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座楼村的梅花拳

时间:2022-06-04 08:06:14

五座楼村的梅花拳

一天的时间,一个村落,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似乎都不足以让我们去了解梅花拳这个古老而深厚的文化遗产。但是,它历经几百年仍旧枝繁叶茂的生命力,它在一些历史的节要关头勇于亮拳、把民族大义的旗帜高高举起的铮铮风骨,它穿越岁月风尘,如今依然影响着一方人群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它丰富而深邃的内涵,都让我们深感震撼。梅花拳,这扇在我们面前刚刚打开的门,似乎充满着玄机,吸引我们走进、思考、感悟。

农历正月十二早上六点,我们从石家庄出发,赶赴邢台的平乡县五座楼村,参加梅花拳的一个纪念活动,消息来源于一个叫付志民的媒体同行,出生于河北梅花拳之乡――平乡县的他,从小练习梅花拳,并在业余时间负责一个梅花拳的网站,为梅花拳的传播和推广尽着一己之力。

车到平乡,我们的联络人――五座楼村的梅花拳传人王增臣正在通往村子的路口等着我们,他握手的力气很大,我问他这是否源于梅花拳的功力,他憨厚地笑着回答我,他不仅练习梅花拳的武功,还是梅花拳的文场师傅。他说,梅花拳自古以来就有文场和武场之分,讲究文武齐全,这是其他拳派所没有的特点。

文武兼备梅花拳

如果留意,影视剧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几个武林高手立于梅花桩上或走或停,或打斗或跳跃,步伐稳健,身轻似燕,闪展腾挪,如履平地,令人目不暇接。追根溯源,这些高超武功都来自一个北方拳种――梅花拳。

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是中华武术中一个古老的拳种,在中国北方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历史记载看,梅花拳最晚诞生于明末清初。

梅花拳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理和武功两大部分,讲究文武结合,文理指导武功,以武强身,以德育人。梅花拳的文理吸收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成分,融合了八卦、阴阳五行等精义妙法,要求练功者身心并练,做到文武兼备。从武功层面看,练习梅花拳从基本功开始,主要包括拳法、腿法、腰法、步法等内容。在文理、武功的关系上,梅花拳强调以文养武,以武济文,指导思想和具体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的哲学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邢台梅花拳”赫然在目。邢台梅花拳,伴随着河北历史的发展绵延不断,并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比如在一百一十多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中,梅花拳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说,没有梅花拳就没有义和团。在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大潮中,梅花拳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可见一斑。

义和团运动,是我国的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也是梅花拳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义和团的最早首领和发起人赵三多就是出生于邢台威县的梅花拳第十四代传人,因为担心起义失败累及梅花拳,将梅花拳改名“义和拳”。因为梅花拳极强的凝聚力,周围的弟子一呼百应,从此,梅花拳威震华夏。

纪念也是守护

在五座楼村的村口,一个简易的戏台在一大片空荡荡的原野中显得很是醒目,戏台上方,悬挂着一行红纸上书写的大字:“纪念梅花拳第十代宗师王河清诞辰173周年。”

每年的正月十二,都是五座楼村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梅花拳弟子聚集切磋的节日,四面八方的梅花拳弟子纷纷赶来,以附近的平乡、广宗、威县居多,还有个别来自省外。

56岁的王增臣,是王河清的传人和五座楼村梅花拳的代表人物,整个活动都是由他策划组织,已经忙活了好几天。

在戏台不远处,王河清的墓地里,4米高的墓碑是2007年重新修建的,墓志铭由燕子杰和路遥题文。燕子杰,山东大学数学院教授,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武术家,梅花拳第十七代弟子,多年来义务传授梅花拳武功,弟子遍布世界各地。路遥,山东大学历史院教授,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梅花拳的研究,也是国内义和团史和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研究专家。

出生于五座楼村的王河清自幼受名师传授梅花拳,精通文理,武艺出众,且擅长医术。从中年开始,他的足迹踏遍了山东阳谷、白帝、汶上、运城、衮州、曲阜等地,传播梅花拳的同时行医治病,留下了许多“扶危济贫,除暴安良”佳话,被人称为“东南半边天”。

19世纪90年代初,山东梨园屯反教会事件时,王河清曾被邀请参加义和团首领赵三多的亮拳示威。1898年10月,南宫蒋家庄义和团祭旗起义时,他被推为总教头。

谈到这个声名显赫的祖辈,王增臣和五座楼村的梅花拳弟子都深感骄傲,有关王河清的奇闻轶事也被些许神化:一个铜烟杆挑起个大石碾,路遇葬礼让死者起死回生……

岁月悄然流转,梅花拳同祖辈的故事一起代代相传,五座楼村的生活也因为这些故事而与众不同。在这里,80%的村民都练习梅花拳,强身健体的同时,文理师傅还能帮助村民解决各种问题,从风水、到治病、到答疑解惑,农村社会有自己的规则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梅花拳传承下来的文理知识吸收融合了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也就成为这方百姓的精神家园。

紧挨墓地,是刚刚修建的王河清纪念馆,纪念馆里,王河清的画像前面,前来拜祭的村民络绎不绝。王河清纪念馆是由王增臣的姐姐、59岁的王凤存牵头,村民们集资修建的。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一个简易的捐款箱前,村民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梅花拳弟子奉上自己的心意,多的上百,少的只有一毛钱,但是没有人去计较多与少,在这里,大家都在尽力纪念和守护他们独有的精神家园。

传承,但从不束缚

纪念活动快开始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涌向戏台前的那片空地,小商小贩也聚集来了,孩子们奔跑着嬉戏打闹。

同其他梅花拳的活动一样,关键环节是展示和切磋武艺。锣鼓喧天,威县的梅花拳弟子首先献上了舞狮表演,糅合了梅花拳武功的表演,趣味中颇见功力。然后,来自各地的梅花拳弟子拿着自己的武器纷纷上阵,其中有七八十岁的老者,也有十几岁的少年。

王健是王增臣的儿子,板寸、一身白色练功服的他代表五座楼村抢先登场。王健现在山东艺术学校任教,业余时间开武馆,免费传授梅花拳。

当天获得掌声最多的是一个叫做姚玉淼的18岁少年,他连续几个空翻利落上场,双节棍耍得虎虎生风,颇有几分李小龙的风范。

姚玉淼7岁开始拜后李庄的张朋宾为师练习梅花拳,后来,在张朋宾的鼓励下,他到少林寺武术学校学习。2008年,成绩出色的他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的武术表演,今年,他还将参加上海世博会上的武术演出。

几百年来,梅花拳一直在悉心传承,“天下梅拳是一家”,梅花拳的弟子谨遵师训,不图名、不图利,为了将这个拳种发扬光大而东奔西走、切磋交流。同时,梅花拳从不固步自封,一直在不断地拓宽视野,积极创新。正如61岁的张朋宾所说,“既能超凡脱俗,又能随缘入世”,任何一种事物,如果不能与当下社会的发展相契合,就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淘汰。

或许,正因为梅花拳充满着创新的精神和包容的思想,数百年来,梅花拳一直保持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在国内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逐渐跨出了国门,产生了极大的国际影响,为国家文化交流发挥着积极作用。

安瑞德:一个梅花拳的外国记录者

在活动现场,最忙碌的人当属来自加拿大的安瑞德。

安瑞德,现在北京大学攻读人类学社会学博士,在此之前,他在加拿大的一个叫做REGINA的城市的研究所工作,一直致力于农村社会的研究。

安瑞德与梅花拳的缘分从1990年开始,作为燕子杰的弟子,20年间,安瑞德来往于中国和加拿大,学习和研究梅花拳的同时也为梅花拳在加拿大的传播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现任加拿大梅花拳协会主席。

拍照、录像、录音,还要作为国外弟子代表上台讲话和表演武术,安瑞德无疑是当天最忙碌的参加者,也是最认真记录的人。

安瑞德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一杆枪耍得有模有样。因为经常参加梅花拳在全国的各种活动,组织者们和他很熟络,也很默契,所以,尽管忙碌,他却没显出一丝的慌乱。

安瑞德说各地梅花拳的老师,一直在无私地进行梅花拳的传播和推广,他们不追逐名利,虽然很清贫,但在当地都拥有很高的威望。这在现在这个讲究利益最大化的社会里,看起来非常与众不同,这也是吸引他20年来不断学习和研究梅花拳的最大原因。

当我和王增臣聊天,对他所说的梅花拳能够帮助村民化解灾难、医治顽疾而有所怀疑并不断追问时,安瑞德一直在旁边录像,我转过头问他,怎么看待王增臣所说的现象。他把手中的机器交给身边的人帮忙,很快也很认真地看着我的眼睛,坚定地回答了三个字:“非常好。”

他说,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站在自己的角度说别人的信仰是迷信,这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是不正确的。农村不同于城市,没有现代的生活条件,没有心理医生,村民有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来找文场师傅帮忙解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非常有益。

安瑞德还给我们透露,他的博士论文将就梅花拳和农村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梅花拳的文场本身就吸收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成分,融合了八卦、阴阳五行等精义妙法,它的运用和传播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意义深远,从经济发展,到凝聚力、稳定性,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下午,安瑞德要坐公交车赶去永年,参加第二天的一个梅花拳活动。王增臣正忙着和来自各地的拳友切磋交流,我们没有打扰他,悄然返程。

路过村口,那个简易戏台上还在进行着各种表演,锣鼓、鞭炮,与周围的原野、村落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生活味道。

恍惚间,觉得这里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我们从未体会过的某些东西,充满着玄机与魅惑。很羡慕这个世界的人们,一直有个精神家园可以依傍。纵使外面的世界百转千回,在他们的血液和空气里,始终有种力量在默默坚守。

上一篇:习朝峰:生死相搏,守卫正义 下一篇:行将消失的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