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机制在法庭盘问中的研究

时间:2022-06-03 10:20:54

修正机制在法庭盘问中的研究

摘 要: 修正是交际者寻找和纠正交际中出现错误的过程,它在人们的会话和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法庭盘问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对由辩护律师和公诉人引出的语篇修整工作进行简要分析,希望有助于人们对修整机制的理解,关注修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修正机制 会话结构 法庭盘问

法律学家和语言学家和对法律语言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语用学关注的是语言、语码、语体及其显著的变异性,以及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话语构建成分。司法语篇由于其语体特点鲜明,为语用学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语用学的研究理论,还可以将富有启发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语言学习中二语习得等领域。

一、修正机制概述

(一)修正的概念及理解

对会话修正的研究以Schegloff等人为代表。根据他们的观点,修正由三部分组成:修正阻碍(trouble source)、修正的启动(initiationof repair)及修正的完成(completion of repair)。之所以为“修正”而非“改正”(correction),是因为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改正只在说错话的时候才发生,但修正不一定以“错误”(error)的出现为前提。有错误的地方不一定会得到修正,而一些没有错误的地方反而有可能被修正。因此,错误的出现既非修正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

Schegloff(1977)提出了修正的分类。按照是自己还是他人启动或完成修正,修正可分为4种:自我启动自我修正(self-initiation self-repair)、他人启动自我修正(other-initiation self-repair)、自我启动他人修正(self-initiation other-repair)及他人启动他人修正(other-initiation other-re-pair)。若按修正相对于阻碍及其在话语序列中的位置关系来看,则可分为同话轮修正(thesame-turn repair)、第二话轮修正(the second-turn repair)、第三话轮修正(the third-turn re-pair)和第四话轮修正(the fourth-turn repair)。其中同话轮修正(also the first-turn repair)无一例外属于自我启动自我修正,第二话轮修正有可能是自我启动他人修正或他人启动他人修正,第三话轮修正属于他人启动自我修正,第四话轮修正则是一种相对较为复杂和罕见的现象。

Schegloff(1979)在功能层面上,将同话轮修正分为四类:重复(recycling)、替换(replacing)、添加/插入(adding/inserting)和重构(restar-ting)。重复是指说话人在搜寻合适的字眼之前重复已经说过的话语片断;替换是指说话的过程中停下来,替换已经说过的某个部分;重构则是指在说话的中途停下来,放弃继续往下说而换一种方式重新构造要表达的话语。若涉及多个话轮,修正则起着一种协商的功能。正是在这种不断地表现问题和修正的过程中,交谈的双方才能达成共识,达到交际的目的。一旦这种目的达不到,则会出现争吵或交际失败等情形。

Schegtoff(1979)的修正启动的形式有多种。就自我启动修正而言,有词汇启动(lexical)和非词汇启动(non-lexical)两种。前者指诸如sorry、how to say、you know等表明修正正在启动的话语,后者则更为普遍,它通常包括话语的中断及中断后的短暂间歇,间歇可能会伴有uh、um等非词汇字眼,他人启动修正都涉及多个话轮,有一系列话轮构建手法,如问“What?”“Who?”等疑问句中的疑问词指明句中问题之所在,或用疑问语气重复对方所说过的话语片断,或用“You mean...?”加上自己对对方话语的理解表明自己的不确定。

总之,关于会话修正的研究重点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主要是修正的结构及功能,自我启动及修正的优先性、修正与语法的关系等方面。80年代以后,关于修正的研究更加活跃,具体到诸如对话语法结构的划分、启动形式的不同、修正技巧的差异、修正的周边序列等,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如,与二语习得、社会语言学、法律学),在交叉学科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二)法律语用学的发展

语言哲学家提出了“意义即用法”,这一命题(Wittgenstein,1953)成为语言学家所主张的鲜明观点。法律语言从立法者用立法文本将法律规范确立下来就已经产生意义,但这种意义的实现和完整解释则在于法律规范的适用。

法律语用学主要研究法律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从使用者的角度研究法律语言的特点。法律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法律语言行为、法律语言和会话角色、法律语言的会话结构、法律语用语认知等。

法律语用学主要采用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关联理论、合作原则、前提(预设)、会话结构、指示语、礼貌原则及新近提出的顺应理论等。对于会话结构,在法律语用学中的讨论仍然包括话轮转换、相邻对修正机制等结构特点的分析。如果考虑会话结构分拆对于法律语言分析的作用,Levinson(1983:367)的一些观点就不能忽视。Levinson认为,正如语言学的结构主义分拆不能从理论上有效处理人类能力一样,会话分析用于揭示会话的认知过程也很不充分,不过尚未有更好的理论取代会话结构分析。会话结构分析不以揭示会话人的认知过程为目的,但Levinson又不主张将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结构分析结合使用。这样的局限性对于法律语言研究来说实属一大缺陷,因为法律语言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结构分析的层面,人们更需要深入表层,揭示内在的与认知相关的因素,这样才能够达到解决法律问题这一最终目的。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不断推出,新的视角不断形成,内部的划分如认知语用学、社会语用学等也日渐精细,可资借鉴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日趋丰富。基于语用学的沃土,法律语用学将能够顺利发展。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法庭话语是最典型的一种机构话语,但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人们对法庭话语的研究很少,对法庭话语中辩护律师和公诉人引用的修正不够重视。本文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的一场刑事案件的审判为语料,对法庭盘问中的修正现象作一定分析,具体探讨法庭盘问中修正的类型、法庭盘问中修正的功能、法庭盘问中的修正与角色的关系等问题。

二、法庭盘问中的修正

会话修正是会话分析中的一个研究领域,是描写性研究,使用的是会话分析的一套方法,即序列分析法。它旨在描写“各种自然发生的相交性语言现象中的结构特征,并把它们作为社会行为加以分析”。以下将以法庭中的盘问为例,对修正作一定分析。

(一)语料介绍

本语料收录于武汉中级人民法院和一审判法庭,案情涉及四名被告,分别是李中阳、张华、张东平、王俊。被告人李中阳因琐事与被害人发生口角,遂要电话要被告人张华邀约其他若干人,包括被告张东平、王俊前往帮忙。见被告李中阳正在与被害人扭打,被告人张东平冲上前朝被害人头后部猛击,致被害人倒地。被告张华及王俊同其他人遂又朝被害人胸、腹猛击,致被害人颅脑损伤而死亡。

中文标注及符号说明:公――公诉人;被律――被告人的辩护律师;被李――被告人李中阳;被张1――被告人张东平;被张2――被告人张华;被王――被告王俊。

“Ns”表示停顿时间。

(――)表示听不清的话语。

――表示拖音。

表示打断。

表示话语修正。

表示从这一点开始接下去说的话跟下一记录的话交叠。

*表示说话交迭终止的一点。

表示记录中不能肯定的部分。

(二)法庭盘问中修正的类型

1.自我启动自我修正(self-initiation self-r pair)

例1:被李(男):他,他当时在拿――拿拿一个啤酒瓶子,正*一个两个啤酒瓶子,嗯,下楼,我上楼,他就说:“哎,你把你家空调移一下。”我就没我就没理他,我说:“今天没时间。”

2.他人启动自我修正(other-initiation self-repair)

例2:被李(男):佩俊当时上形上场面太太混乱了,知道吧,我根本就没有上也就是说我没又瞄准那么多,是吧!

公(男):也就是说――去的人都动手在打?

被李(男):对。

3.自我启动他人修正(self-initiation other-repair)

例3:公(男):打了以后,你又用什么东西打?

被李(男):我不知道是木板还是――拖把,我只是还是

公(男):又用木板照死者当时死者在地上,是不是?又照他打了?

被李(男):呃,躺在地上。呃,打了两下。

4.他人启动他人修正(other-initiation otherrepair)

例4:公(男);那你什么时候知道是打架的呢?

被张1(男):我走到那个案发现场以后才知道。(方言)

公(男):*走到什么地方?*(**声音提高)

被张1(男):案发现场。

公(男):走到现场。

(三)法庭盘问中修正的功能

1.重复

例5:公(男):他们当时上你当时喊了哪些人?

被张1(男):我当时就是跟王俊说了一,王俊上我说老鼠他要喊你,喊几个人过去,不知道什么事。

2.替换

例6:公(男):打了以后呢?

被张1(男):打了以后――就走(――│――)了,散了。

3.添加

例7:被王(男):他们有的人找砖头,有的人找板子,找棒子这些东西。(方言)

公(男):好,再往下说。

被王(男):之后我就也上我怕打群架,我早地下也搞了两块碎石头,就比半块砖头还小的石头。(方言)

4.重构

例8:被律4(男):嗯。那么这些人│的年龄和王俊相比,他们(――)大一些?

被张1(男):差不多,王俊小一些。

(四)法庭盘问中的修正与角色的关系

这里分析的法庭盘问,主要是针对被告人而由公诉人和律师发起的问话。由于问话人(公诉人、律师)在法庭盘问中拥有主动询问权,因此他们往往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控制答话人(被告人)回答的方式和内容。又由于公诉人和律师在法庭中角色的差异:公诉人需要质疑答话人的话语,打击答话人话语的可信性,迫使答话人说出对原告有利的词语;辩方律师则与之相反,需要通过盘问将情势引向对被告人有利的一面。正是由于这些显著的差异,公诉人往往对被告人的设问(或回答)强化了自己的意思(或目的),这种意思往往对被告人不利,即公诉人往往把被告人的话朝“坏”的方向解释;与之相对的是辩护律师需竭力将被告

人的话引向与其有利的一面。

例9:公(男):张华,打了两砖头。是打的什么部位?

被王(男):当时他背对着我,我没看清楚。(方言)

公(男):你只看到张华丢了两块砖头?使用砖头丢过去的,是不是啊?

被王(男):嗯。不是。是旁边那个上呃,近距离丢过去的。(方言)

公(男):好,张东平呢?

被王(男):张东平我没看见(打或他)。(方言)

公(男):张东平没有看到打?│

被王(男):│我(――│――)看到他拿个棒子。(方言)

公(男):事后听说没有?

被王(男):听说了。

公(男):听说什么?

被王(男):他――用,他用棒子打了。(方言)

公(男):他用棒子打了被害人。

被告人对张华的行为不是很确定,公诉人却用两个问话将张华的行为界定为“用砖头丢过去的”,使其不得不在刑事上承担一部分责任,后又通过添加自我理解,将被告人张东平的责任确定下来――“他用棒子打了被害人”。

例10:被律(男):那么,第二个(问题),当时,刚才公诉人(――),(――),是不是啊,(――),那么你有没有喊其他人在里头?

被王(男):(嗯。)没有。

被律(男):你没有喊上其他人?是吧?那么你们去现场的时候这个是怎么样个走法呢?你们这些人,(Ns)这么多人,怎么怎么走的?

被王(男):嗯。

就是――张华、张东平,还有――熊尉德、雷俊云、光头、当兵的,还有几个不认得,(Ns)他们跑在前面,我也快跑在后面。(方言)

被律4(男):就是他们上*你在后头,你在后头走的,是吧?(**方言)

被王(男):呃。嗯。

辩护律师利用模糊性的语言“怎么个走法”、“你在后面走的”,将己方被告人的行为严重程度大大降低――使其从一名在该事件中的积极参与者变身为一名无知的跟随者。这些都强烈地体现了角色赋予的对话差异。

三、结语

本文分析表明,在法庭盘问中,修正机制被频繁使用,从而大大地模糊了所需承担责任的界限,以使设问或答话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法庭盘问虽语体鲜明,但也涉及颇多,较为复杂,不单是绘画修正所能概括的,还包括话语结构中的轮流说话、相邻对、预示序列和总体结构等,所以要完全理解法庭盘问还需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另外,修正是话语中的一个普遍机制,在很多其他诸如二语习得等领域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杜金榜.法律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李振宇.语言与法律探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上一篇:CSL和CFL语言测试的异同比较 下一篇:我国关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