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1例

时间:2022-06-04 08:23:52

摘要: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治疗一般宜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肥、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止痛药,局部封闭、外固定等,对伴发糖尿病及痛风等进行相应治疗。对有椎管狭窄及病变部位外伤性骨折的给予手术治疗。但因其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而是主要表现在影像学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易与近似疾病混淆,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骨质增生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以"腰背部痛困僵10余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3年"之主诉于2014年3月0日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痛僵,发困,夜间明显,活动可好转,未重视。多年来上述症状反反复复,劳累加重,休息改善,未正规治疗。2~3年前腰背部痛僵加重,夜间酸困不适,有时翻身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不清,用长效青霉素治疗1年,无效,渐驼背,活动受限。1年前在当地县医院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服用英太青治疗,有效。6个月前又在重庆一医院以"强直性脊柱炎"给予口服正清风痛宁、柳氮、甲氨蝶呤及洛芬待因治疗4月余,效不佳停用,病期无发热,无皮疹,无口干眼红及口腔溃疡,无腹泻、尿路感染,无光过敏等,我院以"①强直性脊柱炎? ②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收住。既往体健,月经规律。入院体格检查:体温 36.4℃,脉搏 86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120/70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尚可,步行入病房,自主,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情况:驼背,腰背部疼痛,酸困,局部压痛明显,夜间僵硬,胸腰椎活动受限,胸廓活动受限。入院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肾功(-),血沉10mm/h,抗"O"126IU/mL,类风湿因子4.0IU/mL,C-反应蛋白0.6 mg/L,空腹血糖4.53mmol/L,血脂(-),HLA-B27(-),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X线片:胸椎部位韧带钙化,不对称骨桥形成,并伴有骨质增生,骨密度:骨质疏松。入院诊断:①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②骨质增生。给予双氯芬酸类非甾体抗炎药抗炎镇痛、我院中药制剂克痹康抗风湿、阿法骨化醇促进钙质吸收及背部低频远红外理疗、局部封闭等治疗,患者症状渐好转出院。

2讨论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DISH),是一种常见的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疾病。目前国内流行病学资料匮乏, 国外资料显示在超 过40 岁的人群中, 男性发病率为3.8%, 而女性为2.6%; 在65 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0.0%。本病是全身病变,而又以脊柱为集中表现的一种连续多个节段椎体前侧方异位骨化的特殊类型的疾病,除全身外周关节可受累外,主要涉及脊柱多见,表现为广泛前后纵韧带钙化,其邻近的骨皮质骨质增生,但小关节及椎间盘仍保持完整[1]。该病的病因不明,有研究认为与内分泌失调、高血糖、肥胖有关,本病起病隐匿、缓慢、症状较轻,疾病早期一般无特殊不适,劳累、受凉或长时间乘车后活动受限,甚至颈、腰背部和外周关节僵硬以及四肢疼痛但不放射[2]。脊柱X线表现:颈椎DISH最常见于C4~7椎体,C1和C2相对[3]。沿椎体前表面发生骨化,前缘特别是椎体前下缘出现骨赘,向下延伸并越过椎间盘,可见连续数个椎体受累。骨化表现为平滑、凹凸不平及不规则状等,最厚可达7mm左右,腰椎是以L1~3为多见,两侧对称,椎体前最初表现为骨肥厚,并逐渐在椎体边缘出现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和爪状骨赘,特别在椎体前上方更加明显[4],偶尔可见新骨与椎体间有一个透亮带,但连续数个椎体的骨化较少,而以椎体上下缘爪状骨赘多见。Resnick诊断标准:①至少连续4个椎体前侧缘的骨化,伴或不伴有椎体之间的局限性爪状骨赘;②受累区椎间盘高度保持相对完整,且缺少退行性椎间盘改变的X线表现,包括真空现象和椎体缘硬化;③无椎间小关节的骨性强直和骶髂关节侵蚀、硬化或融合。本病治疗一般宜非手术治疗,包括减肥、理疗、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及止痛药,局部封闭、外固定等,对伴发糖尿病及痛风等进行相应治疗。对有椎管狭窄及病变部位外伤性骨折的给予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为退行性关节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因其症状无明显特异性,而是主要表现在影像学的差异,因此在临床上易与近似疾病混淆,应引起重视[5]。

参考文献:

[1]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 [M]. 第1版,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99,.354.

[2]曹来宾,王元钊.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SuzuiK,LshidaY,OhmoriK,Longterm fllow up of diffuseidi opathic skeletal hyperosisin thecervicalspine[J].Nuroradiology,1991,33(4):427-431.

[4]Giddings LE,Cavlfield HM,Dorward NL.Diffuseidi 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resulting indysphagiaand aspiration phevmonia[J].Br J Neurosurg,2003,17(5):427-431.

[5]王维明,伍兴友,侯印西.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的X线诊断与鉴别[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77-78.

上一篇:药学服务在促进合理用药的作用 下一篇:肥胖患者电除颤失败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