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 打造“人才加工厂”

时间:2022-06-04 10:48:44

适应经济发展 打造“人才加工厂”

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将从成本收益角度去选择高校,相应的,高校也要从成本收益角度去进行教改和专业调整,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极大地影响到高校的生存。

地方高校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内部预算管理机制等进行改革,要把地方高校变成一个“人才加工场”。

市场化调整

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地方高校不可能再是“象牙塔”,地方高校必须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多方面,地方高校要深入调查社会和了解社会,反映社会变化的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地方高校要像外贸企业一样,两头在外:“招生在外”,去宣传自己,吸引优秀学生;“就业在外”,要主动去推销毕业生,做到就业畅通。现有的地方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能只是一个“中转站”,更应是一个“销售部”,把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卖出去”,还得“卖好价钱”。

树立成本收益观念

地方高校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且政府的资金支出力度一般不足。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地方高校谋求生存的一个关键就是化解债务危机,增强营利能力,降低办学成本。

地方高校里有很多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土地、房屋的使用,消费者的聚集,办学资源的闲置,教师资源的不完全利用,在现有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如何盘活现有资源,并获得良好回报是增强营利能力的关键。

降低办学成本也是地方高校迫切要做的事。地方高校的资源本来就短缺,人才培养的收益较小,可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行政和服务人员的比重太大,占用了大量的资源,造成很多无用的消耗。地方高校是办高校培养人才,不应该是“当官”的地方,更不应该是“混事”的地方,降低成本就要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和不必要的支出。

“差异化”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供需双方只有达成对各自有利的协议,交易才能完成。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同发展状况的区域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又是有层次的,大多数高校生产的“人才产品”往往很少考虑市场的需要,还缺少差异化的培养思想。

放弃“同质化”培养模式,建立“差异化”培养模式。“差异化”培养模式就是在人才培养中细分就业市场,发展特色课程,培养特色技能,要把“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做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把学生培养成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人才。市场需要的多是有一定知识素养和一定技能的人才,地方高校要在特色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动手能力等基本技能上加强锻炼,掌握好基本功。

上一篇:总部模式 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下一篇:“变革鸿沟”宽三倍 未来企业变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