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倒伏原因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6-04 11:07:43

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倒伏原因及解决对策

摘要 分析了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倒伏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该地区夏大豆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大豆;倒伏原因;对策;黄淮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50-01

黄淮海产区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之一,以高蛋白品种著称。由于大豆属于细茎作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环境不适容易发生倒伏。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发生倒伏的可能性也越大。倒伏造成植株互相之间叶片的遮挡而降低光合效率,造成长势弱,落花落荚,病虫趁机滋生、成熟时收割不便,且倒伏越早a量越低,在影响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也制约着当地大豆产业的发展。大豆倒伏主要指根倒,引起的原因很多。现主要针对这一地区夏播大豆(麦茬大豆)倒伏做一简要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倒伏原因

1.1 品种问题

一是茎细长、根弱、叶片肥大、株形开张度大的品种易倒伏。二是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由于顶端匍匐生长,整株直立性差,易倒伏。三是根据多年栽培的实践,易倒伏的大豆品种根系分布较分散,虽然根系总量不低,但因没有形成典型的钟罩形、由密集向四周均匀延伸的侧根所构成的根系形态结构,根系扎地效率不高且用力不平衡,如果遇到不良气候环境影响,立根不稳容易侧倒。

1.2 土壤问题

在养分低、易僵硬板结,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上播种,大豆种子从土壤中获取的养分少、生长的阻力大,又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导致种子发育不良,如果此时前茬灭茬不好或翻耕时机不对、形成大的土块没有打碎,使地下的种子悬空,造成发育不良甚至不能发芽;耕作方式不合理,过度的机械作业碾压、人为踩踏、过深过细的耕耖等,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紧实度,土壤理化结构差、微生物环境不合理,病虫害较多,大豆播种后苗期长势弱,不能保证一播全苗和苗匀苗壮,为后期发生倒伏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施肥问题

不根据大豆的需肥特点供肥,不合理的施肥方法、施肥时期和施肥量,不但降低肥料的利用率造成浪费,而且土壤本身地力水平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2 对策

2.1 品种选择

一是正确选择和培育适合本地气候、生育期较短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二是外引品种注意纬度差异,南方品种北移引起生育期延长,北方品种南移引起生育期缩短的一般规律,了解大豆品种的物候期,避开苗期和花荚期遭遇较强风雨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而使根系受损茎叶摊倒。三是在中高产田宜选择有限或亚有限型品种,且适当稀植,薄田可选无限型或亚有限型品种,且适当密植[1]。四是宜选择矮杆型、茎杆粗壮有韧性且机械强度大、节间短、根系发达的品种如中黄13、中黄35、中黄42等;高大型品种要求根系形态有利于抓握土壤的、株型紧凑的品种。

2.2 适期播种

播期在6月中下旬,于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选择土壤墒情适宜、播后几天内无大雨时抢时播种,播种以条播为主。大豆属短日照作物,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适时冬灌,入冬前浇冻水,可以塌实土壤,冻融风化坷垃,弥补裂缝,还可消灭越冬害虫,避免播种后种子与土壤贴合不紧密,发生“吊根”的现象。大豆的幼根较柔嫩,含水量大,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才能促进幼根向纵深伸长。大豆根对土壤中氧气变化很敏感,在缺氧条件下,根生长量明显减少。为了达到最佳的耕作状态,应在充分灭茬、清除杂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干预,实行由浅耕、少耕到免耕的耕作方法,这样既保持了水土,又保护了耕层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环境。夏大豆免耕覆秸和浅耕耙茬技术是在小麦收获后以粉碎的秸秆覆盖地面形成地表保护层,使土壤肥效和水分得到保护,有效降低高温天气的地表最高温1~2 ℃,该技术充分利用秸秆中的有机质,变废为宝,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根系发育,使农业产业发展达到良性循环[2]。大豆平播有助于防止倒伏,间作、混作容易因为与其他作物争光争肥水而引起长势弱发生倒伏。及时间苗,在第1对真叶平展、第1片复叶出现时伴中耕除草一次完成。

2.3 土壤选择与管理

宜选择质地均匀、疏松平坦的3年内未种过大豆的,pH值6.2~6.8、容重1.0~1.4 g/m3,富含有机质、耕层深厚的壤土地块种植。大豆生育期内一般需中耕2~3次。第1次在苗高6~10 cm时进行;第2次在苗高15~20 cm时进行;第3次在开花前进行。灭茬播种的大豆,第1次中耕要深,以松土灭茬除草为目的,同时要防止带土压苗;第2次中耕深浅应视苗情而定,对旺长的苗可深中耕;第3次中耕应浅,可结合培土进行,以松土、除草、防倒伏为目的。

2.4 配方施肥

应在了解地力和前茬作物的肥力水平前提下进行配方施肥。重施基肥,大豆基肥以有机肥为好,由于夏播时间紧,大豆施用基肥多以化肥为主。在土壤肥力低的地块施氮90~105 kg/hm2,磷、钾各150~180 kg/hm2;肥力高的地块施氮量宜为60~75 kg/hm2,磷、钾各120~150 kg/hm2,两者都要与鸡粪颗粒肥600~900 kg/hm2混合施用,效果更好。分3个层次施用,分别施于种下4~5、8~10、11~12 cm,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大豆的需肥要求。基肥施用可使大豆幼茎木质化的进程加快,减少倒伏的风险[3]。

大豆常用拌种方法有2种,一是根瘤菌粉拌种,即每5 kg种子用根瘤菌粉20~30 g、清水250 g,在盆中将种子与菌粉充分拌匀;二是微肥拌种,播种前称取钼酸铵5~10 g,用250 g温水充分溶解,然后将肥液喷洒在5 kg种子上,尽量使肥液布满种子,阴干后播种。在缺硼或缺锌的地块,可用0.05%硼砂溶液或0.1%硫酸锌溶液拌种,但需严格控制用量。

大豆苗期和花荚期应适当追肥,尤其是花荚期是大豆生育旺期。茎叶生长过旺时,磷、钾肥的有效供应在强壮根茎、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止植株徒长、防止倒伏的作用。如果地上部生长太快,可采用化学方法进行调控:7月中旬,发现大豆有徒长倒伏趋势时,将2,3,5一三碘苯甲酸60~80 g/hm2用酒精充分溶解后,兑水600~700 kg/hm2进行叶面喷洒,可以壮秆并使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促早熟。大豆结荚后期发现脱肥,用尿素15 kg/hm2加磷酸二氢钾1.5 kg/hm2,兑水750 kg/hm2进行叶面正反面喷洒[4]。

2.5 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做好大豆根腐病、毛囊线虫病、花叶病毒病、霜霉病等病害防治及蛴螬、豆杆黑潜蝇、蚜虫、金针虫、食心虫、豆荚螟、造桥虫等虫害的防治工作。杂草控制,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都尔、乙草胺等化学除草剂封闭表土;出苗后用盖草能(防治禾本科杂草)和虎威(防治阔叶杂草)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生育后期的大草也要及时拔除,可防病防虫和防下茬作物杂草滋生。

3 参考文献

[1] 秦怀杰.淮北地区夏大豆倒伏原因及防止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1):144.

[2] 李春燕.黄淮地区夏大豆倒伏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种业,2012(1):36.

[3] 成雪峰,张凤云.黄淮海夏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大豆科学,2010(1):157-160.

[4] 金素娟.预防夏大豆倒伏的几点技术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2008(12):12.

上一篇:整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与实施问题研究 下一篇:地铁车辆车体侧墙隔声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