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浆纱机的工艺性能及使用

时间:2022-06-06 08:57:22

几种常用浆纱机的工艺性能及使用

各地纺织厂常用浆纱机主要有 3 种类型:一是德国祖克浆纱机,以S432型为代表;二是日本津田驹浆纱机,有HS20-Ⅱ型、HS30型、HS40型;三是国产浆纱机,以郑州纺机GA308型为代表,包括盐城纺机GA338型、江苏宏华GA368型、无锡华力GA343型等。其他新型浆纱机还有瑞士贝宁格Sizetic型、德国卡尔迈耶Rotal型、美国西点988型。老式浆纱机包括郑纺机GA301型和G142型,已被改造或逐步淘汰。现以前述 3 类浆纱机为主,加以论述。

1 几种常用浆纱机的工艺性能

1.1 祖克S432型浆纱机

该机采用H型双层经轴架,经轴气动制动,有送纱喂入装置,浆液由电磁阀输入,小浆泵在主浆槽和预热器间,溢流循环。有蒸汽管直接和间接加热,自动温控。双浸四压高压上浆,垂直加压斜向引纱,经湿分绞棒分层预烘。预烘和合并后烘烘筒分别由无齿链轮、有齿链轮传动。烘筒温度分组设定,自动控制。烘房有排汽罩,车前有测湿装置、后上蜡装置、干分绞和伸缩筘装置、拖引、卷绕和加压装置。全机七单元传动,可实现张力和伸长分段控制。有电脑屏幕设定和显示。

该机工艺性能如下:浆液面高低和浆液温度可自控;由浸压辊调节浸浆次数、长度及施加侧压;预压浆力最高 15 kN,主压浆力最高 40 kN,随车速变化无级调节;湿分绞棒内腔通冷水凝露免结浆皮,由单独电机传动,轮系二档变速;出浆槽纱线斜引,经湿分绞棒抹纱分层上预烘烘筒;烘筒温度分组控制,合并烘筒温控与测湿仪检测联动,保证回潮率稳定;预烘烘筒无齿链轮摩擦传动,有利缓和纱片热收缩,均匀张力,合并烘筒有齿链轮传动,可均化并合张力,因而,对细薄、粗厚织物均适应;从经轴退绕到浆槽喂入,再到湿区预烘,干分绞及卷绕区可实现张力和伸长分段控制;后上蜡可贴伏毛羽,增加平滑,提高织造效率;最大卷绕直径 1 250 mm,幅宽 2 400 ~ 3 600 mm,最高车速 125 m/min。

1.2 津田驹浆纱机

该机采用H型双层经轴架,经轴气动制动,HS20 - Ⅱ型无送纱喂入装置(HS30型、HS40型有喂入装置),双浆槽共一预热器,浆液由电磁阀输入在预热器到主浆槽之间借小浆泵溢流循环。蒸汽管直接和间接加热,自动温控。双浸三压,主压浆辊横向加压竖直引纱,经湿分绞棒向正上方高架烘筒引纱分层预烘,再经后烘筒并合烘干。烘筒传动预烘为有齿链轮,后烘为无齿链轮。烘筒温度分组设定,自动控制。烘房有排气罩,车前有测湿装置、后上蜡装置、干分绞和伸缩筘装置、拖引、卷绕及加压装置。全机七单元传动,可实现张力和伸长分段控制。有电脑屏幕设定和显示。

该机工艺性能如下:浆液面高低和浆液温度自控,浆液粘度杯定时自动检测;可由浸压辊调节浸浆次数、长度及施加侧压;预压浆辊垂直加压,最高压浆力 15 kN,主压浆辊横向加压,可随车速变化无级调节。最高压浆力HS20 - Ⅱ型20 kN,HS30、HS40型40 kN;湿分绞棒内腔通冷水凝露以免结皮,由上浆辊传动,与纱线有一定速比;出浆槽纱线通过湿分绞棒抹纱分层竖直上高架烘筒预烘,浆膜均匀;烘筒温度分组控制,合并烘筒温控与测湿仪检测联动,可保回潮率稳定;预烘烘筒为有齿链轮传动,合并烘筒为无齿链轮摩擦传动,在双浆槽二层纱片张力不一致时,合并烘筒缺乏均化张力的作用,并限制干区张力增大,对粗厚织物品种适应性较差;HS20 -Ⅱ型没有送纱喂入装置,造成喂入张力大,退绕、预烘、干分绞及卷绕区可分段实现张力和伸长控制;后上蜡可贴伏纱线毛羽,增加平滑,提高织机效率;织轴最大卷绕直径 1 016 mm,卷取幅宽 1 900 ~ 4 000 mm,车速最高可达 125 m/min。

1.3 GA308型等国产新型浆纱机

这类机型开始都是借鉴祖克浆纱机,因而结构基本相同,该机工艺性能如下:浆液面高低和浆液温度自控;可由浸压辊调节浸浆次数、长度及施加侧压;垂直加压,预压浆力最高 15 kN,主压浆力最高 40 kN,可随车速变化无级调节;湿分绞棒内腔通冷水凝露以免结皮,湿分绞棒由烘筒通过链轮传动,与纱线有一定速比;出浆槽纱线斜向引出,经湿分绞棒抹纱分层上烘筒预烘;烘筒温度分组控制,合并烘筒温控与测湿仪检测联动,可保回潮率稳定;预烘烘筒为无齿链轮摩擦传动,有利缓和纱片热收缩,均匀张力,合并烘筒为有齿链轮传动,可均化并合张力,因而对细薄、粗厚织物均适应;从经轴退绕到浆槽喂入,再到湿区预烘,干分绞及卷绕区可实现张力和伸长分段控制;后上蜡可贴伏毛羽,增加平滑,提高织造效率;织轴最大卷绕直径 1 000 mm,最大幅宽 2 400 ~ 3 600 mm,最高车速可达 100 m/min。

2 几种常用浆纱机的使用

2.1 浆纱质量的提高

2.1.1 压浆辊的使用与维护

(1)压浆辊硬度的选择

预压浆辊硬度一般为邵氏A 65°,与预压浆力 15 kN相适应。主压浆辊的加压是非常关键的,其压浆力随车速无级调节。高压上浆的最高压浆力为40 kN,为保持压浆区的挤压宽度在 10 ~ 18 mm之间,以利于浆液浸透与被覆比例适当,压浆辊表面硬度以邵氏A 75°~ 80°为宜。

(2)压浆辊表面的微孔与光面的选择

进口浆纱机的压浆辊表面一般都有细而匀的微孔,贝宁格浆纱机的压浆辊橡胶中含有纤维,成纹理状。在挤压中浆液循环吐纳,有利于在纱线上合理分布,并可预防打慢车出现轻浆。但在使用中应经常清洗,避免微孔堵塞。旧辊到橡胶厂重新包胶,有的质量不好,微孔大而不匀,表面不平,反而会使纱线在压浆中产生毛羽。因此许多厂已改用光面辊,效果尚可。

压浆辊的表面状态,包括橡胶老化变硬、弹性变差、微孔闭塞、辊面不平整、磨灭造成直径不一致,以及龟裂或有纱槽,都会影响上浆质量,一般在半年内应换下磨修或重新包胶。

2.1.2 用好湿分绞棒

纱线出浆槽分层预烘,有利于浆膜完整,通过湿分绞棒抹纱,可使毛羽贴伏,并减少干分绞出现再生毛羽。从以上3类机型来看,津田驹浆纱机的湿分绞装置较好使用;祖克浆纱机的湿分绞装置只有二档变速,与纱线速度不完全适应;GA308型等国产机因湿分绞位置接近烘筒,湿分绞棒容易干燥结浆皮,使用均较困难。

使用中湿分绞棒内腔通水温度要低,有的厂用深井水,也有的厂配备专用的冷水机,可保持水温在 10 ℃左右。凝露要充足,这是用好湿分绞棒的基础。其次要经常清洗湿分绞棒,保持光滑,有的改用并列双根湿分绞棒,反向转动,使其与上下层纱片方向、速比一致,使用效果较好。

2.1.3 烘筒的使用与维护

(1)合理掌握烘筒温度

均匀而适当的烘燥有利于形成比较柔韧的浆膜,因而要充分利用多烘筒逐步烘干,避免温度过高,但是防粘涂层要在温度较高时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容易结皮。清除结皮往往又会造成涂层损伤,这在工厂屡见不鲜。因此预烘温度设定往往要比合并烘燥的温度较高一些。

(2)调整链条张力

烘筒使用无齿链轮是一种半积极传动,纱线张力与链轮的摩擦力矩共同带动烘筒。当纱线烘燥热收缩等原因导致张力过大时,可以通过链轮与链条滑移来缓解张力。如果链条过紧,则失去这种滑移调节;如果链条过松,则不能提供应有的摩擦力矩,使纱线分担的张力增加。同时由于整根长链条带动多个烘筒的积累效应,使得最后一节传动烘筒上的链条偏松,也要靠气动装置来调节。当二层纱片间出现张力差异时,也可以通过调节链条张力来解决。

有齿链轮积极传动烘筒时,适当的链条张力也可协调烘筒前后的张力平衡,否则会运动不平稳,出现链条跳动。

2.1.4 用好后上蜡装置

(1)必须在预热斗中加蜡,待蜡的温度达到 80 ℃时方能使用。如果蜡未熔化均匀,特别是开冷车时要预防出蜡斑。

(2)限制蜡辊在蜡液中浸没深度,调整蜡辊与纱片速比(约 1∶50)。通过现场测算,上蜡重量 0.3% 为宜,过高的上蜡量会在织机综、筘、片上堆积,难以清洁,从而造成断经。

(3)使用可靠的蜡料,以免影响印染上色不匀。

2.2 节能、减排、降耗

在纺织生产中,浆纱的节能、减排、降耗占有重要地位。浆料、蒸汽、水、电的消耗量大,退浆废液的BOD5/CODcr值低,对环境的污染大。

2.2.1 高压上浆

高压上浆在国内推行已有 10 多年,随着G142型浆纱机普遍被取代,以上 3 类浆纱机,除HS20 - Ⅱ型只有 20 kN压浆力外,其它设备均具备高压上浆的条件。在 40 kN压浆力作用下,绝大多数品种的压出回潮率都可降到 100% 以下,较低压上浆压出回潮率 130% 可减低 30% 的烘燥负担,也就是可节省 30% 的蒸汽消耗量。

目前主要问题是对细号高密品种和几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如木代尔、竹浆纤维等还有疑虑,其压浆力相对涤棉纱或纯棉中粗号纱应该低一些。

40 kN的压浆力是指在 100 m/min速度下的压浆力,经计算,在中速 50 m/min时压浆力 23 kN即相当于高速 100 m/min时 40 kN的效果,所以称 23 kN为 50 m/min时高压上浆的相当压浆力。

从近年全国浆纱会议发表的论文来看,纯棉 7.3 ~ 5.8 tex品种不乏完全达到高压上浆的例子,木代尔、天丝®等产品也大体在 20 kN水平,只有竹浆纤维产品压浆力偏低。的确,不同纤维的纱线因性能不同,上浆的浸透被覆要求也不一样,压浆力应该有些差异。但是适当的高压对降低烘燥能耗的作用是值得重视的。

另外,采用高压上浆,由于浆料对纤维的粘附力增强,可采用较低的上浆率,对节约用浆有直接意义。

2.2.2 提高烘燥率

除高压上浆降低浆槽压出回潮率以提高烘燥效率外,在烘房还有几个方面与烘燥效率直接有关。

(1)烘筒排水通畅

在蒸汽供应正常、进浆纱机蒸汽压能达到 3 MPa的条件下,烘筒温度如果达不到设定值 100 ~ 140 ℃,其原因不在于进汽管路不通,而在于凝结水排放不畅。蒸汽进烘筒后,一方面作为介质提供烘筒与纱线热交换的热量,另一方面最终冷凝为水,从接近烘筒内壁的匙形倾水斗流出,如果倾水斗断裂或松脱,水即无法流出。在倾水斗完好的情况下,流出的冷凝水(带有部分蒸汽)经回水管流至烘筒外的疏水器,使水汽分离,凝结水排出(从节能来讲,冷凝水仍有一定温度,可用来煮浆或作其他用途);但疏水器发生故障,凝结水不能排出,则烘筒内积水到一定程度时,新的蒸汽不再能进入,烘筒温度即会降到 100 ℃以下,所以加强检修、保持疏水器完好是一项重要工作。

浆纱机起机前,特别是开冷车要把回水阀打开,把停车后大量的冷凝水充分排尽,以免疏水器排放不及。

(2)烘筒排湿顺畅

纱线在烘筒表面烘燥时,其蒸发的水汽必须及时排除,否则烘房相对湿度太大,难以烘干,甚至会滴水,这也是浆纱机上常会出现的问题。

GA308型浆纱机有两套排汽装置,分别由安装在汽罩上的 2 个6号轴流风机和风管组成,每个风机排汽量为 12 000 m3/h,从侧面排风,使水汽有合理流向,不致四溢。祖克S432型浆纱机排汽量每个为 10 000 m3/h,津田驹浆纱机排汽量每个为 10 000 ~ 12 000 m3/h,这两类浆纱机一般设 2 个排汽装置,根据需要也可安置 3 个。总之,各机的风机设计能力都是够用的,但在冬季气温低时要注意风向,要观察排出蒸汽是否被室外大风堵住,对排风管道采取挡风导流措施。

除了注意排汽风机的电机是否在正常工作,以及注意蒸汽是否受阻以外,如果出现汽罩滴水,还应注意汽罩内排水沟槽是否被堵,做好清洁。

(3)蒸汽管道保温和排水措施

有的工厂蒸汽管道太长,沿途包覆保温不良,在一段距离没有安排“吐水”装置,则在进浆纱车间最好配置大型水汽分离器,进浆纱机时也可装有小型水汽分离器,这对保证蒸汽干度、节约耗汽量都是必要的。

2.2.3 节约用浆

(1)输浆管路合理安排:从调浆房到浆纱机要有回浆设备,包括回浆管和浆泵。当前纺织厂都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各品种浆液配方不同、浓度不同,一般不能通用。了机以后剩浆不能浪费,必须打回浆到调浆桶,以待生产相同品种或较低档品种时输出再用。

(2)生产管理上要合理安排开台计划:注意品种更换顺序,以便充分利用剩浆和尽快用完回浆。

2.2.4 消除设备故障造成的浪费

做好状态维修,保持设备完好。消除“跑、冒、滴、漏”,这是节约用汽、用浆、用水的基本要求。

重视电气装置的维修,新型浆纱机的伺服电机、变频器、程控器、电脑都很重要,电控柜中的降温空调器要注意清洁和检修,否则出现电器损坏或者保护性停车,每次中途停车检修都会造成几十米纱片废弃,整槽的浆液成为降格使用的剩浆,汽、水、电浪费严重。

3 结束语

(1)掌握几种常用浆纱机工艺性能差异,可在使用、安排上扬长避短。祖克浆纱机和GA308型等国产浆纱机品种适应性广,既可生产细薄织物,也可生产粗厚织物。津田驹浆纱机由于出浆槽竖直引纱,湿分绞具有独特优势,利于贴伏毛羽,适于生产细号高密织物。

(2)几种常用浆纱机的使用在提高质量方面要抓住工艺部件的使用和维护,如压浆辊、湿分绞棒、烘筒和后上蜡装置,其使用的好坏关系到浆纱的上浆、回潮、伸长等内在质量,同时要提高操作水平,以减少外观疵点,保证好轴率。

(3)几种常用浆纱机在节能、减排、降耗上要注意蒸汽和浆液的合理使用,要提高管理水平,以取得综合效果。

上一篇:群英荟萃 盛况空前 下一篇:特细号高密织物上浆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