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

时间:2022-06-05 05:28:37

一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

吉林省德惠市实验小学是德惠市城区成立较早的一所老牌学校。多年来,我校教师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技能逐渐成熟,但教师们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由于受学校传统教学经验的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转变,也和学校一样成为了“老牌子”。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这些“老牌子”是造成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主要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实验小学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就在我们徘徊困惑之际,德惠市全面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主题教研活动犹如一缕清风,吹醒了全校教师的头脑,激发了教师的全部热情,使我校的教师专业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从排斥反对到一致认同

我校主题教研活动起步是很困难的。按照以往的惯例,学校制定了主题教研方案,各教研组根据方案的要求填写了研究主题,制定了试验计划,每个老师也都申报了自己的研究题目,我们认为主题教研活动就可以正式启动了,一切似乎都走向了正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许多教师把主题教研看做是应付检查的事,尤其是学校的老教师们更是嗤嗤之以鼻,领导来了我“开研”,领导走了我“研完”。主题教研在我校变成了走过场的“研究”。尤其是我校教音乐的徐老师,学校刚提出搞主题教研活动的时候,一向性格耿直的她径自走进校长室,向校长当面提出:她坚决反对搞这项活动。临走还甩了一句:“瞎折腾什么啊!”

事实促使我校对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如何把主题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有效调动教师主动研究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我们认为首先要做好老教师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接受这种新理念。于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找老教师们谈话,虽然我们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但这些老教师只是碍于领导的面子,口头上勉强同意参与主题教研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将学校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按学科、年段混合到一起分好教研组,各组选老教师为组长,推出“争先创优进教研团队”的口号,通过让老教师带头竞争的方法调动了老教师参与主题教研的积极性。其次,我们创新教研活动载体,搭建平台,让年轻教师和老教师就教学方式的实效性进行讨论,让老教师们深感自己的不足,激励他们主动参与。2009年底,在德惠市开展的“有效教学”沙龙活动中,学校选出15位教师参加,其中包括老教师李老师和于老师。在自己组织材料的过程中,这两位老教师很自信地吃自己的“老本”,在沙龙活动正式开始的前几天,德惠市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来视察,有效教学沙龙小组的老师们把自己对有效教学的想法、认识同教师进修学校的领导和教研员进行了交流,两位老教师明显地感觉自己已经插不上话了。在谈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个问题时,李老师刚谈了几句,她并不正确的观点就被年轻教师韩老师驳了回来。当时,我们看到李老师的脸上不单单写着尴尬,同时还有对年轻教师的欣赏与羡慕。从那以后的几天中,这两位老教师和有效沙龙小组的各位年轻老师们互动频繁。在活动正式开始那一天,两位老教师的精彩发言及辩论给在场的专家、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全校的老教师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从那以后,我校老教师们再也没有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而是积极地投入到主题教研活动中去。

就连最开始极力反对开展活动的徐老师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对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表示赞同,并且对低年音乐组提出的《利用唱游方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研究》这个主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后来她又一次走进了校长室,不过这次她的神态和心态却和活动开始前有了完全的转变,她亲自向校长请缨,要做全校音乐主题教研组组长,并保证一定把这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这是一个从排斥到认同的过程,应该感谢我们的老教师们。尽管活动初始我们听到的是他们的“嘘”声,但是,活动最后,我们听到的是他们鼓励的掌声。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里,暗淡的烛光下,是老教师并不挺拔的身影在为我们的主题教研忙碌着,所以,我们前进的脚步才会如此的坚定。

二、从盲目寻找到恰当适中

选择和确定主题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关键,也是学校教学特色形成的要素之一。但我们的教师恰恰在寻找主题的过程中好似无头苍蝇,误打误撞。我们本以为,作为一线的教师,如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查找突出问题,一定能提出很多具有针对性的教研主题来。然而,事与愿违,大家报来的主题,基本没有合乎要求的。六年级语文组提出的主题是《如何上好语文课》,这个主题大而空,宽泛而无明确指向:三年级语文组提出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个主题模糊,切入点不具体,根本无从下手:三年级数学组提出的主题是《怎样分析应用题》,这就缺少研究的价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为教师提供了择题的方向:一是从听课、评课、议课中找主题;二是从学生课业完成情况中找主题;三是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四是从学科学段教学特点中找主题;五是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我们不但要求教师要自己为自己找主题,还要求教师给其他教师找主题。我们相信,本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更能找到适合别人的主题。

说到从听课评课中找主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真的是下足了工夫。全校40多个教学班。80多名语文和数学教师,140多个任课教师,校长和主管业务的副校长及教导主任逢课必听。他们结合学生的情况,教师自己的状况和学校的教学现状,精心帮助每位教师确立主题。每位教师的主题都要经过学校领导的反复推敲,再和相关教师和相关学科教研组的组长最后确定,应该说每个主题的确立都倾注着学校领导的心血。

语文教师于老师计算机掌握得不是很娴熟。在一次公开课上,她设计的识字动画,让生字从鸟的嘴里面吐出来,可能由于紧张,她操纵的鼠标不能使生字“鹦鹉”从鹦鹉的口中吐出来,坐在台上的教研员及时帮助了她,才缓解了尴尬。所以,领导帮她确立的教研主题就是《精制精致课件,熟练操纵,优化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刘老师板书能力稍差,他说:有一次家长示范课上,他的板书曾让家长议论纷纷,所以,领导们给他制定的主题是《提高自己写字能力的研究》。三年级数学教师小张,虽然作为一名男教师,但是一说话首先脸红,他总觉得自己上课时第一句话很难说,实际上这是导人环节有问题。于是,他所在的教研组帮助他认真分析这一症结:导入新课没有把学生们引入到教学情境中。为此,他确立的教研主题是《导入新课方式的深度研究》。二年级语文老师蔡老师一人多能,学校领导根据年段的特点为其确立了《生动随 文识字》这个主题后,她感觉自己还有精力继续研究,因为她朗读方面很有优势。于是,她又确立了《大胆释放,有感情朗读》这个主题,两个主题同时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给年轻的骨干教师做出了榜样。

截至到2009年12月,我校共确立学科主题18个,围绕学科组主题确立了教师分题100余个,达到一人一题。有一些教师还余兴未了,自己确立完主题后,又马上,接着确立更适合自己的主题,他们说:好中选优,优中选精,一定要精品!此外,教师们还提议,不能让主题成为终身制。教师们认为自己研究完此项主题,达到预期的效果后,要及时更换,只有这样,教科研活动才能有意义。

三、从敷衍塞责到学识满胸

如果说老教师们对主题教研活动排斥的话,那么年轻的教师们对此项活动的热情也并不高。刚开研讨会的时候,经常有老师借故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并没有采取硬性措施,而是给老师们购买各种教研方面的书籍。鼓励大家学习,建立主题教研档案,开展观课、议课等教研活动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学校针对多数教师不愿意学习的情况采取了多种办法加以解决,创造性地搭建了几种学习的载体:集中培训学、外出取经学、网络查找学、编刊促进学、专家引领学,等等。开始的时候,教师们心存应付的心理,大家表面上翻翻书籍,互相肤浅地交流一下,学习的氛围非常淡。我校创办的校刊《启发教师的文章》,记得在第一期征稿的时候,老师们的抵触情绪很高,有的老师是敷衍塞责;有的老师是全盘摘抄;有的老师交稿的时间是推了又推;有的老师甚至就不动笔,更谈不上写出启示文章。只有极少数教师的文章合乎标准。看到这样的现象,学校领导心里着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成立了一个“编辑部”,由教学校长亲自做主编,同时选出文笔好、擅长写作的老师做编委,对交上来的文章和作者面对面地逐一交流、逐一修改。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第一期的《启发教师的文章》终于面世了,当从出版社取回来发到每个老师手中的时候,教师们看着自己熟悉的同事的名字被印在了书上,感受着自己也似曾相识的教学体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主动找到校长问:“什么时候出第二期?我也参与!”从此,教师们为了推荐好的文章,开始大量阅读书籍,我校图书室的藏书由过去的静静等待,到现在的借阅频繁。很多教师还根据自己的需求向学校提出购书的要求。当《启发教师的文章》二期着手编辑的时候,所有教师都争先恐后投稿,因数量太多,我们不得不择优选取。《启发教师的文章》二期面世后,教师们对所推荐文章的要求就更高了。为了能推荐出来好文章,他们翻阅了好多书籍,订阅了好多教育刊物。为了能把启示文章写得更好,有部分老师常常写完文章后拿来和学校领导及同事们进行交流,以此使文章内容更饱满、更普遍、更深刻、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有了编刊促进学做平台,我们的网络查找等学习方式也逐渐被教师所接受,并津津乐道。现在,网络学习已成了我校教师学习的一大特色。在实验小学,无论是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教师,都能熟练的使用网络,在网络上学习新课程,查找名师名家的书籍,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等等。看到了教师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请来了省教育学院李元昌教授到我校讲学,主要是针对一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积极地引导,可以说专家引领就像一个路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四、从一枝独秀到姹紫嫣红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教学、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整个教研活动来说至关重要。课题已确立了,老教师的思想工作也做通了,年轻的教师们个个已经磨拳擦掌站在起跑线上了,万事俱备,我们开始“刮东风”。于是,我们有序地开展了“四课联动”“遗憾教学”“成功教学”“教学技能太比武”“骨干教师技能展示”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活动。

在“四课联动”中,教师们集体备课、说课、观课、议课,本着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了什么,获得了多少,学生用了多长时间获得的,学生怎样获得的原则,关键看从学的主体上是否实现“四个转化”,即从不知到知、从知少到知多、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要强调教的主体上是否看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教学行为的转变。在这个活动中,领导班子由始至终全程跟踪指导,不断反思、修改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老师们都纷纷表示,通过“四课联动”活动,让自己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四课联动”的经验,我们又接着搞了“同课异构”活动。此项活动在每个年组间展开,教师们根据自己研究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设计出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的教研形式调动了大家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技能。

“四课联动”活动如火如茶地进行了一年的时间,我们从中发现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存在着问题。于是,我们又开展了“遗憾教学”和“成功教学”活动。“遗憾教学”,即每个老师准备一节课,然后在全校范围内做成公开课,要求所有的领导和教师都要参与。每听完一节课,都要找出该教师的“遗憾”之处,写成书面总结,交到教导处,由教导处整理成册后发给该授课教师,授课教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后写成反思。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项活动的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极大的促进。“遗憾教学”的目的就是让教学不遗憾。因此,遗憾教学结束后,我们马上就开展了成功教学,应该说这项活动亮点最多。因为教师们有了“遗憾”的经历,所以在“成功教学”中,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教学实际中都有轻车熟路、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9年底,我们觉得主题教研开展一段时间了,也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省、市几次大型的教科研活动都在我校展开,并受到了好评。我校教师在主题教研活动中总结了很多经验,他们自己也觉得在教学中因为有主题教研的依托,应该能有更大的跨越。于是,我校和教师进修学校联手开展了“创新教学方法”的活动。首先,我校各学科组根据学科主题多人备一课,然后教研员和同组教师一同听课,一同研究,一同归纳,一同完善,最后形成最基本的教学流程即新的教学方法。在这项活动中,青年党员蔡中华老师、超高级教师张亚荣老师表现极为出色。两位教师所带领的二年语文组和三年数学组总结出了新的识字教学法和计算教学法,为长春版教材的教学寻求了新的突破。这次活动我们依然全员参与,应该说,这对于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又是一次飞跃。

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技能,我校还开展了教学技能大比武、青年教师“找差距”、年部教学技能对抗赛、骨干教师教学技能展示等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使教师们教学观念更新了,理论水平增厚了,教学技能提升了,学生的作业量下降了,成绩上升了,课堂氛围轻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了。经过了这几年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磨砺,实验小学的所有任课教师都尽显光芒。看着我们的教师以全新的形象游刃于课堂之中,学校的领导班子长出了口气:这几年的努力没白费!

五、从不满现状到展望未来

如今,德惠市实验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焕然一新,从领导到教职员工,从两鬓斑白的老教师到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主题教研活动中,全校上下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教研的气息。实验小学已经成为德惠教育系统最亮丽的风景线,经常有省内外的专家、同仁前来学习、观摩。实小团队以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累累的硕果。

“主题教研”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新路。“有效教学”是理想的课堂教学,也是我校一直追求的目标。通过两年多的辛勤探索与实践,我校教师较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认真备课的人多了,不备课就进课堂的人少了;主动要求提高的人多了,消极怠工的人少了;课堂教学见成效的多了,课堂无效的少了;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多了,抄袭现成文章的少了;主动参与教研的人多了,被动参与教研的人少了。目前我校得到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正在摸着石头过河。要想有更好的效果、出更大的成绩,还需后续的努力。我们坚信:主题教研一定能奏响构建“有效课堂”的乐章,引领我校走上教师专业发展更宽广的道路。

上一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之我见 下一篇: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