跨区作业服务,这样既解决了无机区的收获难题.又增加了有机户的服务创收,扩大机械作业面积,提高机具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57100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海林市农机局)

上一篇:浅议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综合治疗方法 下一篇:浅谈拖拉机磨损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