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SOA殊途同归

时间:2022-06-05 09:14:37

听惯了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有人再提起EAI(企业应用集成)还真是有点发懵,加上有些国外企业基于商业目的的需要,故意混淆有关的概念,称SOA为EAI的“拯救天使”,将EAI喻为“死神之吻”,这就更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拯救天使也好,死神之吻也好,你完全可以不必理会这些说法,只要明白,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把专业的概念抛到一边,从常识的角度来认识一下问题的本质。事实上,在实施EAI项目时,它的目标无外乎包含下面几个:各个分离的信息系统的实现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共享;在EAI平台上,把各个信息系统的对外提供的应用处理程序接口统一地封装起来,这样的好处是以后有其它的客户端再需要接入时,可以使用统一地从EAI接口接入,接入的协议也是标准的;把各个系统的接口进行组合,这样可以得到新的应用功能。

然而,在实施EAI平台的项目里,我们最困难的恐怕就是处理与各种各样的后台系统的接口了,而众多的EAI项目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后台系统的复杂性而导致的。现在,似乎还没用一个EAI产品能够理想地解决了对后台系统统一接入的问题。

其实,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问题的本质性因素。在系统整合方面的项目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服务提供方的甲方优势现象。通常,你要和一个系统去连接,如果我们是这项工作的发起者,那么往往意味着在技术实现上,我们是这个体系的请求者,也就是客户端,我们要把我们的请求发送到对方系统,在那里被对方接受、处理,再返回会给我们。在实施时,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甲方,也就是服务提供方的是否会和我们和谐地配合工作。

这里的工作既包含双方的协议标准的约定、客户端的连接方式,同时还包含对方是否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开启网络的端口、启动服务程序,和我们一起做联调测试等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EAI项目组实际是处于一个乙方地位,服务方掌控着自己的资源,他们会把这些资源看成是昂贵的财产,政治的因素在这里起着很强的作用,我们一厢情愿地呼叫着芝麻开门,但是我们面对的那扇大门可不会那么容易轻易打开。

这时SOA的概念就出现了,在开放的互联网世界里,我们对这些后台系统的封装需要一种标准,大家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封装自己的接口,使得任何一个客户端,可以和后台系统方便地实施连接。而这种接口,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包装成为一个个服务程序,并且以一个标准协议对外,例如webservice等等。

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EAI项目的实施被大大简化了,至少技术的问题已经不能成为某些政治因素的借口。这时,EAI项目的前面两个目标几乎已经被迎刃而解,而突出的问题将会集中在最后的一个目标的实现上了。

基于第三个目标,EAI平台的实施在应用目标上已经从一个技术接口的组装平台、信息交换平台转变为一个企业核心业务之外的增值业务平台,而企业在基础的核心业务上的创新业务往往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方便地实现。在SOA的时代,我们的目光应该逐步地把技术层面的系统联通、信息共享,转变为业务开发和产品创新上来,对这些理念的支持则成为SOA时代的EAI平台的核心内容。

在基本的事实面前,应该有足够的理由看好中国中间件平台的未来发展,国内厂商所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市场的投入,争取行业用户的机会,不要让国内的行业用户被一些华而不实的宣传所蒙蔽。

名词解释

EAI

EAI是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企业应用集成)的缩写,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EAI通过建立底层结构,来联系横贯整个企业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源等,完成在企业内部的 ERP、CRM、SCM、数据库、数据仓库,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部系统之间无缝地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有了 EAI,企业就可以将企业核心应用和新的Internet解决方案结合在一起。

上一篇:ODF与OXML技术分千秋 下一篇:警惕BI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