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分析

时间:2022-06-05 09:24:40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分析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居民的生活水平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筑行业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居民的居住需求,加强了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以及建造。目前,我国的建筑单位在智能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促进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加强了对于弱电技术的运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智能化建筑的弱电技术内涵,并就该技术的运行流程以及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工程建设

为了提升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满足我国社会居民的居住需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建筑项目设计以及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加强了对于智能化建筑理念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建设单位为了保障智能建筑质量,往往加强了对于弱电施工技术的运用,确保建筑功能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基于此,以上海某智能建筑为例,论述弱电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运用[1]。

1智能建筑内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运用,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逐步融入了现代通信、信息、计算机网络以及监控等技术的运用,从而促进了智能建筑的诞生。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得知:所谓的智能化建筑指的是依托建筑平台,优化组合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2]。基于此可以得知:智能建筑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强对于智能体系的构建。而为了进一步带动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工程建设人员严格把控弱电系统建设,并进一步强化相关的施工管理。

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智能建筑功能性的充分发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相关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弱电技术运用,促进建筑功能性的进一步增强。关于常用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信息技术

所谓的信息技术,指的是施工建设单位在智能建筑构建的过程中,用于处理信息数据的技术,其主要包含图像处理、通信等技术。一般而言,该技术的运用能够确保建筑管理者对建筑内部的状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从而实现对于建筑问题的处理,提高智能建筑的安全性以及质量[3]。

2.2计算机技术

作为最为常见的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建筑的居住者以及管理者对建筑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并促进自动化办公的实现。不仅如此,该技术的运用还能够实现建筑的服务性以及人性化功能的实现,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

2.3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能够实现语音、图形以及文字的快速传输,并能够确保上述资源在建筑智能化体系中的及时共享,有利于业主以及管理者对于建筑运行状况的及时了解,并满足智能建筑的现代化通信需求。

2.4图形图像技术

该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确保智能建筑在投入运行的过程中实现了可视化;二是能够对智能建筑图像进行编码以及压缩处理,从而带动了智能建筑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3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要点

为了促进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展时强化弱电技术的管理。关于智能弱电技术的管理措施,笔者结合了相关工程建设状况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3.1模块线路连接

作为弱电技术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模块线路连接建设的质量往往对智能建筑的运行状况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施工人员需要加大模块线路连接操作,从而确保建筑信息能够直接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并控制中心执行机构与调节系统的高效运转。在论述模块线路连接的过程中,笔者以上海市某智能建筑建设为例进行讲解。该工程项目在开展时为了实现智能化功能,加强了对于通信、网络等技术的运用,并强化了线路的连接与安排。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线路连接有序性的提升,工作人员需要在模块化结构的基础之上构建综合布线体系。关于该工程建设的综合布线体系,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见图1。

3.2加强技术管理

在开展智能建筑弱电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弱电系统进行划分管理,并强化弱点技术管理。关于弱电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强化弱电工程设计图纸以及资料的审核,进而保障智能建筑系统技术界面的完善;二是开展工程、施工设计的审核,;三是优化子系统间接口。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加大子系统借口控制系统的整合,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确保接口界面、技术参数符合设计标准,从而实现了智能建筑硬件设备的完整。

3.3防雷击技术的有效应用

智能建筑在设计、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通信、信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运用,故而导致该建筑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到雷电的袭击,导致各类问题的出现。为此,施工单位在加强弱电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防雷击技术的运用,并着重关注建筑电子元件、设备的维护,促进全方位防雷工作的开展。为了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技术人员需要加强电位均衡、屏蔽隔离等工作,而这一措施的采取往往能够实现防雷系统的综合管理,并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施工效率以及安全性的提升。

3.4强化建材质量管理

在开展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施工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强化上述的管理之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开展建材质量的管理作业。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建材质量的好坏往往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并在选购建材的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考核。不仅如此,由于弱电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各类电子器材以及设备,故而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于电子专业人才的引进,并加大在职员工的专业培训,实现管理人员鉴定能力的提升,并为建材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4]。

4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展望

伴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发展,我国的弱电技术也必将获得不同程度的变革以及进步。目前,弱电技术在运用时逐步形成BIMS体系,并实现了建筑资源的共享。不仅如此,弱点技术在推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开放性互联网传输协议的运用,从而实现了客户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升建筑远程管理效率的提升。为了提升智能建筑的运行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智能卡、人体识别技术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建筑来往人群的管理,并便利了智能办公建筑考勤管理作业。总而言之,为了促进智能建筑的长足发展,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时代技术的变化加强对于弱点技术的发展以及完善。

5结语

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居民日渐提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居住需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加强了对于智能建筑的设计以及建设。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了我国智能建筑的内涵,并就常用的智能弱电技术进行了论述,随后分析了弱电施工管理工作要点以及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发展展望,并给予了一定的案例。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智能建筑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以及进步,并由此满足我国社会居民的居住需求,促进更高的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申屠华.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科技视界,2013(34):123+245.

[2]楼恒阳,施展赟,朱明珍.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5(8):176.

[3]高青,路昊明,高敏.刍议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的应用以及管理[J].通讯世界,2014(15):129-130.

[4]王春.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与进度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180-181.

作者:刘欣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上一篇:分层技术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价值 下一篇:智能配电系统结构及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