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全性慷慨陈词恢复高考

时间:2022-06-05 04:43:42

查全性慷慨陈词恢复高考

30年前,邓小平一锤定音,恢复高考制度,从此扭转了中国教育前进的方向。促成小平同志决心的,则是当年那个著名的科技教育座谈会上,武汉大学副教授查全性的一番慷慨陈词。

30年前高考制度恢复,人们由衷敬佩邓小平拨乱反正的魄力,也不会忘记一位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武汉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查全性,正是他当年的慷慨陈词,促成了邓小平的一锤定音:那就今年恢复高考吧!

座谈会上,当面向小平同志谏言“恢复高考”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7月29日,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召开一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他说,要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才华的教学人员参加座谈会,而且这些人与“”没有牵连。

7月底,武汉大学校领导蒋蒲和崔建瑞通知化学系52岁的副教授查全性到北京开会。“我当时既不知道开会的内容,也不知道有哪些人参会,会议日期有多长。‘’发生后没机会上讲台,一直在实验室搞科研,事先对会议内容心中无数,所以没作准备。”

8月1日傍晚,查全性坐飞机来到了北京。武汉大学化学系原教师刘道玉此时被借调到教育部工作,他专门到机场来接查全性。此前,刘道玉已经被任命为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刘道玉也参加了。日后,查全性才了解到刘西尧(时任教育部长)和刘道玉跟自己是校友,知道查全性敢讲真话,于是安排他参加了这次会议。

到北京后,与会者被安排住在北京饭店的老楼,查全性与吉林大学唐敖庆教授同住一室。“来北京后我才知道,此次会议名叫‘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具体安排这次座谈会的人是方毅。他说是邓小平同志让他来组织这个会议的,主要是来听听大家对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意见。”

8月4日早晨,在习习清风中,神采奕奕的邓小平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召开了这次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童第周、于光远等著名科学家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共33位。

会议从这天起,共开了5天。前两天,所有与会学者一直表现得非常拘谨,只敢谈一些不敏感的小问题,而且还都是纯粹的专业话题。因为当时“”刚过去,知识分子大都心有余悸。再加上参会的大都是非常著名的学者,所以头两天查全性基本没有发言,只是听他们说。

8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党委负责人忧虑地说,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插话道: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还叫什么“大学”! 这席话令查全性感同身受,他激动地站起来,面对邓小平慷慨陈词:“招生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的第一关,它的作用,就像工厂原材料的检验一样,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前新生的质量没有保证,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不高,而主要原因还在于大学的招生制度不合理。不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现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们改进了招生制度,每年从600多万高中毕业生和大量的知识青年、青年工人中招收20多万合格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现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没人才,一些热爱科学、有前途的青年选不上来,一些不想读书、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却占据了招生名额。”

“查教授,你说,你继续说下去。”坐在沙发上的邓小平深深地抽了一口烟,探出半个身子,示意查全性往下说,“你们都注意他的意见,这个建议很重要哩!”与会人士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因为他们知道,一件大家早已想说想做却又不敢打破束缚的大事情就要发生了。

查全性越说越激动,痛陈当时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埋没人才;卡了工农兵子弟;助长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今年招生还没开始,就已经有人在请客、送礼走后门。甚至小学生都知道,今后上大学不需要学文化,只要有个好爸爸。”查全性发言时情绪激动,全场鸦雀无声,与会者全神贯注。

查全性提提神,继续他刚才的慷慨演讲。这时人们发现邓小平不时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查全性建议:“大学招生名额不要下放到基层,改成由省、市、自治区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统一考试,并要严防泄露试题。考试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语文和数学,其次是物理,化学和外文则可以暂时要求低一点。从语文和数学的成绩,可以看出学生的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维能力。另外,要真正做到广大青年有机会报考和自愿选择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没有上过高中但实际达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报考。”

查全性一言既出,举座惊讶。因为就在这次座谈会召开前夕,当年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已经开过,招生办法依然沿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十六字方针。有关招生的文件也在座谈会开始的当天送到邓小平手中。也就是说,1977年按照老办法招生几乎已成定局。

没想到,邓小平听完后,向查全性点点头,然后环视四座问:“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意见?”吴文俊、王大珩等科学家表示赞同查全性的意见。查全性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人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补充着他的发言,心情也越来越激动。

随后,邓小平问当时的教育部长刘西尧,今年改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吧?查全性赶紧插话说,还来得及,今年的招生宁可晚两个月,不然又招20多万不合格的,浪费可就大了。

邓小平又问刘西尧,还来不来得及?刘西尧说,还来得及。邓小平略一沉吟,一锤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今年就恢复高考!”

消息传得很快。第二天,新华社驻会记者找到查全性,开玩笑说:“查老师,知不知道你昨天扔了个重磅炸弹?”

敢于说真话,才能让教育的春天回归

在查全性看来,自己当时提出恢复高考制度,“并不是因为我特别有创见,只是我有机会说几句真话。而我敢于说,主要是觉得说了可能会解决问题”。说这话时,他的语气显得很平谈。

“在参会前,我和大部分大学老师一样,对于大学招生现状是不满的。倒不是说大家对工农兵上大学有意见,只是普遍觉得,政府让工农兵上大学的初衷虽不坏,但是由于入学没有考试,学生的文化程度就没有办法控制。由于没有一个分类、分级,同一班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从1972年开始,武汉大学也招了几届学员。那时候,大学生中有文化程度高一点儿的,也有低一点儿的。因为当时还有一个口号叫做“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所以一切教学都得“就低不就高”――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按照文化水平最差的学生来进行的。“这样一来教学水平根本没有办法保证,而且你没有办法控制,你不知道他什么会,什么不会。有些学生甚至连小学的东西都不会,你要让他不掉队,大家都得等他,大学就变成中学、小学了。”对这些情况,许多高校教师与查全性一样都很了解,也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那次座谈会开始时,查全性等人以为,像邓小平这种身份的领导人,能够在开始和结束时各来一次,顶多再讲几句话,就很不错了。但是出乎他的意料,“会议期间,除了有一个半天小平同志有外事活动,非得走不可,就给大家放了半天假。在会议中,很大部分的时间他基本上是听,偶尔问一两句关于一些具体事实,或者有一些听不清楚的,他不作指导性的发言,也没有提出希望大家谈哪一方面,他就听大家谈,很少插话。”这种气氛让大家意识到,“小平同志很有诚意,是想解决一些问题。”查全性补充说:“每天都是邓楠来陪他来陪他去,因为小平同志耳朵不太好,所以有些话往往是我们说了以后,邓楠再给他在耳边上复述一遍,这样他就可以听得更清楚一些了。”

扔这个“炸弹”之前,查全性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因为,废弃高考、实行推荐上大学,原先都是决定的,而当时“两个凡是”的旗帜还在高高飘扬,说这种话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最后还是决定将真实意见说出来。

邓小平当场拍板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场热烈鼓掌,很多学者热泪盈眶。不出两天,全北京城就知道了这个消息。8月13日,按邓小平指示,教育部又召开了第二次招生会议。一年内召开两次高校招生会议,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根据邓小平指示制定的《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

关闭了11年的考场再次敞开大门,一个可以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回来了!

上一篇:冰心玉壶李至伦 下一篇:重读高考日记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