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05 12:09:59

试析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一定的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本文就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够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创新 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为培养创新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笔者在上课之初,就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首先产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激活求知欲,如:在上网页设计课之初,就有计划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国际互联网上了解世界上现有网站的首页及网站模式。让学生根据个人眼光,找出自己所熟悉的网站的特色,以及从网页的布局及艺术设计吸引客户的特色、网站服务上吸引客户的特色。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喜欢那个网站,不喜欢哪个网站,为什么,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评价这些网站。教师则在此基础上把握方向,并给于应有的指导、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定位。并说明将来要学会怎样结合所设计网站的特点,设计出能吸引客户,让更多用户喜欢的网站,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初,就对学习的目的有了具体的了解,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为以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由于生源不同,学生的各项知识水平差异很大,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使每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发展(包括个人专长),做到因材施教,并重视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发展,使学生在某个知识领域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一个平庸的孩子”,甚至因为数学、医学、神学等课程成绩不佳,被降到“慢班”,但他对打猎、采集标本等却兴趣盎然,后来终于因之成为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著名生物学家。兴趣对一个人的意志、毅力影响很大,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克服主客观困难、刻苦专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有兴趣,毅力会得到强化。兴趣出勤奋,勤奋出人才。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软件设计很感兴趣,及时发现了他们的兴趣,并针对其兴趣作了精心的培养,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小型软件项目的开发等。

三、教师教学思想和手段的创新

1.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新教育教学思想,不但要传授知识,增强能力,还要使学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人才。因此,教学途径应是开放系统,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之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具有内在生机活力的人,而不是装知识的机器。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整体运动过程,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应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这样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八个精心”,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精心设计重点把握,精心设计难点的突破,精心设计板书,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程序,精心设计教学软件、硬件,精心设计作业。教师还要向课上40分钟要质量,做到传授知识在当堂,消化知识在当堂,形成能力在当堂。

2.更新教学方法、手段。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育者改变传授教学“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真正摆正师生主导和主体的位置;课上采取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同时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3.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来,鼓励其创新的勇气,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真正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设计去发挥。只有让学生边动手边动脑,把原先思考与设计的东西展示出来,通过不断的对比和修改,将预料中不合理、不充分、不完善的地方纠正过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能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能力。

计算机教学就是让学生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程序语言设计时,教师可举一些知识性的例题,如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求多边形的面积等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程序语言的设计,同时还学习或复习了数学知识,使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其他学科教学中知识的表达可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之多媒体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使学生置身其中,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习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有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大胆地去想,去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实际上就是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最奔放,学生的思维最活跃,因而也最容易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将来的大事,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掌握自学能力后,在日后的发展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生所有的学习更多的是依赖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老师来说,我们可以完全地摆脱常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开。比如,我们在程序设计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课时把该程序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做些基本的讲解后,然后布置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完成,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去查资料、问同学、问老师,通过自身努力完成作业。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都老师手把手的教好得多。比如我在在讲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只是把比较难懂的地方给学生们讲讲,然后让学生们做电子板报。把时间留给学生,然后再根据他们存在的不足进行点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上一篇:死刑限制初探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