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6-04 01:52:27

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仙居历史悠久,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钦赐县名为仙居。“八山一水一分田”的2000平方公里土地,传承着7000多年新石器时期下汤文化的薪火,中国道教第十洞天、江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头禅院、朱熹送子求学的桐江书院等古迹,见证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留下的灿烂印迹。仙居之美更在于她难得的蓝天、青山和碧水。对于雾霾蔽日的大城市居民来说,仙居无疑是块难得的心灵净土,“仙人居住的地方”可谓实至名归。虽然目前仙居还是浙江省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但我们始终相信,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生态为立县之本,创造条件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并以此为抓手,促转型、抓统筹、优环境、惠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过连续几年的生态创建,2012年,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县技术评估,今年将迎接环保部的考核验收。创建活动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具有仙居特色的创建之路。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

的使命,也是现实的选择

国家顶层设计与县域发展思路叠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机遇。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作了回答。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只有在辩势中蓄势,才能在造势中乘势。早在2001年,仙居县就提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2010年提出“生态立县”战略;2011年在顺利创建省级生态县的基础上,顺势而为、迎难而上,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目标。十几年来,从生态保护到生态创建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绿色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生态立县战略的步伐更加坚定。

县域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仙居县森林覆盖率77?郾9%,出境断面水质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连续三年在96%以上,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7%,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3万个,近三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均达到90以上,名列全省前茅,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连续多年的生态县创建之路,让生态基础更加扎实,建成省级生态乡镇14个、市级生态村355个,10个乡镇已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

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差异化发展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由于历史上种种主客观原因,在前几轮发展中仙居逐渐落后,经济总量小,产业基础弱。2012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2556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占浙江的40%,居台州市末位。在浙江新一轮实干促发展的区域竞争浪潮中,仙居不可能走常规的发展道路,必须剑走偏锋,将自身的特色优势最大化,而仙居最大的优势就在不可复制的优良生态,只有抓住这轮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才能乘势而上,实现弯道超车。

推进“三生融合”,不断丰富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和谐有序,宜业、宜居、宜游融合发展的乐活之城,是仙居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态县创建的目标所在。

通过生态创建,倒逼产业转型,打造实力仙居。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改变以“丰富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低廉的成本”进行竞争的做法,转变招商理念,变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将低污染、低排放作为前置条件,将高端化、高效益作为主要标准,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型、创新型、环保型企业。近三年,全县共否决环评、能评不合格的引资项目40多个。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关停污染重、产能落后的医化企业19家,并启动城区医药企业搬迁改造提升计划,争取在“十二五”完成搬迁整治目标。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生态化、园区化、集聚化、标准化”的要求,科学谋划产业布局,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支撑。目前,以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省级神仙居旅游度假区为基础的三大产业平台构架已初具规模。经济开发区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园区”和浙江省13个生态化建设与改造示范区之一。同时,高起点规划建设科技产业园,将其打造成仙居产业升级的战略性平台。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共引进项目21个,协议投资20多亿元,被确定为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成为浙江省对台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高新农业的展示平台。神仙居旅游度假区框架逐步拉开,并以此为中心节点,通过环景公路建设,串联温泉、古镇、抽水蓄能电站等旅游资源,实现全县景区化的目标。三是促进产业转型。坚持产业高端化、品牌化战略,降低产业对土地、环境容量和资源的依赖性,逐步实现仙居产业的转型升级。生态工业效益初显。依托甾体药物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工艺礼品之都”的产业平台基础,大力推进医药行业和工艺美术行业转型,提升支柱产业的竞争力。积极引进和培育电子电器、现代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丰富产业形态。鼓励企业通过机器换人等途径,加大技改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目前,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51?郾2%。生态农业渐成规模。制定实施《仙居县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区域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被命名为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10万亩国家级杨梅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生态旅游大放异彩。着力做好“显山露水”文章,定位为“中国最美”的永安溪生态观光绿道建成开放。集地质奇观、天然氧吧、三教传说地、物种基因库等于一体的大神仙居景区揭开神秘面纱,投入试运营,并以此为核心,同步启动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创建,旅游品质得到较大提升。产业融合逐步深化。随着生态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和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浙大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项目,将仙居的文化、旅游和农业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了一个集农业生产、创业孵化、科技展示、休闲养生、教育科普为一体的“生态服务型创意农业产业示范园”。每年举办的杨梅节和油菜花节已经成为浙江省知名农事节庆旅游品牌,油菜花节还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农事节庆之一。2012年油菜花节和杨梅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亿元。仙居也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旅游经济强县,被列为浙江省6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生态资源的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通过生态创建,统筹城乡建设,打造美丽仙居。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我们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就在于生态建设和规划。因此,在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创建过程中,尤其注重突出城乡规划的生态特性,以《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仙居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开展总体发展规划研究,探索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城乡统筹视角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为基本导向,努力建设东方休闲养生的旅居胜地和山水相拥、宜居宜游的生态之城。二是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推进“小县大城”战略,促进县城提质扩容。在加快推进以新区为核心的东部区块和以行政中心、城市综合体为核心的西部区块的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导向,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的山体、湿地和植被,并以生态绿道为廊串联整个区块,打造城市“绿心”,创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坚持多城同创,在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同时,同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并结合浙江省强力推进的“三改一拆”行动(即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城市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到目前为止,共改造住宅区12?郾2万平方米,旧厂区6?郾2万平方米,城中村11?郾4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50?郾3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林木覆盖率达30?郾5%,构建了城区多层次绿化体系,全面修复城市生态屏障。三是优化农村环境。作为浙江省13个“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县之一,仙居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了彰显仙乡风韵,充分挖掘仙居传统建筑特色,大力实施“江南特色民居改造”工程,建成一批如石盟垟村、下园村、浮石园村等富有特色和韵味的新农村。打造了白塔至淡竹的原生态休闲体验美丽乡村精品线。同时,对高迁村、李宅村等历史文化古村落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实现传承与弘扬、发掘与培育、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为改变农村过去脏乱差的面貌,我们打出了“四边三化”、两清整治、黄皮屋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组合拳,建立了“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的农村保洁三有机制。今日的农村已是“小楼新筑景如画,春入山村处处花”。

通过生态创建,加大环保力度,打造绿色仙居。一是夯基础。在全县财政较为紧张的情况下,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保持逐年递增。目前,全县共建有县级污水处理厂1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6个,企业污水处理设施57个,铺设污水管网共126公里,污水排放执行国家一级B级标准,平均日处理量2?郾27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3%以上。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投入使用,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17座。二是严监管。严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层层落实监管责任。出台了《仙居县“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不断强化日常监管,实施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定和刷卡排污制度,建成2座空气自动监测站和西岙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企业污染达标排放情况动态监测,对部分重点单位实施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不断加大对非法“三废银”、洋垃圾冶炼点整治力度,共取缔非法冶炼点341个,使非法冶炼在县域内绝迹。开展了危险废物“飞行斩污”、“夜鹰”行动、安全隐患排查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三是重保护。构筑了总面积达103?郾5万亩的“一河二源三区四线”生态公益林构架,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全县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6?郾9%,确保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资源的稳定。全面实施永安溪生态修复工程,制定实施《仙居县永安溪流域(干流)生态保护与治理规划》,加强永安溪沿线工业废水整治、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在全线关停永安溪流域的非法采沙、制砂和石材开采加工点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流域内的水生态和水环境质量,重现了永安溪“水清、流畅、岸绿、鱼欢、景美”的景象。

仙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几点启示

科学布局是前提,必须落实规划引领,提升产业层次。布一子而活全局,要实现区域的持续发展,必须构建起科学的生态格局。一要懂得谋局。生态建设绝不是“捧着金饭碗没饭吃”,更不是追求片面的“原生态”,要综合考虑地区的产业特色、空间结构、功能定位,制定科学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好生态布局、功能布局、空间布局、产业布局。二要舍得拆局。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环境和能耗监测力度,通过“腾笼换鸟”、“优二进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倒逼措施,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有长远眼光,要经受得住产业更新和机构转型的阵痛。三要善于补局。生态保护绝不是经济发展的限制和牵绊。尤其是对于生态禀赋突出的地区,更要通过挖掘生态优势,发展特色服务业、生态工业、绿色农业等,提升产业层次,将生态资源转化成资本,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统筹联创是保障,必须打好组合拳,形成共建合力。一要统筹城乡。要同步推进城乡生态设施的完善和环境的综合整治,通过“美丽乡村”、“清洁家园”、“森林城市”等创建载体,形成同步推进、整合统一,但各具特色的城乡生态面貌。二要统筹资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靠单一的财政投入是难以维系的,必须调动和运用一切资源,利用资金整合、以奖代补、市场化运作等措施,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2009—2011年,仙居共整合各级各类资源16亿元投入生态建设。三要统筹力量。生态环境,重在保护,贵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一支人手充足、技术过硬、装备齐全的生态保护综合管理执法队伍,加强对环境的综合检测和各类污染排放的监测,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全民参与是关键,必须深化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从政府唱“独角戏”向全民跳“集体舞”转变。一要抓生态文明宣传。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生态文明的口号转化成理念,根植到群众的心里,使生态保护成为一种自觉意识。二要抓生态创建动员。所有的生态创建活动,都要以群众为主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约束防范机制、监督促进机制。三要抓生态文化培育。要重视思想文化的引领作用,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文艺作品,结合群众活动,从而使“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风尚,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作者系仙居县县长)

上一篇:主成分分析法用于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下一篇: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及安装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