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05 06:25:12

关于提高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的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在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而园林的施工问题更是受到大部分人的重视。加快园林施工进程和控制工程质量以成为园林实施者的首要任务。文章分析了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并对提高施工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质量;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is improving, status of landscaping project i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also ris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garden is more concerned by most people's attention. Speed up the garden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ontrol project quality to become the primary task of garden of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 gard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2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分析

1.1表土回填技术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表土中具有大量植物所需的养料,在改造地形时,通常会先剥去表土,以便在栽植时加以利用。在表土回填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施工时要保持地面干燥,不能在雨后掘取表土,最好用铲车按1个方向倒退掘取表土,不得反复碾压,以免团粒结构破坏。②对复原地表土连同地基一同耕耘,防止在复原的地面形成滞水层,若下层土质不好,应改良土壤,其深度一般为80~100cm。③表土深度应符合图纸景观设计标高要求,有排水坡度(2.5%~3%),地形高低起伏要自然、无杂质,路沿边的土壤表面应低于路沿石3~5cm。④种植乔木和灌木的地方表土回填时要稍高于种植草皮的地方,有助于排水。在种植前,一定要清除土壤中的建筑垃圾、杂草、石块和有害物质等。

1.2定点放线技术

植物定点放线是园林绿化景观施工的关键,在进行种植定点放线时,一定要了解设计意图,以设计图纸中提供的参照点或固定构筑物等为依据,或采用方格网法定点,位置要准确和明显标记。定点放线后必须验点,只有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大树放线时,自身形体大小与所在位置要一致。

当采用规则式种植时,树穴位置一定要排列整齐,树位的中心可用白灰做标记;当行道树定点时,应以路牙或道路中线作为依据,根据设计的株距,每隔10株插上1 根木桩作为记号。对于绿篱、色带、色块等,可采用方格网法定点放线,用白灰线标记。在自然式种植中,定点放线应保证曲线光滑圆润、弯曲自然,并用白灰线标明范围。树木分布应有疏有密不得成规则形状。

1.3植物栽植技术

(1)挖穴。完成挖穴苗木的定点放样后,则进入种植穴的开挖工序。挖穴时,应以将所定点作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种植穴的大小深浅要根据栽植品种规格和树种的根系确定。一般种植穴应比苗木所带土球直径大20~50cm,挖穴的深度比苗木所带土球的高度深10~30cm,以确保种植苗根系有足够的空间舒展。由于挖穴的好坏对栽植质量和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为了确保植物以后成活的质量需对挖穴的规格严格要求。种植穴的底部通常为圆形,上下口大小必须一致,即呈u 字型,而对于特殊规格苗木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修剪。修剪分为树枝修剪和根部修剪,其目的是适当修剪可提高苗木种植成活率,减少自然伤害,有利于树形优美。在苗木栽植前必须修剪,这样可以减小苗木的水分蒸发。树枝修剪要根据树木品种不同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如对常绿阔叶树,需要去除受伤枝、枯病枝和过密枝,并剪去短枝上的叶片;对落叶乔木,可剪去1/ 2以上的树冠;对常绿针叶树,只需要剪去受伤枝和枯病枝就行;对花灌木,需要进行疏枝,去除短枝全部叶片、除枯病枝和过密枝。除了对不同树种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外,对不同的苗木土球完好程度,修剪方法也一样。对土球完好的苗木,应去除地上部分的大部分叶片,可以剪去新萌发的嫩枝、病弱枝、徒长枝和过密枝。但对土球实在太差的苗木,应尽可能少留或不留叶。对地下部分进行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以及过长根剪去。

(3)种植。栽植苗木栽植应根据种植平面图进行,种植顺序一般按先乔木、灌木后地被、草坪,从里到外进行。栽植乔木时,在苗木下坑后,1人扶直树干,另1人填土入坑。填入适量的泥土后,用手把苗木稍稍向上提起,使其根茎交接处和地面平行,树根舒展并与土壤紧密结合,然后将土踩实并填土与地面平或略高于地面。栽植灌木时,起苗要看一下苗床有没有湿润,若苗床太过干燥,必须先充分浇水。起苗时应连土掘取,栽植后应立即浇水或施薄肥。栽植草坪时,应先清除地表各种石块、碎砖、瓦砾等杂物,根据设计图纸堆造地形,边铺边镇压,使草块与土壤紧密结合。种植后,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做好栽后管理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

2.1做好园林绿化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必须做好施工前期图纸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掌握各种园艺植物的生态习性,做好场地的平整和定点放线,与建设各方做好沟通,切实做好园林绿化施工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配合建设单位设计院完善设计工作,建议如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的原则;少用慎用古树;在大量采用外来树种时,应先试种成功后,方能大规模引用。并做好植物检疫工作,以防引进危险性害虫;这是绿化工程成功的重要保证。

(2)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应结合工程投资方的需要,做到种植的园林树木和施工管理的安排科学化、合理化,做好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出现各种施工问题。做好苗木采购、运输车辆、路线、机械、人工、物资如树木支撑材料、种植土、测量放线,微地型处理、水源等准备工作准备和协调工作。

(3)从源头把住苗木质量关,苗木的质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关键部分。采购苗木过程中,应在严格控制苗木质量,弱苗、病苗和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不得进场,从根本上提升苗木成活率。尽可能就近选择苗木,避免因长途拉运对苗木造成的损伤,并在运输过程中做好苗木保护工作。

在绿化工程中的大灌木和乔木作为主要的造景树种,在选苗确定后,应在苗圃内对其进行切根移植处理,促使苗木的根须萌发,提高其生存能力。或选用假植袋苗或容器苗(乔木假植时间最好为2年)

2.2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施工质量与园林绿化的质量息息相关,施工质量高可降低园林绿化后期苗木的死亡率,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较差的现场施工质量会导致苗木后期大量的死亡,或景观效果较差,达不到设计效果和目标,还使园林绿化的费用增加。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管理水平,配备专业的园林绿化工程师,合理开展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工人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指导时,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园林苗木种植方法,提升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2.3按验收标准做好园林绿化工程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验收规范:

(1)植物材料应该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规格及形态应符合设计要求;木本苗木使用应符合DB11/T 211-2003的规定;露地栽培花卉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二年生花卉,株高一般为10cm -50cm,冠径为15cm -35cm,分枝不少于3-4个,植株健壮,色泽明亮;宿根花卉,根系必须完整,无腐烂变质;球根花卉,球根应茁壮、无损伤,幼芽饱满;观叶植物,叶片分布均匀,排列整齐,形状完好,色泽正常;水生植物根、茎、叶发育良好,植株健壮;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1%,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8-2.5cm。

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掌握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采收年份、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85%以上。

为了确保绿化施工的质量,绿化工程应采取绿化工程监理制,对建筑主体工程进行验收。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要遵循科学的准则,做到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跟踪,对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进行及时整改,以提高整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

2.4做好苗木成活保养工作,如及时浇好定根水、夏天遮荫、冬天防冻、浇水、施肥、防病虫害等工作。这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能缩短苗木正常生理机能达到应有产景观效果。

3 结论

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园林绿化施工质量要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抓起。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目标规划施工方案,加强技术管理措施。从施工前期准备开始,掌握好选苗种苗的技术,注重各道工序的施工技术,把握好技术细节,工作人员相互配合,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大群,潘和明.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探究[J].中华民居,2012.2.

[2]刘卫.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广东科技,2011,(22):54-55.

上一篇:浅析河道堤防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下一篇:对车辆通行费会计问题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