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任务驱动在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5 06:45:07

浅议任务驱动在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偏向于实际技能的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应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将任务驱动法引入计算机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本文从任务教学法特点入手,结合职业高中教学特点分析其优势,并针对目前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注意事项,望可供参考。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 计算机教学 职业高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变革,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现代社会网络的构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实现计算机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实践经验,是每一个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都该思索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讲授理论,学生操作时间少且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掌握技能少,故改变教学理念,将任务驱动法引入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任务驱动是一种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任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问题的欲望,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获得技能、培养能力,最终完成典型任务,不仅可提升知识水平,还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通常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以下特征:

(1)任务为主线。任务的概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学习以任务完成为标志,按照时间限制可分为学期任务、单元任务、课时任务;依据学生个体差异性、知识储备量不同可分为基本任务和提高任务等等。科学划分任务有利于教师对任务设计的掌控,这是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合理的任务设计可循序渐进地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教师为主导。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教师一改传统理论讲授的权威呆板形象,作为学生完成任务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学生遇到棘手问题时适当引导而不是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给学生独立上机探索学习的时间;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任务进行评价,使学生向积极学习的方向不断迈进。

(3)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任务驱动”的主要对象,在实际任务设计中,应充分体现这一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置目标,避免出现“一锅烩”造成的知识差距进一步拉大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其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学习生活的良性循环发展。

2任务驱动法应用于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的优势

(1)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以期实现心理感知的良性循环,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在设计任务时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动脑去思考、动手去实践,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各种关于计算机的小问题,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信心,提升了实践能力。

(2)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由于职业高中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知识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计算机学科更是如此,有些学生喜欢计算机,在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较多技能,但同时也有许多学生对计算机功能使用一知半解,面对这种情况,“一刀切”的方式显然是不适合的,必须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制定教学目标,分级设置任务,完成每一级任务都应得到认可和表扬,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3)小组合作,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任务驱动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意见交流”等形式,可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学会在众人前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他人的意见,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这种求同存异的方式可开阔学生视野,有利于头脑风暴和创造思维的产生,同时,在小组共同学习中增强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任务驱动法目前在职业高中教学中运用存在的误区

虽然任务驱动法已在我国教学中推广开来,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仍存在着许多误区。

(1)任务设置不合理。部分教师对于任务驱动法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将课后作业等同于任务,导致“任务驱动”异化为永无止境的完成作业练习,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所谓的“任务”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升。

(2)教学评价简单化。当前评价标准依然未能跳出传统观念的桎梏,教师在评价阶段只注重任务完成的结果,而忽视了任务探索的过程;只注重优秀的结果,忽视对不佳作品的指导和肯定,教学评价简单化、单一化,不仅未能实现任务驱动的真正导向作用,还可能因为对未完成任务学生的忽视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甚至会影响学生自尊心的发展。

(3)任务驱动扩大化。因计算机教学偏向于技能训练,不少职业高中教学时盲目编写任务,认为任务驱动法适用于所有计算机教学内容,事实上,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状态。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任务驱动法也不例外,笼统地使用只会遏制其效力的发挥,导致恶性循环。

4提高任务驱动法应用效力的注意事项

(1)科学设置计算机教学任务。应结合职业高中学生自身的特点科学的把握计算机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之间的联系,明确教学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增加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来说,其核心目标就是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故设置任务时应以此为中心,层层递进,切不可跳跃式进展,要通过科学的任务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体会到任务完成后的喜悦和成就感;当然,任务的设置也不可过于简单,要以任务为手段实现能力的提升。

(2)合理选择计算机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反馈和调控,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全面系统的接收反馈,不仅仅是良好的反馈、任务的优秀完成,对于未能完成任务的学生也要予以指导和鼓励,对其探索精神和努力过程进行肯定,激发其进一步探求的欲望;同时,也要对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做出评价和表扬,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不仅要高效完成计算机课程教学,还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志达.如何提升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4(05).

上一篇:“全实践”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 下一篇: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炎性及牙周状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