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策略

时间:2022-06-05 11:55:43

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运动兴趣;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8―0050―01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呢?

一、转变自身教学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对“如何教”考虑得较多,对如何让学生乐学、爱练考虑得较少,导致学生始终是被动的参与者。新的体育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此,体育教师要把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教”的出发点,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与服务者。

二、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物体的物理特性,而是要看它和主体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太熟悉的,因为司空见惯,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让初一学生再去学习小学二、三年级已掌握的滚翻动作,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滚翻的技术动作要领,学生自然不会感兴趣。而完全陌生的,又因为和主体已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基础、身体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方法陈旧。为此,教师不能为了教而教,而应该多考虑学生的运动兴趣,多考虑怎样教才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练得积极。教学方法的改进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为着眼点;以有利于学生的“乐学”、“乐练”为基础;以有利于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为目标,注重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全面发展。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根据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及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等方面进行选择与合理运用。1.教学情景化。即创设具体而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与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2.采用游戏和比赛法。教学中,教师适时开展多种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游戏和比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比较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中,可以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3.重视音乐的作用。当代中学生对音乐都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可在学练武术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等歌曲。

四、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只考虑学生要听话,却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表面上看,学生也“动”了起来,但他们更多的是被动参与。这种单一、枯燥与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怎么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学练的积极性呢?为此,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改变那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状况及性格类型等个体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友伴结合,合作交流,大胆展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他们既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五、发挥评价育人功能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怪,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以激励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特别是对那些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更要予以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其运动兴趣长久保持。

上一篇:庞青年 “青年”掌门人的造车之路 下一篇:建立幼儿博客式成长档案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