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时间:2022-06-05 09:24:01

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与施工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城市化建设进程也逐渐加快,因此,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在资源节约型的社会构建之上,其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以及施工相关问题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地区的排水系统现状越来越满足不了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因此我国对城市化的道路排水系统也提出了较为严峻的任务。我国对道路排水工程的建设从过去单纯的政府出资建设,过渡到目前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其他企业一同投资建设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对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监督从简单的施工单位监督转变为社会监督、企业监控、政府督查等相互结合的社会现象,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城市化道路排水系统的优化和发展。

1、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设计质量控制

1.1、室外给水设计的内容

给水管道设计首先要熟悉现状环境以及了解整个城市给水规划,从而安全经济的布置平面图,其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确定管径、管材、 管道埋深、管件的设置以及附属构筑物。

1.2、排水管道设计策略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严格安装规划要求、设计指标,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先精确的将排水主管道管径、布设的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在认真的对该地段排水方向以及走水出路等进行分析和设计,充分利用本地地形条件,确保排水顺畅性。同时,市政管线综合设计过程中,排水管线应当定位于其它管线的里侧,并且尽可能的将其敷设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在某些情况下,排水管道埋设偏深,相应的排水井尺寸超出国家标准图集指定的范围,设计人员需结合排水井实际深度和井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对标准图集的排水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排水井及排水管线的安全运行。

雨水管道设计管道出水口设计过程中,因城区的雨水多是经过管道就近自流排进河道之中,所以设计时主要依次为考虑内容。但对于一些城市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此时管道出水口采用的多是淹没方式,即出水口比如水体水位要低一些。实践中可以看到,因水体水位长期顶托作用,导致管道内的水流速度逐渐减小,而管道排水能力也会随之不断的下降,最终当汛期来临时,城区低洼位置就会出现积水现象,严重影响市民出行。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2.1、市政给水管道的施工准备

(1)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管沟深度、平直度及沟底管基密实度等的检查,确保其满足要求。

(2)下管前应对橡皮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不存在裂缝、气孔及变形等情况,并对闸阀及排气阀的开关进行检查,确保其足够严密和灵活,检查机具及下管绳索完好与否,钢管应根据焊接规定对其坡口进行处理。下管之前应认真检查管材,以铸铁管的长度为依据对管段工作坑的位置进行确定,在铺管前挖好工作坑。

(3)下管,对阀门、消火栓及三通进行再次检测,看起位置是否符合,若不符合应对其进行调整。进行连续下管及铺设过程中,必须确保管与管接口处环形间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对于球墨铸铁给水管而言,其接口的主要形式即滑入式T形接口,所采用橡胶圈及管材应配套,安装前需将承口内及插口外工作面进行清扫,而后再将橡胶圈嵌入,并在其外露表面以及插口的工作面处进行剂的涂抹,待橡胶圈同插口端部均匀进行接触以后,再进行管节的找正及找平,通过倒链将铸铁管缓慢插入到承口内,直到预设标志为止,并对推入深度进行复查。

(5)钢管及球墨铸铁管间仍需使用石棉水泥接口,并在捻口完毕后对接口进行两天以上的养护。

2.2、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准备

首先,要熟悉图纸,理解图纸,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错。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设计方、建设方、通常要和监理和施工方等四方一起进行交底及图纸审核;结合图纸到施工现场,同时要了解项目工程的基本情况,如管道的总长度、管道去向、管径、查看井的数量、以及和挖掘有关的地形,地貌,地形等。特别要注意做好标记和预防措施,识别放置电,气等管线交叉,每百米左右应该有一个水平标高基准点,要保证水准高程控制网准确建立,以方便管道施工现场测量。然而,水准高程控制网需要经过国家的合格检查且遵守国家标准才可以使用。控制网点桩点的填埋最好设在不容易丢失或者不易摧毁的位置。

2.3、关于管槽安装以及管槽开挖过程

在当前的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之中,土方的工作量占据到全部工程的的绝大多数的,在安排之上使用的是轮胎式挖掘机、推土机配合开挖同人工开挖之间彼此结合,要求土方运输的地方配备一些自卸汽车。在开挖之前需要将地下既有管道、电缆以及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及时探明,把调查结果以及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进行确认,如此可以方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等措施,确保开挖工作持续进行。如果地下水位比较高或者是雨季施工之时,要求使用排水措施,确保水位应该低于工作面2m,制止沟槽内长时间的积水,出现浮管现象。同时需要考虑到基槽暴露时间过长而导致基槽变形,需要尽量减少晾槽时间(不超过3h)。施工之时需要掌握好天气变化,禁止出现基槽泡水现象;如果遇到沟槽底部为岩石基础之时,需要将开挖深度增加到30cm;如果出现软弱基础或有其它埋置物之时,需要同设计等等相关部门进行研究然后进行处理。

2.4、回填沟槽

回填时需将管道两边的材料进行缓慢夯实,为避免破坏管道接口,必须安排专职人员站在两边,沿着管线均匀地填筑,保证密实度;回填前,需进行基地清理,将里面的杂物、积水、淤泥等垃圾清除,避免填方区地表水的渗入;管顶 0.7m 之内,要采用人工回填的手段,进行夯实,在 0.7m 以上的位置,则要应用滚压的设施沿两侧进行回填及夯实。在回填夯实前,需对填土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保证填土的含水量和密实度处于最佳状态;石屑回填,在管顶 0.5m 范围内不能出现大的砖石,也不能含有冻土等,为防止回填土时对管道接口的损坏,回填石屑需比原地面高。

2.5、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管作用,借助进口的、先进的检测设备进行检验,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检测,并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正确操作设备,以降低检测误差,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判断依据;加强监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作,需要监理人员掌握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工作认真、细致,对于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放纵,严格按标准或施工质量要求执行,因此,对于监管人员的培训尤其重要。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即要有高技术的监管人才,又要有良好职业操守的人才,只有二者兼备,才能有效的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使监理施工工作顺利进行,也为给排水施工质量的管理保驾护航。

3、结语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介绍,我们认识到了道路工程中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研究的重要性,也了解到了给排水工程对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只有道路的建设得到了良好发展,城市的经济才能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作为市政道路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研究给国家经济的提高创造了更多条件,也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对道路给排水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继刚.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261.

[2]方志峰,陈昌福.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09:172.

[3]郑学庆.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与企业,2012,15:253.

[4]心.关于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3,20:70-71.

上一篇:对建筑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下一篇:对耐根穿刺覆土种植屋面施工技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