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两端 第2期

时间:2022-06-05 08:40:52

摘 要:德国杰出戏剧家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是一部风格十分独特的名剧。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生存重压下人性的异化,发出了改变不合理社会的呼声。而本文正是从剧中主人公沈黛的具体形象分析入手,揭示出了特定情境下人性的矛盾与黑暗社会中好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譬喻;间离;矛盾;人性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22-01

《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剧作家布莱希特创作的以中国四川为背景的寓意剧,描写沈黛欲行善却最终失败的故事。故事由三个神仙下凡寻找“好人”开始,他们的旅程一开始便遇到了困难重重,无人愿意为他们提供哪怕一个晚上的栖身之地。沈黛收留了无处过夜的神仙,因此获得了一千银币。她用这些钱开了一家小烟店,并无偿地给前来求助的人提供食宿。然而,她的善心却让烟店无以为继。于是她选择扮作自己精明强干的表哥隋达来解决困境。隋达赶走了食客,雇佣穷人,开办工厂。但好景不长,愤怒的穷人们怀疑他囚禁并杀害了沈黛,将他告上了法庭。在神仙扮演的法官面前,沈黛吐露了实情,希望他们允许自己继续扮演隋达,但遭到了神仙们的拒绝,在他们看来,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好人”存在,世界便无需变革,于是他们不理会沈黛的求助,径自回到了天庭。

作为该剧的主要人物,沈黛无疑是一个“好人”。她诚实善良,具有自我奉献精神,从不拒绝他人的请求。与之相对的是隋达的形象:冷酷无情,待人苛刻,精明强干,却成功地挽救了沈黛岌岌可危的生活。这两个看似完全相反的形象,其实是同一个人物的两个极端。无论是沈黛还是隋达,都不能单独割裂为完整的人物,隋达实际上是沈黛的反面异化,他们是同一个人物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将隋达看作是沈黛人格的分裂,沈黛欲行善,但环境使她的善行难以为继,只有化作隋达,沈黛的善行才能继续下去,也就是说,只有用恶做代价才能达到善。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具有双重性的形象。

那么,作者塑造这样一个具有双重性的形象,目的何在呢?

首先,也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揭示主题。在不合理的社会,好人是无法生存的。要想改变人,就必须先改变社会。沈黛想做一个好人,成为“贫民窟的天使”,但无底线的慷慨与食客们的贪婪使她无路可走。而一旦她化作隋达,情况便完全不同了。只要“他”一行不义,“就有钱有势,食有美味佳肴,穿有绫罗绸锻”,不仅保住了烟店,还开办了卷烟厂,财源广进,生意兴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知道会失去自己的烟店,会失去爱情的幸福,为善仍然是沈黛内心深处的选择。促使她真正下定决心化身为冷酷隋达的原因是木匠的儿子迫于饥饿在垃圾桶中寻找食物的行为,这使她感到万分惊恐,为了保护自己腹中的孩子而变得果断起来。是母亲保护幼子的本能让沈黛看清了所处环境的险恶,母爱是女人的天性,但在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它却与为善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冲突。在做一个“母亲”和“贫民窟天使”之间,沈黛选择了前者,这或许可以说是人性对于神性的战胜。

其次,人物形象的异化,也是为了达到一种“间离效果”。布莱希特希望使观众相信世界是可变的,变革现实是可能的。“为实现这种主张,他在艺术上创造了一种‘陌生化方法’,让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从而“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在《四川好人》中,为了使观众能以一种理性的眼光看待戏剧作品,布莱希特在剧中先后三次转换沈黛与隋达的身份,先表现出沈黛的“善”,又创造了她的对立面――代表着“恶”的隋达,使观众不断地转换视角,从而从作品中脱离出来,不受剧中人物的感情与主观情绪的影响,形成对作品的距离感,能够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思考问题。

此外,沈黛与隋达身份的转换还能够从侧面表现剧中其他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全面完整。这一效果在杨森形象的塑造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沈黛面前,他甜言蜜语,巧舌如簧,骗取了沈黛的信任与爱情;而在隋达面前,他就恢复了自私自利的嘴脸,将爱情化作了裸的金钱交易,甚至称沈黛为“一头可怜的畜生”。

人性本善,但环境却会改变人,在人性本善的另一个侧面,则是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世界上没有天资不善之人,人的作恶是环境造成的。沈黛为善,但为善却使她陷入重重困境,于是她不得不变为隋达,用“为恶”来保护自己,挽救因为善而面临危机的生活。是她身处的环境造成了这种结果,这个黑暗而不合理的社会使好人无法生存。只有寻找到改变社会的出路,才能给好人生存的空间,使助人又自助成为可能。沈黛的形象以其复杂的双重性和深刻的寓意内涵发人深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敏锐洞察和深邃思考。

参考文献:

[1]布莱希特.《戏剧集》卷2 [M].丁扬忠译.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诗经》中的民间婚恋形态浅析 下一篇: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