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自主,让学习更快乐

时间:2022-06-06 03:03:06

多一点自主,让学习更快乐

【摘要】本方案立足于“学案导学”这一大背景下,从实践角度出发,对1+1模式的背景,意义,内容及采取的方法和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究,在学习过程和应用的方法上也进行了比较。通过对1+1模式的探究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最终促进科学学科的教学和学习。

【关键词】学案导学 1+1模式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085-03

1、问题发现

“学案导学”教学法则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案导学”在实际应用中依旧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怎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导学学案”该怎样设计才能即符合教材要求又符合学生求知的规律等等。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去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各个学校的科学老师大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2、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1 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学案导学”模式的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强调每个人的自我实现及个性优势的发展,关注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一代接班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每天“多一点”思考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带着疑问和憧憬去学习。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找到一些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帮助的做法和对策,使“学案导学教学”内涵更加丰富,适应当代教学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学生学习能力有更好的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有更合适的方法去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提高。

2.3 对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科学学科教学的进步提供一个参考

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随着学生对模式的日渐熟悉,课堂的效率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步都很明显,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学习内容也与一般的教学有所不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中最主要的形式。

3、“1+1模式”及其理论依据

这里指的“1+1模式”是指在“学案导学”教学中教师在各个教学阶段的特别引导+学生参与来共同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模式。教师在“学案”的编排和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后的复习巩固中充分发挥引导和指导、组织、检查功能,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完成教学内容,从而得到训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种“做为主导,读为先导,思为主线”的模式。它的建立有丰富的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知识。”另外,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总是与其已有经验相结合,需要借助于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和信息加工策略。首先确立了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自主思考,然后讨论实践。

3.2 从行为学教育理论来看

“1+1模式”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学生自身行为对他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规律是有用的,而不是盲目、随机的行为,也不是被动的行为。模式中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学习行为受学案的影响,有目的、有方向的被引导,从而使学习行为有效而有所得。由于学案里学生完成的部分灵活性比较大,故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每个人的思考有所不同,收获也会略有各异。

3.3 从人本主义教育论来看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1+l模式”则体现学生个体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个体的差异,将学生自己的思维放在重要位置。

4、课题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预习阶段

(1)实际做法研究:在学生“学案”的编排上,年级组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本课的学案。学案内容包含两部分:其一是教师根据书本和大纲要求设计出的问题或需要提前读出的内容或预备的知识要求;其二是学生通过自学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或对新知识的疑惑,包括他对新知识的认识或想到的新点子及设想。这样设计,使师生间的思想认识能有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和平台。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也可以选出一些学生提出的适合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及实验论证。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无法验证的、有些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有些是凭空想象、有些是思维上的纠结。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应给予适当的点拨或检查,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这里有一个我研究时得出的关于学生提出问题有效性(指与本课相关,能被教师课堂采用或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共62位学生)(如表1)

表格中的数据显示:这一阶段学生刚开始练习时思维很容易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头绪。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及教师的引导,他们的预习和设想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有逻辑,同时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能被老师所重视或成为学习探讨的内容,也会使他们的学习劲头更强,提问更有深度,更加贴合实际,符合学习要求。有点像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当然是对学生思维的选择,使他们的想法和提出问题的技巧大大提高。我们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即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

(2)实践过程

课前自学:①、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电热器____________。

②、查找资料说出电流都有哪些效应____________;每种效应各举一例____________。

③、书中研究电热是如何控制变量的,它共控制了哪几种变量____________。

④、收集一些至少3种电器的铭牌,看看铭牌上的信息,你能说出它们的含义吗?____________

⑤“我的疑问、我的想法”:看过书后你有些什么想法和问题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

(3)反思提炼:

“我的疑问、我的想法”就是给学生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途径,为后面的学习解疑做准备。通过预习阶段的“1+1”训练,打破了学生预习只是完成一些规定练习,记住一些条条框框的呆板做法,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自主设计、参与、思考、验证使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开放的过程,学生预习更有条理,预习效果更好,随着对学习方式的适应,他们的预习学习效率提高了、提问技巧得到了加强和锻炼,同时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也为课后检验自己的想法提供了一个疑点。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中

(1)实际做法研究:这个阶段课堂教学里的前一个l主要是教师的导与引。重点做好知识结构的落实、认知方法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实施,通过课堂和课后的反馈把握教与学的节奏。

后一个1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小组讨论、小组探究和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后的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互动,也可以是来自于学生预习时的一些想法的验证,也可以是教师或学生设计的一些探究性的实验等。

“1+1”在这里则代表着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结合,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调控作用,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求知、解疑、发展的需要。而后一个1不仅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在器材、空间、理论的铺垫等都可以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进行穿插训练。

(2)反思提炼:

课堂中的许多知识都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收集、分析、总结出来,而教师在整个课堂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去获得这些知识,怎样把这些知识提炼出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在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获取。课堂设计后面加入的反思与小结过程不在是仅仅对知识的重现,更多的是体现学生自己的发现和所得以及学习过新知识后的新思考。反思不仅在试验探究时自主化,在讨论问题时,也采取类似的方法,有时我给出两到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讨论,而不是教师指定。

我经常收取学生的总结笔记进行查看,刚开始时发现大多数学生记录的都差不多,跟老师讲的东西比较接近,应付的多,通过指导和这种差异化的“1+1模式”训练后学生的总结出现了变化,每个人的所得也各不相同,形式、内容多样。“1+1模式”中后面的l恰恰体现的就是这种围绕教材知识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自主收获。

第三阶段:课后复习巩固阶段

(1)实际做法研究:在此阶段中我给学生的学案开放性更大,它包括固定内容的学习和各自选题目进行研究学习。使学生从机械的记忆,纯粹的完成作业为目的转变为带有一定思考和研究倾向的复习。由于选题上有难易.内容上有不同,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选择。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有所增强。这样即满足了差别化教育的需要,也为学生个性的伸展提供了舞台,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不断的提高。在这个阶段我主要在学案中学习练习的设计上做了细微的改变:

①、学生的练习难度设计成递进,让学生有所选择。如比一比,做一做。

②、每次练习都有个别题设计成开放式练习,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如:我的收获等各种形式。

③、每位学生都要在完成练习后设计一道与本次学习内容有关的练习作为结束,由教师第二天进行评判,表扬。如:请你来出题等。

(2)例如:教学实例:《杠杆的应用》

①、基础知识巩固(略)

②、比一比,做一做:看谁做的更好(拓展知识)

找找看:除了书本上提到的2个人体中的杠杆外,人体上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杠杆原理呢?____________。

想一想我们平时掰手腕比赛时怎样用力更有效果,这是为什么呢?你去试试看。____________

③、请你来出题:请你设计一道应用杠杆原理而又与生活有关的练习题或俗语

____________

④、我的收获:____________

(3)反思提炼:____________

“比一比,做一做”类似于知识的一种拓展,是引导学生观察世界、留意生活的举动。“请你来出题”则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的一项开拓性练习。这个项目刚开始时效果很差,能认真出题的学生数量很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同学的示范下,学生的认识逐渐清晰,效果也慢慢好起来,甚者有些学生的想法非常好,是对知识应用的一种提炼和创新。这恰恰是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深刻认识的过程。期末复习阶段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出的题目综合起来自己复习或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结晶。“我的收获”主要是把新的知识联系贯通,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知识网,可以说:也就是让学生总结和运用规律,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每个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梳理也是自主学习的一部分。5

研究的收获与总结

整个“1+1模式”的精髓总结起来就是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自己与自己的交流和评测,以教师的导学案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讨论、自纠等过程加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引导,学生在独自思考、设计实验、自我反省、提问、独自解决问题等方面进步明显。借用“杜郎口中学”的一句话“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首先考虑学生怎样学,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组织教学。教师不过引路人,巧妙不过自用心。“1+1模式”正是体现了以上几点,学生自己都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以下是在模式实施刚开始时和9个月后的一项调查

“1+1模式”下学生对学习中的一些问题的调查表(共62人)(如表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来,学生通过“1+1模式”的训练后,对问题的研究欲望提升了很多,有超过七成的学生对老师和自己的问题由研究动力,而对同学的问题也有较大比例的提高,同时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也显著增加。

综合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1+1模式”教学的各方面的评价是积极的,特别是模式对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等几个方面的引导评价非常高,同时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和纠正错误方面、对思维的锻炼方面、合作精神方面都有较高的评价。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应学生中爱思考、爱提问、愿意讨论交流的学生数量大大增加,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学生成绩进步明显。教育家托勒密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1+1模式”教学以导学案为依托,倡导主体先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为科学学科的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上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但整个模式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要求调控能力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很好的完成需要教师做较多的指导,只有在适应后才能有比较明显的进步,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上一篇:试论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 下一篇:打破课堂瓶颈 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