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非遗”的蝶变之路

时间:2022-06-05 01:49:42

从江县通过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利用并举,赋予“非遗”产业化发展和品牌化魅力。

“以前藏在‘深巷’里,后来躺在‘名录’中,现在通过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利用传承。”从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石朝玉告诉记者,从江县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助推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

71岁“歌师”传承民族文化

“歌养心,饭养身,如果有一天不唱就会浑身不舒服。”71岁的歌师潘萨银花,是从江县小黄村村民,熟唱370余首侗歌,深谙侗族大歌唱法。

从18岁开始,她就在小黄村义务传歌教歌。在接下来的50多年里,她教过的“学生”有1200多人,培养了贾美兰、吴荣德、潘显安等一批优秀歌手,“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唱法金黔奖的“小黄十姐妹”、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小九朵金花”都是她的得意门生;贾美兰在参加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家乡展风采”的比赛中获第一名,目前已成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为把侗歌更好地传承下去,小黄村于2010年3月成立侗族大歌传习所,常年开设侗族大歌课程,潘萨银花义务为村民授课。同时,她受聘于小黄村小学,为“朝霞侗歌班”的孩子们义务教唱侗歌。

多年来,潘萨银花除了传授侗歌,她还和村里的其他歌师一同创作新歌,为侗歌注入时代元素。

2009年,成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让我当传承人,我就得好好干。我自己也喜欢侗歌,只要多活一天,我就多饕惶旄琛⒍喑一天歌。”潘萨银花说。

在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潘萨银花进行了尝试,努力“让想学的人们都能唱上几首,让侗歌走出大山”。

2016年8月13至14日,2016年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展示篇・从江周末聚活动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举行,潘萨银花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场教唱,吸引游客和市民前来学习。

成立合作社 “非遗”探路市场

潘萨银花因歌快乐,小黄村因歌闻名。1996年,国家文化部将小黄村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小黄村民在唱响侗族大歌多声部协奏曲中,迎来了幸福生活。

2013年以来,在县惠农资金的带动下,小黄村鼓楼、花桥、歌堂得到了修缮,新建了凉亭、观景台,硬化了村寨步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更加美丽。

小黄传歌河侗族大歌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11月挂牌成立。合作社承接风情表演、侗歌传承、对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同时,做好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刺绣、民族工艺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截至目前,服务游客20余万人次。

“如今,小黄村在外专门靠演唱侗族大歌创收的人数达540人,全村共有53户人家从事‘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小黄传歌河侗族大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荣德告诉记者,小黄村依托侗族大歌等开发旅游和外出演出,创造大量收入。

和小黄村村民一样,从江县越来越多群众依托“非遗”发展产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08年,从江瑶族药浴入选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原产地的高华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瑶族药浴”的大红灯笼。瑶浴“非遗”传承人赵有辉一家通过接待游客和瑶药销售每年收入3万多元。

被誉为“世界最后一个部落”的岜沙苗寨,10多年前村民靠卖柴为生,自开展原生态风俗游以来,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村民仅在民俗表演一项,每人每年收入就有上万元。

打造品牌 创新“非遗”发展

“我很担心以后会唱侗族大歌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很多年轻人不怎么喜欢唱了。如果是这样,那多可惜呀!”说起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潘萨银花心情有些沉重,现在能唱200首侗歌的年轻人已经不多。

由于没有进过学堂,潘萨银花完全通过强记将侗歌传唱下来,如何把这些侗歌传承下去一直困扰着她。今年,在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支持下,潘萨银花和村里的老歌师一起,将她们所会的侗歌进行录音录像,为保存和传承做好准备。据从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石怀明介绍,目前已经录制了300多首侗歌。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小黄村300多人在贵阳、杭州、深圳、上海等地开展“文化打工”,专门演唱侗族大歌,既弘扬了侗族大歌优秀民族文化,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而“从江瑶族药浴”第一村――高华村,在做好传统瑶族药浴的基础上,开发“瑶浴保健浴粉”“瑶浴爽足粉”等产品,销售覆盖10余个省区。目前,从江县规划建设了“瑶族药浴城”,集洗浴、民族文化、民族饮食、住宿休闲为一体,打造瑶族药浴品牌。

从江县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后发优势”,通过文化遗产留住美丽乡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造了“最后一个部落”――岜沙苗寨、“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神奇的洗浴文化”――瑶族药浴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非遗”品牌,形成了以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医药文化和饮食文化为主的“非遗”产业。(责任编辑/袁 燕)

上一篇:144小时炼狱 下一篇:渡渡鸟号冒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