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赏悟,下笔务本

时间:2022-06-04 01:42:27

古代诗歌鉴赏是第一轮复习中难度较大的部分。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有限,对古代文学和文化存在天然的疏离感,因此,在面对诗歌鉴赏的时候总是存在恐惧心理。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诗歌鉴赏单元的目标更多的确定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高三学生在面对高考试题时,鉴赏诗歌和解答题目缺乏相对科学的思路和技巧。因此,当以上的困难摆在眼前时,梳理备考思路,思考复习的策略,给予学生相对准确和有效的指导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

一、介绍诗论,提升深度

目前学生对于许多诗歌的了解大多停留在背诵的阶段,或者能简单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层次。对于考生来讲,这些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认识远远达不到要求,教师应该向学生灌输一点诗论的内容。我向学生讲解的两点诗论是: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也是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中专门章节总结的内容。以意逆志即在正确解释诗歌中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推测出诗人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理解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态度及诗歌的主旨;知人论世是通过对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创作风格等的了解,更好地理解作品,这两条诗论贯穿我们对几乎所有诗歌的理解过程。例如,当学生阅读一位经历北宋亡国、南宋建立的诗人时,他能主动联系起时代背景;当学生阅读苏轼写于被贬黄州时期的诗歌时,他能主动地回忆起《定风波》等作品中传达的情感,这就是学生对诗论内容使用的自觉。

另外,如中国诗歌中的“境界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都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了解的诗论。用这些理论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才能让学生走上阅读诗歌的自觉之路。

二、明晰考纲,明确考点

《考试大纲》中对于诗歌鉴赏的明确说明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在此纲领的指导下,需要对辅导资料的内容做进一步精细的整合。笔者将内容大致整合为几个小的专题:《万物总关情――诗歌中的意象》《有人楼上愁――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的思想内容》《诗人的情感态度》《诗眼和关键字句鉴赏》《“炼”字的魅力》《形形的表达技巧》。将考点分解,在每个考点下总结基本知识点,让学生明确诗歌鉴赏的知识脉络,并由此脉络生成对诗歌鉴赏内容的总体认识。如《诗歌中的意象》专题中,讲解“意象”的内涵,举例固定的意象类别;《诗歌的思想内容》专题中介绍常见诗歌的类别等。

三、点拨方法,总结技巧

当学生处于高三的非常阶段,分数被无限放大成悬在学生头顶的符咒,高考诗歌鉴赏复习的任务就不再是广种薄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是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答题。因此,方法的点拨极其关键,尤其要让学生认识到诗歌鉴赏的答案绝不是信马由缰,凑足字数。

对于每类试题都要精细地给学生总结出答题的具体步骤,让学生认识到诗歌鉴赏的得分也是由步骤的完成获得。例如,鉴赏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需要答出诗中塑造的形象是什么;具体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诗人要抒发的感情或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做到让学生有据可循。

其次还要让学生熟悉一些鉴赏诗歌的关键词语。例如,诗歌的语言风格:含蓄隽永、清新明丽、绚丽飘逸、豪迈雄浑等;如诗歌的思想内容:羁旅愁思、壮志难酬、借古讽今等。让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向专业鉴赏术语的方向靠近。

三、整合题目,精练精讲

试题的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保证质量。精题精练,让学生从几道经典的试题中掌握做法,能够举一反三就是最好的效果。在复习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地全盘接受辅导资料。在备课中,教师需要了解各种辅导资料中的练习和3~5年内各省市高考真题,最大限度地占有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以典型性、基础性为标准,整合所选试题,尽可能使题目形成难度序列,如基础等级、发展等级、能力等级。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占有大量的试题,并对试题进行条分缕析的归类,形成练习的序列。看似课堂的内容是平常的练习,但是课堂上的效果非常显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做到事半功倍。让学生从基础题进入,在典型试题中揣摩做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发展等级的试题中经过教师的帮助讨论完成答案。课堂上建议老师讲解典型试题的诗歌内容,给出参考答案,让学生认真笔记;课后建议布置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少量试题用于巩固。

在整个诗歌鉴赏的专题结束时,拟出包含各专题典型试题一至两题的测试卷,做最后的考查和补充,真正做到落实。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备课和实际复习中的思考和操作方法,仅是一家之言。诚然,从对学生长期文化修养和素养方面的影响来看,似乎有点欠缺,但是对于第一轮让学生进入诗歌鉴赏的规范化答题训练来看,的确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8:354.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10:89.

上一篇:提升农村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究 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良性课堂的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