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

时间:2022-06-04 01:32:15

探讨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

摘要:“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发挥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效应,实现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在范围、手段等各个方面的突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我国西部县域既具有一般县域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长期的摸索发展中,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了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发展。文章主要探讨了有关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问题,主要分析了构建和发展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措施,目的是推动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构建全方位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3-0084-02

一、金融服务体系概述

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体系,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是由金融部门、融资模式、监管机制等多个组织构成的,这些机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顺利

发展。

金融服务体系是金融管理机制的实际操盘手,是连接金融政策与金融实践的桥梁。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而言,如何在西部建立现代化金融机构,促进西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二、构建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分析

西部县域金融服务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比较薄弱,构建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我国西部县域金融发展的状况而言,加强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也具有可行性。

(一)构建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整体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几家大的期货交易市场如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都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我国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也是在上海和深圳,因此,包括西部县域在内的西部地区缺乏金融投资服务的交易场所。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机构纷纷由县域转向城市,由西部转向东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纷纷退出西部县域,并在县级以下设立分支机构,或上收县域分支机构的信贷权限,金融机构网点变少,覆盖程度低,使得西部县域很多农民根本享受不到金融服务,严重阻碍了西部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影响到了西部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这一大背景下,构建适合我国西部县域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势在

必行。

(二)构建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西部县域具有构建和发展金融服务体系的独特优势:

首先,从政策方面来看,近几年,国家越来越关注西部开发,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一行三会也结合金融业务制定了规范金融服务的一些规章制度,尤其是对于县域农村金融服务问题先后以银发[2008]295号、银发[2010]198号文件提出了具体要求;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比如《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等,为西部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

环境。

其次,从人员方面来看,西部县域金融机构设有专门的指导机构,由具有专业金融服务知识的人员担任机构重要职位,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县域基层金融机构考察,对基层的西部县域金融服务机构给予具体的指导,并为西部县域政府部门发展西部县域金融经济提供专业性指导意见。

三、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措施

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力军的现代化县域金融体系。

(一)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县域群众的对于金融服务体系的认知度

由于西部县域群众对于金融服务体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部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所以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加强西部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认识,尤其是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对于农民个人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为此,西部县域各级组织在西部县域开展了县域金融服务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当地群众充分了解到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免费提供各种金融机构的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于金融服务发展的认识。

(二)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西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西部县域建立起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西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这是西部县域构建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

首先,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是彻底恢复信用社合作制金融本质,为农业发展做贡献,所以西部县域相关部门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结合西部农村综合改革的实际状况,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社的产业布局,扩大其经营规模,完善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坚决贯彻“三会”制度,尽可能降低管理风险、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其次,农业发展银行在西部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西部县域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在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县域基本贷款、农业技术改造贷款、林牧渔业贴息贷款等方面的作用,并扩大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贷款的发放范围。

(三)改善西部县域金融市场环境

西部县域对于改善当地的金融市场环境做出了有益性尝试:一是密切关注西部县域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金融市场环境状况,出台相关惠民利民金融政策,优化金融发展生态环境,确保地方金融稳定发展,这是优化县域金融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二是要加强规范西部县域金融市场秩序,推动西部县域金融机构改革管理创新,建立健全西部县域金融服务市场突发应急预案,严厉打击高利贷、农村非法集资等扰乱县域正常金融服务市场环境的行为;三是要加强西部县域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包括县域金融机构办公环境及办理业务的环境,普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的金融交易;四是要丰富西部县域金融服务的产品种类,逐步将电子政务工程延伸到农村,根据西部县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新的农村金融业务,为西部县域金融发展服务。

(四)建立健全西部县域金融服务监管机制

健全的县域金融服务监管机制有利于提高西部县域金融服务质量。为此,要树立全新的县域金融监管服务思想。针对西部县域金融服务发展的新形势,相关部门将县域金融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加强对县域金融风险的防范;将事后监督变成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管,及时发现县域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应对措施弥补县域金融市场的缺陷;引进国际规范化的金融监管方式,加强县域金融行业的自控建设,维护西部县域良好的金融行业的风气;在西部县域金融业推进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提高违约成本,防范道德风险,依法严厉打击扰乱西部县域金融秩序和逃废金融债务等不法行为[3]。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县域金融监管的实践证明,提升审计质量,改进信息披露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促进金融服务的优化建设,因此,西部县域金融服务要加快建立现代化的、确保来源真实可靠的金融信息梯子及县域金融运行信息定期披露制度,同时加强对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外部监督

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西部县域金融服务是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金融服务的质量是西部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西部县域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西部县域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优化,为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西部地区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县域金融服务机构,包括各种中央银行机构、金融监管机构、政策性银行、各类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西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为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其他的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1] 温勇.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期盼――贵州省道真县、雷山县农村居民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54-55.

[2] 李彦东.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11,(6):78-79.

[3] 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7-60.

上一篇:建成小康须破四大瓶颈 下一篇: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思考与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