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6-03 05:06:39

阐述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专业交叉复杂,协调施工难度大,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 建筑 土建 工程 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引言

高层建筑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做到安全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对于结构的选型和构造,土木工程技术的应用一定要符合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

在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质量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除了不科学合理使用图纸之外,更多的是不重视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不按照高层建筑的结构原则进行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时至今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结构设计更加智能化,然而图纸的设计难度也随之增加,出现了套用滥用图纸的不良情况。套用滥用图纸,会误导相关技术人员,影响到土木工程技术的应用,进而引发质量问题。所以,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的图纸,更重要的是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更加全面的掌握土木工程技术。

二、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科学合理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使用年限。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地基方面的施工技术、斜爬模技术和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绿色环保施工技术、新材料的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只有了解并掌握了这几个方面,做到科学施工,严格施工,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1. 地基方面的施工技术

(1)地基桩基技术

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有个好地基。地基是整个高层建筑的起点和支撑点,对建筑物的质量、防震性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相关法律规范中有明确规定,比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文中明确了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 左右。另据相关研究显示,地基的牢固程度是高层建筑的寿命和高层建筑工程能否进行后续施工的前提条件。在地基的处理方式中,地基桩基技术以其适应性强,可以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的优点,已经普及到各种复杂的高层建筑工程中,成为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地基处理方式,其中的现浇灌注桩技术使用比较普遍。现浇灌注桩技术的整体荷载力可以达到 10 000 kN 以上,是高层建筑的主要地基桩之一。使用现浇灌注桩技术,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在现场灌注的时侯,一定要在管口顶上的管帽密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落入异物和水。

(2)支护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地基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基基坑非常深,要比一般建筑地基的基坑深很多,所以施工难度非常大,必须使用支护施工技术,这也已经成为了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技术之一。高层建筑的支护技术是一系列技术的合成,系统化程度高,集挡土、支护、防水、监测于一体。目前,我国已经有成熟的基坑支护技术,一般作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技术的使用比较广泛。这是因为,相比以往传统的支护技术,作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支护技术的价格更低。除了作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支护技术之外,还有两种与地基等基础施工相关的技术,即混凝土施工技术和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这是因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基础,也是关键。影响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水泥的强度,一个是水灰比。这就要求施工单位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可靠的水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检测,严格控制水灰比例。对于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首先要清楚钢结构的特点。钢结构具有强度高、抗压性强、重量小等特点,同时又因为这种技术节能环保、难度小,已经作为一种基础性技术在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之中应用十分普遍。

2. 斜爬模技术和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的应用

(1)斜爬模技术高层建筑结构的立面有两种,垂直和斜面。在垂直状态,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电动脚手和模板系统,而在斜面的时候,电动脚手和模板系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可分离的斜爬模式便应运而生。通过相关研究和实践证明,可分离的斜爬模式不仅可以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地点位于人流密集的闹市区的地方使用,而且就算施工场地狭小,也能满足高层建筑施工要求。

(2)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

在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进行核心施工的时候,对于技术的选择性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安全性和系统性能。目前,有一种技术就能很好地满足,即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以其安全性高、系统性能高等特点,受到广大施工单位的亲睐,已经广泛应用开来。整体提升钢平台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核心筒的剪力墙进行了平台的搭建,使用提升机把整个钢平台随着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做提升。这样可以很好地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对基础施工的要求高,尤其是基础地基的施工,要求施工整体性高,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这需要大量、连续的混凝土供应和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克服混凝土间断施工易形成施工缝等问题,但是由于施工基础体积较大,浇筑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量,易产生混凝土内外温差导致的温度应力,易破坏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因此,在实际混凝土设计试验中,应强化并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温度变形应力的幅度,避免裂缝产生,并不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和抗侵蚀性能,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4.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具有施工规模较大、原材料用量大、参与单位较多、设计复杂等特点,特别是大量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和浇灌,一直是制约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混凝土泵,通过专用管道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指定的浇筑位置,一次性完成混凝土的空间输运和浇筑。泵送混凝土技术具有输送量大、效率高、劳动强度较低、施工文明等特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流动性和粘聚性,通过输运设备不断的搅动,确保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确保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摩擦力小;常选用性能稳定的硅酸盐水泥。科学试验混凝土不同配比的性能和强度,并结合施工实际,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比,确保施工的强度和性能。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的大小和性能都有严格的要求,并适当掺加减水剂等外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和粘聚性。

5.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响应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除了做到施工文明之外,对于新材料的选用也至关重要。选用新材料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执行,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6.绿色环保施工技术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这就进一步促进了绿色环保施工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在进行建设时,很容易产生污染,比如噪音污染、玻璃材料造成的光污染。所以,如何缓解建筑施工与环境的矛盾,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做到绿色环保,是一个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可喜的是,现在很多施工单位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了,并在施工过程中想到了很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比如,在建筑物周围设立隔音墙吸收施工产生的噪音,选用反光性低的新型材料。

结语

我国人多地少,而且城镇化的进程也在逐渐加快,高层建筑将会越建越高,样式会更加的丰富多彩,这就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现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对在高层建筑施工当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加强高层建筑行业的管理,最终加速我国高层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刘军.分析高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下旬刊,2011(03).

[2]钟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及结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上一篇: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结算问题探析 下一篇: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评价和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