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络取穴刺血拔罐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04 09:06:41

摘要:目的:观察循行经络取穴刺血拔罐治疗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痤疮患者23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加常规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外加循经络取穴刺血拔罐法治疗,2组均4周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有效率达81.4%,观察组有效率达91.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明显意义(P

关键词:痤疮;循行经络;取穴; 刺血拔罐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为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据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我院采用循行经络取穴刺血拔罐法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痤疮患者236例(2014.01.01---2015.04.01),其中青少年型198例,更年期女性38例,均符合痤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118例,对照组1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痤疮的诊断标准为: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丘疹、粉刺、脓疱、结节,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过程。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采取一般护理加常规中药内服治疗,如下所示:

1.3.1.1 肺肾蕴热证

临床表现:皮疹针头或芝麻粒大小,色红或稍红,顶端有黑头,可挤压出粉刺;主要见于颜面,甚则见于胸背,颜面油亮,口干渴,大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疗法则:清泄肺胃蕴热。运用方剂:枇杷清肺饮,凉血清肺饮。

1.3.1.2 痰湿血瘀证

临床表现:颜面部皮疹较多,色暗红,经久不消退,或有结节,囊肿集聚,破溃后留紫暗疤痕,高凹不平,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涩或濡细。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消痰软坚。选用方剂:桃红四物汤。

1.3.2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

除采取一般护理常规外,同时给患者进行循经络取穴刺血拔罐法治疗,一周一次。刺血拔罐法又称刺络拔罐法[3],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是用皮肤针叩打后再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使之出血,一般刺血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以达到通过放血祛除邪气、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作用。

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①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②用一次性无菌12#注射针头,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2~3mm。每穴一针,速以刺点穴位为中心拔罐,一般每次留罐10-15分钟。起罐后祛除血迹后常规消毒皮肤。③手法宜轻、浅、快、准。④一般出血量5-8毫升/罐为宜。⑤放血的部位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⑥取穴:大椎,膏肓(双侧),肺俞(双侧),心俞(双侧),脾俞(双侧),曲池(双侧),辩证加减:肝俞(双侧),胃俞(双侧),肾俞(双侧),大肠俞(双侧)。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疗效评定标准如下:①显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缩小,炎症过程消退75%以上。② 有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缩小,炎症过程消退25%-75%。③无效:丘疹、脓疱消退,囊肿缩小,炎症过程消退小于25%,或有明显不良反应。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表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为81.4%,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为91.5%,且观察组疗效显效者较对照组为多;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检验,P < 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痤疮的主要内在病因是肺胃有热,由于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胃经起于颜面而下行过胸。肺胃热偏盛,循经上行薰蒸颜面,阻于肌腠而发病。循行经络取穴刺血拔罐时,由于血液的排出和局部的温热作用,加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利于炎症消散;改善肌肤的内部环境,调解内分泌,有效的分解体内多余的毒素,有效抑制细菌繁殖。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够从整体入手调整机体的内部环境,从而起到从根源治疗的作用。

此治疗方法的创新点如下:①一次性无菌12#注射针头临床取材方便,针直径大小合适,针长度适宜持握。②循足太阳膀胱经辩证取穴,整体调节人体脏腑阴阳平衡,而非病变部位的局部治疗。③点刺穴位后,不拔罐不出血,皮肤创面小,减轻患者疼痛,易恢复。治疗3小时后可正常洗澡。④出血量适中(3-8ml/罐),治疗1周/次,传统是2-3日/次,减少医用耗材,提高工作效率。⑤拔罐后出血,因点刺腧穴出血,操作简便,见效快,疗效神奇,无药物的毒副作用,易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58.

[2]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94-295.

[3] 石学敏. 针灸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161.

上一篇:中药涌泉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下一篇:文拉法辛联合阿片类止痛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