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喜”祸兮

时间:2022-06-04 06:41:45

上海电视台7月20日突然报道,麦当劳、肯德基美国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曝光,其大量使用过期、变质、次品原料生产快餐所需食品。据调查发现的证据,福喜公司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违规篡改生产日期(多的延期达一年)、将过期或变质原料回炉后再生产,以及将次品混入合格产品中出售。

此食品卫生事件如此轰动,首先因为福喜生产的加工食品供应的品牌涵盖几乎所有知名西式快餐企业: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星巴克、棒约翰、吉野家、德克士、7-11、星期五餐厅、汉堡王、美其乐、赛百味、宜家、华莱士、达美乐等。也就是说福喜是谁,消费者不关心和不了解,但大名鼎鼎的品牌如麦当劳和肯德基就完全不同了。其次,国内食品安全和监管大环境的缺失,让消费者一直更多给予信任的知名洋企业竟也敢做出如此不齿行径,让媒体和普通消费者大呼意外!

这确实是一次食品企业界原子弹爆炸般的恶性事件,因为只有业内人士才知道:福喜不是一家麦当劳或者肯德基普通供应商,如果说麦当劳是全球快餐霸主,肯德基是中国快餐业老大,那福喜公司就是霸主和老大身后那个隐形的灵魂。

麦当劳全球的供应链和应收体系完全是仰仗福喜来服务的,其他供应商只能依赖福喜的库房、车辆和支付系统来实现和麦当劳的服务,否则自建系统的成本无法操作。此外,福喜还担负起部分麦当劳对各个供应商质量检查的责任和义务。如果福喜的品控都如此不堪,那麦当劳的各类专业供应商如面包的供应商伊斯宝特、薯条的供应商辛朴劳等是否可以信赖呢?

7月28日,包括美国福喜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谢尔顿・拉文在内的福喜集团高管一行5人匆匆抵沪召开新闻会。然而,这场长达1个多小时的会,却被媒体认为是今年所有会中很“烂”的表现。“很抱歉”、“很震惊”、“不可思议”、“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犀利的提问,美国福喜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麦大卫打起了“太极”,有关上海福喜违法违规生产食品的真正原因以及后续如何就问题食品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等社会关切的问题,福喜集团高管始终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美国福喜是家食品百年老店,和麦当劳的几十年全球战略合作反馈对品控和质量无可挑剔。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麦当劳全球战略进入中国时间不短,何以明知故犯如此灭顶大罪?我想麦大卫总裁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确实也需要一点时间去梳理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根源。让我冷静地从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和猜测三大违规问题的根源何在。

1.将次品混入合格产品中出售:任何食品企业应该对QA的品控标准有严格的标注(在符合国标的前提下),国内企业的通病是不重视QA部门的价值和规章缺失不健全。对福喜这样的现代化企业就可能是管理中权力很大的QA部门有意放水,总不能解释成极少“爱厂如家”的生产线员工的自发行为。福喜可以一次次隐瞒麦当劳的检查,但内部人员从工人到总经理肯定是心知肚明。

2.违规篡改生产日期,将过期或变质原料回炉后再生产:这两种违法行为没有任何打球或者可以狡辩的借口,也不可能是基层管理者的自发行为。当然,任何正规食品饮料企业,高级管理者也不可能书面授权执行类似情况的发生,那为何此类事件屡禁不止,甚至连口碑一贯良好的福喜也不例外呢?是否因为高级管理者被利润、成品率、人均生产效率等公司战略、战术指标压力逼急了?初级管理者被日常考核KPI驱使违背了道德标准和职业规范?任何原料过期、次品率提供都是无法挽回的额外损失,他们双方在职场生存、金钱利益的诱惑下置公众和国家法规于不顾形成造假默契团队。企业的恶习就是拼命压榨自己的供应商,省出资金去取悦自己的下游客户和消费者。即便口碑较好的麦当劳、星巴克、肯德基对待他们的供应商,从原料成本到最终供应价格均要求详细比例提供和降低供应价格,同时不断引入新的供应商,暗示成熟供应商应该主动降价,这对供应商管理者来说压力巨大,这在中国乃至发达国家也是普遍的商业现状,目前看暂时无力扭转。

所以,在此大胆猜测,中国福喜的本次违规,表象是中国的管理团队为了给总部和股东上缴一份完美的财务结果而养成的一系列造假行为的暴露,本质是管理者道德沦丧和企业违规犯罪成本较低。美国过去在经济成长期也曾经整肃食品质量问题,也是缘起于一些美国国内的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应该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契机。要求美国福喜对上海福喜食品“质量门”事件做出巨额赔偿,就是倾家荡产也是合理的要求。不过,反思之前我们在处理国内的毒奶粉、毒大米事件这些并不亚于上海福喜问题的恶性事件时,似乎并没有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完全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或者让企业的拥有者和管理者震慑于犯罪成本之高不再铤而走险。

在西方食品监管发达国家,某些食品管理的细节不见得比中国更细,但违规的成本之高以及个人和企业对信誉依赖之重,促使无人敢越雷池一步。随着国家监管部门的力度越来越大和曝光事件对企业的损伤,更多的企业应该理解和愿意支付质量控制和品质安全可能带来的额外成本。因此对中国食品企业,标准化管理和定量考核固然很重要,但只有悟出“天下大道”勇于自我担当和自我约束的企业管理者,方能在一个行业安全放心地生存和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对中国消费者、食品监管部门、食品行业的从业者,福喜事件的及时、妥善解决,均乃幸事!

上一篇:中国侨联和国家汉办在浙首次合办“亲情中华汉... 下一篇:乳业重组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