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乡土素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

时间:2022-06-05 02:55:01

巧用乡土素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

摘 要:近年来,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对乡土素材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巧用土素材展开教学可以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思想品德 乡土素材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22-01

乡土素材指的某地最为原始和本土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了一个地方最为真实和亲切的乡土资源。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当地人物或者当地习俗都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资源乡土素材的生活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增加思想品德课的多元化。

1 乡土素材的涵义

乡土是本乡本土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生长的地方也可以指人出生的地方,人们乡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一个地方的名人、景观、建筑、习俗文化构成了这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成为重要的乡土素材,它体现的是某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乡土素材的原因

(1)乡土素材主要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资源,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将抽象的说理变成具体的对象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当然,灵活而巧妙地应用乡土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乡土素材的充分利用可以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过于空泛,许多学生也只是听一听就忘了,并未将其转变为自身的一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乡土素材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让教材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乡土素材将枯燥的教材变得更具实际价值,突破教材局限,让学生对所处的环境有更新的认识。

(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乡土素材符合21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明确强调新时代的教育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力。利用好乡土素材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乡土素材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3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乡土素材的对策

(1)教师要更新观念,强化乡土素材利用意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意识与教学质量挂钩,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念实现对乡土素材充分利用的前提。挖掘多种教学资源,让每一节课都值得期待,这是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内容。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指的是教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一切可以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建立在各种课程资源基础上。多元的课程资源观念使得教师的观念被打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也会因此而改变。为了更好地让乡土素材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不断强化乡土素材的利用意识,将乡土素材放在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强化乡土素材的利用意识,认识到乡土素材所蕴含的巨大教学价值。乡土素材类型多样,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乡土素材,具体怎样选用都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和实践,拒绝依赖心理。

(2)教师要积极了解和掌握乡土素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乡土素材要求教师积极去了解和掌握素材,并做好整理,以便随时利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近年来互联网、交通等发展迅猛,人们想要了解某件事物可以通^多种途径了解。很多书籍或者是报纸上会专门介绍某地的乡土文化内容或者名人故事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增加报刊的阅读量,拓展自己的眼界,多收集有用的资源存储起来。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乡土素材的收集,多浏览下网站、新闻,看一些影音视频,遇到好的资源可以下载保存起来。乡土素材就在人们的身边,教师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实践。为了增强对乡土素材的直观感受,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还可以走出课堂,去亲自体验和实践,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平时,教师之间多交流有关乡土素材应用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做到优势互补。

(3)内外结合,让学生走进乡土素材。乡土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这可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乡土素材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课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风景名胜展开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增加课外活动,将课内和课外巧妙结合,走出课堂,亲自去体验和接触。具体而言,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活动行程,通过有效的组织让学生走进乡土素材,感受乡村、街道、故居的独特韵味。教师要提前对即将去的地方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足够的资料,在活动中将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考。学校要定期举办思想品德相关的专题讲座,发挥名人榜样的作用,请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解,让学生对本地文化和习俗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4 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挖掘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将会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将学生的情感升华。21世纪的教学已经不同往日,人们更加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对此教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敢于探索多元化的乡土素材,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素质教育到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守霞.浅析有效思维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2] 雷泽红.职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性分析[J].学周刊,2014(05).

[3] 马鑫.浅议“空白”艺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2013(12).

上一篇:关于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任务型阅读讲评课实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