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战争,广告是战役,创意是子弹

时间:2022-06-04 04:10:40

营销是战争,广告是战役,创意是子弹

“我知道广告费至少有一半被浪费掉了,但问题是,我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约翰·沃纳梅克的名言,一直在广告业流行。现在,广告投入越来越大,效果却越来越差,企业不投广告又不行,经销商不干,销售人员不干,真是欲罢不能。其实,广告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品牌贸然投入广告,从而带来极大的浪费和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

广告不能脱离营销而存在

如果将广告与营销之间的关系,打一个恰当的比喻,我觉得:营销就像一场战争,而广告就像这场战争中的某一场战役。

战争除了讲究大战略外,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比如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同盟与中立等。战争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战役就显得简单多了,把眼前的问题解决好,攻取一个阵地、歼灭一支敌军,战役的目的就达到了。

广告的目的即是如此。广告不能脱离营销而存在,就像战役必须是为战争服务一样。做广告,必须依托营销,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营销中碰到的问题,累积品牌定位,才能真正实现广告的作用。

没有一个企业,单纯为了做好看的广告而去做广告,广告的好与坏,全取决于背后操控的营销策略与品牌定位。因此,在做广告之前,弄出一个企业上下达成共识的、很清晰的营销策略是赢得战役的关键,否则,方向不对,用力越多,错误越大。

我们身边的很多广告都让人感觉到无所适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在没有营销基础的前提下展开的,这使得广告没有一致性的主题,不能有效地积累起效果。失去了营销背景的广告,会不断随着市场竞争及环境的改变而调整,广告一时一个主题,品牌一年一副面孔,每次都等于在推倒重来,做无用功。

逐步累积战役胜果

在大的战争战略的指导下,每一场战役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必须不断地累积胜利,才能最终达到战争的目的。

在既定的营销策略下执行广告,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要“坚持”。往一个方向去努力,并且不断地累积胜利成果,累积消费者的认知,最终形成并强化自身的品牌定位,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万宝路用牛仔做形象,其一场接一场的广告战役,都在不断地向这个战略阵地推进,50多年来的战果累积下来,让其品牌定位无可撼动;同样,绝对伏特加年复一年地在其瓶形上做文章,集中火力,攻城略地,让其成为定位的一个传奇。而放眼我们身边的许多企业,不用说十年八年的坚持,甚至一年都坚持不下来。这样一来,前面的战役就相当于白打了,阵地得不到巩固,得而复失是肯定的事。

创意有“舍”方有“得”

在许多企业以及众多广告公司参加的创意比稿过程中,在决定采纳哪个创意时,“争论”的成本是无比高昂的,在缺乏明确的定位策略和专业准绳的情况下,最后到一定程度时,往往是谁的官大谁说了算,或者是谁的辩论能力强谁说了算,无论怎样,都是徒劳无益的。

关于创意,可以打一个比方,拿一支矛去戳一个目标,矛的尖端是越尖越好呢,还是越钝越好呢?道理大家都一目了然,但往往在实际中就忘得一干二净了,都想在极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拼命塞进去各种各样的东西,挤得满满的,唯恐遗漏了什么,到最后,就像一个钝的矛一样,什么也戳不穿。

所谓“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追两兔者并失之”,在广告的战役中,创意就像子弹,瞄准一个目标将其击毙,就是最有效的。一箭双雕的情况那是极少的,可遇不可求;而流弹满天飞的话,敌人的有生力量依然还在,徒增浪费而毫无结果。

真正好的创意,在广告战役中的作用,就像是找到一个足够小的空间,集中优势兵力和火力,形成完全优势,于狭小空间中迅速歼灭敌人、攻占战略要地,达成战役的目标。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对于创意,一定要“舍得”,有“舍”才有“得”。

上一篇:王品微电影拷问:谁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人 下一篇:商业银行商用物业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