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城乡文化均等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6-05 12:41:28

公共图书馆城乡文化均等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城乡文化均等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肇庆城区中,以市图书馆新馆及县区、乡镇公共图书馆为阵地,精心培育读者队伍,拓展延伸综合服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让更多读者实现使用图书馆资源、服务的权利,推动城乡文化均等化建设。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均等化;建设;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343-02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的集散地和传播中心,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执行机构。在公共文化均等建设中,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承担相关职责,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在肇庆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范围正日趋完善,它们可以为公共文化均等建设提供广泛的平台,推动城乡文化均等化进程,为文化强市建设增砖添瓦,为“幸福肇庆”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翘首以盼的肇庆市图书馆新馆舍即将建成启用,标志着肇庆市的图书馆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由于起步较晚,县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文化服务均等化刻不容缓,要及早为全市及县区乡镇人民都能实现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做好实质性工作。

1 精心培育读者队伍

公共图书馆读者队伍在城乡文化均等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拥有广泛的读者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动力,也是均等化建设的成果。新馆舍位于新城区。目前,新城区的公共设施尚未配套,群众到图书馆阅读不甚方便。城区群众已形成到城区老馆如端州图书馆阅读的习惯,新馆舍启用后,不可能马上有大批读者蜂拥而至。时下,多数年轻人热衷于影视节目、网络传播等快餐式文化,对图书馆阅读较为冷漠。《羊城晚报》曾有调查:60%的广州人从未进过图书馆。这个调查对肇庆也是一个警示。图书馆要克服高自位置思想,改变守株待兔的服务定势。树立3A服务理念,即Anytime(何时)、Anywhere(何地)、Anyway(何种方式),让读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通过任何方式都能得到图书馆提供的准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以人文关怀和热情服务培育读者队伍。

1.1 发动广泛的阅读队伍

工会、团委、妇联、教育等单位的基层网络健全,有很强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无论是地级公共图书馆,或是区县、乡镇公共图书馆都可探索与相关部门合作,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好书推荐”等读书活动及图书馆阅读。开展读书活动要把握合适的时机、节奏和力度,选择重要的时间节点,确立明确的主题,准备充足的资料,辅加作者见面会、读书报告会,以及征文比赛等,逐步提高活动水平。

1.2 拓展目标阅读队伍

政府机关和科、教、文、卫等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专业能力强,信息需求量大,是图书馆阅读的目标读者。各级图书馆可建立目标读者阅读档案,加强人性化细节服务,开展灵活的委托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有利于拓展目标阅读队伍。

1.3 建设基本阅读队伍

各级图书馆应争取与工会、工人俱乐部合作,把导读、培训、展览等活动办进企业,带动群众性阅读,建设基本阅读队伍。让工人通过阅读和培训获得新知和能力。让外来工和农民工通过阅读和培训尽快融入信息社会和城市生活。

1.4 巩固骨干阅读队伍

中小学学生是图书馆阅读的骨干队伍。各级图书馆可与学校图书馆合作,把导读、培训、展览等活动办进中小学校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寒暑假期间,可与青少年宫等单位联合举办专题讲座与读书活动,推荐学生喜爱的读物。重点介绍新闻出版总署每年推荐的优秀图书,以及教育部每年组织评审的《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等。

1.5 服务忠实阅读队伍

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图书馆阅读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图书馆馆员要做好服务工作,把导读、培训、展览等活动办进老干活动中心和社区。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职业经历、兴趣爱好和文化素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力求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开展信息通识培训,发展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提高老年人的阅读意识和图书馆意识。

1.6 扩大农民阅读队伍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是培养农民的阅读意识、保障人民群众基本阅读权利的重要举措。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各地的“农家书屋”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图书馆要协助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扩大农民阅读队伍。

2 拓展延伸综合服务

拓展借阅、导读、咨询、编辑、培训等综合服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图书馆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也是实现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2.1 合理布局利用馆舍

新馆舍参考美国图书学家特鲁斯韦尔(H.WTnuesovel)关于馆藏利用的“二八率”(2/8Rule)理论,依此组成利用率高、利用率比较高、利用率比较低的三类馆藏布局。书库(阅览室)内设置足够的检索终端,方便读者随手取书,任意检索,随意浏览,自用阅读。开设馆域网,实现采编、借阅等业务的规范管理。设置专题区,提高文献利用率。设置新书展示区,让读者尽快了解新书动态。设置地方文献特藏室,展示肇庆的地域、历史文化。设置视障图书室,提供盲文阅读、语音阅读等。开办休闲读书区,让读者享受读书的愉悦。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馆舍的作用,让更多读者能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2 争取发展自助服务

争取购置自助图书服务机,发展自助服务。图书馆自助借还设备,可供读者自助借还图书,一方面大大方便读者,可让读者不受开馆时间的限制,同时也缓解了馆员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假期借阅量大的时候。争取购置图书服务车,为用户送书上门,送书下乡,也能为“通借通还”服务流通书籍,也可现场办理借阅书刊、借阅预订及咨询服务。

2.3 逐步实施“通借通还”

实施“通借通还”能让读者更便捷借还书,节省读者时间,方便城乡居民。图书馆已采用“Interlib图书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基本能满足总分馆模式和图书馆联盟的管理需要。可分期、分批、分区域、分类型逐步实施“通借通还”。目前,可在文化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整合特定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在维持原有的隶属关系和运作成本前提下,明确各自的责任与重点,突出各自的收藏和服务特色,试行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联合服务模式。

2.4 参与保护文化遗产

肇庆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图书馆要积极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检索、搜集包公等历史人物和叶挺等英雄人物的地方文献,以及七星岩、鼎湖山等名山秀水的地域文化资料。编制地方文献书目索引、专题文摘等。建立相关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以及名山秀水历史典故的数据库。既有利于存史、资政、励志,更能体现特色馆藏。保护文化遗产也能让不同时期的读者了解到肇庆历史,也是读者平等享用图书馆资源权利的体现。

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资源。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基础,尤其是区县、乡镇图书馆难以保障人员经费,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针对这些图书馆更应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馆长的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要落实馆长负责制下的分级管理,营造干群和谐、团队合作氛围。坚持依法办馆,贯彻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遵循“公益无偿”、“读者平等”原则,保障群众的阅读权利。坚持以德治馆,树立以读者为本意识,努力创建“读、馆”融合的图书馆文化。坚持科技兴馆,积极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员工是图书馆管理主体,必须具有文献的检索组织能力,能有效地帮助用户提取、鉴别、筛选信息。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要抓好选聘、培训、管理三大环节。设立准入制度,摒弃“坐直通车”“近亲繁殖”等不合理的用人手段。严格招聘考核审查,保证新员工具备相应素质,形成高、中、初各级人材合理搭配,老、中、青各年龄层次默契合作的员工队伍。规范培训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使员工既敬业又专业。开展学术交流,选送员工到上级图书馆进修,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完善岗位责任制,通过目标考核、日常监控和读者测评,客观考核员工的绩效。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功。

在建设文化大市的进程中,图书馆工作者要以朝气与活力、责任与忧患,与时代同行,与读者同心。承前启后,拓展生成,扎实工作,不断进步,为城乡文化均等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上一篇:关于护理干预对烧伤病人心理康复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富营养化水体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