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辅助治疗腹腔镜术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5 01:03:47

不同药物辅助治疗腹腔镜术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物辅助治疗腹腔镜术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收治18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54例,实施单纯腹腔镜手术,未辅助用药;B组65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C组65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对比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效方面,A组总有效45例(8333%),B组总有效59例(9077%),C组总有效61例(9385%),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面,C组较B组更少,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面,C组较B组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用药物辅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术效果显著,并且服用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米非司酮孕三烯酮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20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近两年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其发生多为生育年龄的妇女。腹腔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1年的患者资料,旨在观察比较不同药物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收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患者184例,随机分成三组,均实施腹腔镜剥除术,A组54例,实施单纯腹腔镜手术,未辅助用药;B组65例,术后服用孕三烯酮;C组65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三组患者年龄、孕产次、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A组采取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止血方式采用电凝止血或者缝扎止血。术后为服用辅助药物治疗。B组手术方法上同,术后患者口服孕三烯酮,1周2次,每次25mg,1个月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C组手术方法上同,术后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次/日,每次125mg,1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2]。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复发率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环节,盆腔触痛结节消失;②有效:疼痛有所减轻,盆腔结节变软且缩小;③无效:症状无缓解,盆腔结节触痛明显。

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学方法均使用SPSS100进行处理,并对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A组总有效45例(8333%),B组总有效59例(9077%),C组总有效61例(9385%),B、C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方面,C组较B组更少,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不良反应:B组与C组用药后均有症状出现,主要为体重增加、水肿、痤疮,B组出现不良反应为38例(5846%),C组为5例(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论

目前,随着妇产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但是,子宫内膜异位手术中,囊肿常常破裂,导致术中病灶难以清除,患者采用保守性手术的复发率很高。通过使用药物辅助,可以使其治疗效果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

孕三烯酮可阻断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使子宫内膜萎缩。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通常用来紧急避孕等在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可发挥萎缩病灶、缓解疼痛的作用[3]。

本研究中,通过将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患者与术后服用孕三烯酮和术后服用米非司酮的患者相对比,可以发现,用孕三烯酮和米非司酮药物辅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术效果显著,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和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庭阀.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联合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14-215.

2熊员焕,朱波,凌燕.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不同药物巩固治疗的疗效比较[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6):492-494.

3邓厮,冷金花,郎景和,等.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相关并发症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8):622-624.

[ZK)][HT][FL)][HJ]

[CSX]

上一篇:黄葵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下一篇: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临床麻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