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油治疗新生儿红臀症60例病例研究

时间:2022-07-07 05:52:18

芝麻油治疗新生儿红臀症60例病例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芝麻油在治疗小儿红臀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红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 观察组30例,两组护理方法相同,观察组加用芝麻油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4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96.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芝麻油治疗新生儿轻中度红臀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红臀;护理;芝麻油

红臀也称尿布皮炎、尿布疹,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损害性疾病。其治疗护理较为棘手。目前除常规护理外,多采用维生素A+D预防、碘伏+贝复剂、锌氧油膏、湿润烧伤膏、紫草油、电吹风等方法来治疗新生儿红臀症。我科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新生儿红臀症患儿60例,采取芝麻油对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红臀分度[1]:轻度表现皮肤潮红或皮疹,中度表现皮肤潮红、皮疹伴有轻度溃疡,重度表现为皮肤潮红或皮疹、皮肤大片糜烂及伴有脱皮。我们共选取60例病情属于轻度及中度患儿行芝麻油治疗,中度患儿由于皮肤创面大,则采用抗生素药膏外敷治疗。60例患儿,年龄3个月~1岁6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 ,男17例、女13例.轻度臀红12例,中度18例,观察组30例,男14例、女16例,轻度臀红10例,中度20例, 两组臀红分度及皮损范围经统计学处理 ,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每次便后用温水将臀部冲洗干净后,用纱布轻轻吸干水分,暴露创面。对照组常规用40~60 W鹅颈灯照射臀部,灯泡距离臀部患处30~40cm照射,2次/d,10~15 min/次。观察组创面干燥后后外涂芝麻油。两组均以5d为1疗程,专人护理,记录皮肤情况及患儿的依从性。

1.2.2 做好基础护理 良好的基础护理是防止新生儿发生红臀的基础。首先护理人员手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其次对于腹泻患儿、肥胖儿、光疗患儿、男婴等易患因素,要及时进行干预,并针对红臀发展的不同程度,给予相应护理。

1.2.3 饮食护理 对所有患儿,奶具严格消毒,奶温适宜;对乳糖不耐受的患儿,给与无乳糖奶粉;对腹泻患儿必要时加用蒙托石散等肠道收敛药物。

1.3 评价疗效标准[2] 治愈:皮损愈合与正常皮肤无差异。好转:糜烂明显好转,色泽变浅。无效:皮损无好转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4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96.67%,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34,239,P

3 讨论

新生儿的皮肤也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最上层部分称为角质层,角质层很薄,细胞间连接松弛,容易脱落,基底膜的发育差,表皮与真皮结合不紧,容易分离,皮肤的屏障作用弱。因此很容易因屏蔽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而被外物渗透和摩擦受损。新生儿红臀主要是由于大小便后未及时更换尿布、尿布未洗净、对一次性纸尿裤过敏或长期使用塑料布致使尿液不能蒸发,婴儿臀部处于湿热状态,尿中尿素氮被大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所致[3]。

现代研究表明,芝麻油中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为主要成分,含蛋白质、氨基酸、芝麻素、卵磷脂及钙、磷、铁等物质和维生素A、D、E等。其中的维生素E对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好的效果,对软化血管和保持血管弹性效果更佳;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解毒剂,它能分解体内过多的毒素,还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亲油性,能为皮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气,使皮肤变得光滑柔润,芝麻素具有抗菌活性,其既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又有杀菌作用,但以杀菌作用为主。研究表明芝麻素的抗菌作用优于同浓度的苯甲酸钠[4]。

细胞是靠吸收氧气来保持组织活力的,而破损的表皮局部炎性渗出,即出现微循环障碍,血氧供应不足,这样一来更加重了局部组织缺氧。芝麻油可有效地改善局部创面缺血、缺氧状态,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促进正常组织细胞氧合,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创面愈合,并能有效杀灭细菌。因此,芝麻油治疗新生儿轻中度红臀能促进局部皮肤尽快恢复正常。

在治疗护理新生儿红臀时,还应积极治疗新生儿的原发病。腹泻患儿应积极控制腹泻,并注意肠道疾病的传播。早产儿应加强营养供给。出院时应向家属交待护理臀部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张庆伟,卓雅淑.局部氧疗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婴幼儿红臀皮肤糜烂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8:61~62.

[2] 魏克伦.现代儿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04.

[3] 吴业平.2种新生儿红臀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7.

[4] 周建新,芝麻素对细菌作用方式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2).

上一篇:尼莫地平联合胞磷胆碱胶囊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 下一篇: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