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活力的注入

时间:2022-06-04 04:41:06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活力的注入

【摘要】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当前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就结合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活力的注入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学语文 语文教学 创新活力 注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5-02

创新能力主要的包括了思维和行动两个方面,知识的丰富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创新提供了其必要的基础,但是不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决定性的因素。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其要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创新教学的方法,努力的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以下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入创新活力的方法做研究分析。

1.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小学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用灌输式的方式教导小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生字、生词、阅读课文、背诵课文以及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的学习流程,使学生降低了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热情,这样就严重的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转变其教学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主动提出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疑问,使其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比如:在《掩耳盗铃》这篇文章的学习中,这其实是古代的一个成语典故,其课文是用白话文描述的,所以学生们大概能了解其意思。在这一课时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探索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有的学生会问:“那个人在偷盗铃铛的时候,捂住自己的耳朵他自己听不到铃铛的声音了,但是别人也能听到铃铛的声音呀,他会被抓起来的。”学生已经能够独自思考问题了,并且还形成了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这样就可以更加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家在听到这个疑问之后,也会有感想,有的同学会说:“偷东西是不对的,怎么能够乱拿别人的东西呢?”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同时也进行着比较深入的思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儿童时期,这个阶段他们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其智力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总会想出一些别出心裁的方法。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阶段学生至少要掌握2500个常用的汉字,提高小学生掌握汉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实践表明: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记忆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生字掌握的效率。教师在进行生字、生词的教学中,可已将其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动手、动口和动脑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其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字串成若干句话,要把学习的生词用相应的汉语拼音进行标注,让学生用填空的方式进行汉字的学习。“明天放jià,我xiǎng去玩yóu xì,可是天气yǜ bào说,明天会有雨。”学生看到之后就不会觉得生字难写难记了,这句话还和个人的经历有关,不但用文字复习了拼音,而且还用拼音带动了生字的学习,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观念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过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具备合作观念和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来辅助其教学,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并且对于新的事物的求知欲望比较强的特征,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图文并茂的教学,让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在进行相应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在进行《丑小鸭》这篇课文的学习时,可以利用插图来增强学生的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上所演示的课件插图:第一幅图是一只丑小鸭长相很丑,旁边的鸡、鸭都在嘲笑他;第二幅是丑小鸭的兄弟姐妹在欺负他,父母在旁边不管他;第三幅图是丑小鸭独自去流浪;第四幅是在野鸭群里生活,对大家恭恭敬敬,只是希望能够躺到芦苇当中休息;第五幅和雁在一起生活;第六幅雁被猎人射杀,丑小鸭死里逃生;第七幅是丑小鸭在农家小屋生活,受到了鸡和猫的排挤;第八幅丑小鸭在大自然当中,看到了了南飞的天鹅;第九幅冬天到了,丑小鸭在河边艰苦的生活;第十幅是春天到了,丑小鸭展翅高飞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学生就像是看到卡通片一样在进行观看,教师可以让学生不要看教材,把其所看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有的学生会说:“丑小鸭好可怜呀,大家都不喜欢他。”有的学生会说:“大雁也好可怜,被猎人杀死了。”学生就会发挥其想象力将整个寓言故事给表达出来,加深其印象。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果你看到丑小鸭会和他一起玩吗?”学生就会进行讨论,有的会说:“会,大家要一起玩。”还有的会说:“不一起玩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样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好习惯,增强了其创新思维的培养。

4.总结

随着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新课标的实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顺应新课标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相应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基础之上,逐渐地将创新活力注入到教学当中,有针对性地对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教学的质量以及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路中明.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Z1):37-42

[2]赵俊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入创新活力.课外语文(初中).2012(10):12-21

[3]吴丽芬.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意识教育[J].青年与社会.2012(02):46-54

[4]许福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9):63-71

上一篇:创新高职教育模式研究 下一篇:信号分析在汽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