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公诉制度

时间:2022-06-03 04:57:09

论我国民事公诉制度

【摘要】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当中,检察机关在民事领域的监督功能逐渐得以完善,检察机关现阶段虽然没有实质意义上提起民事公诉的权力,但是其在民事领域所起到的监督作用日渐明显。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活动进行讨论,首先应当确立起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从其本质层面分析该项制度的内涵;其次,认识该制度目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最后,也是其核心所在,就是划定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及其相关程序的设置。

【关键词】民事诉讼;民事公诉权;程序建构

检察权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权。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对所有执法和守法活动的监督,涉及对民商事,刑事,行政等法律行为和法律关系的监督。就我国目前而言,关于检察机关是否能提起民事公诉的问题,一直还存在着争议。因为我国现行检察机关的实际司法工作中,主要的职责在于对自身范围内的案件进行侦查,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上,也没有明文规定检察机关有权提起或参加相应的民事诉讼,但在实际司法活动中,检察机关时常不得不以原告的身份提起民事诉讼,以至于相当一段时间内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活动在法律上得不到肯定和确认,没有相应的立法基础辅以支撑,民事活动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一、关于检察机关公诉权的属性

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即简称为民事公诉权,是指检察机关对于法定案件,发起民事诉讼程序,主动追究违法者的民事责任的权利。

公诉权与检察机关的检察权密不可分,对于检察权实质的讨论,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可以分为四种:行政权说、司法权说、双重属性说和法律监督权说。细化下来,行政权说即主张检察权是一种国家主动追究干预的权力,应当隶属于行政权;司法权说即认为检察权是一种近似于司法权的权力,检察官实质上与法官是同质,却不同职;双重属性说则主张检察权既是行政权又是司法权;法律监督权说则提出,检察权实际上既不属于司法权,也不属于行政权,而是一种独立于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权力,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

二、我国民事公诉案件的程序建构

关于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程序,可以分为检察机关就民事案件直接提讼以及检察机关支持当事人两种方式。

(一)检察机关直接提讼

在该程序中首先应确定诉讼主体地位,但是目前尚存争议,从我国法学理论界来看,可以划分为国家监诉人说、诉讼当事人说、国家公益人说、民事公诉人说和检察长及检察员说。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诉讼活动当中,并非如同一般的民事诉讼当事人那样承担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列为当事人的身份不合适,其代表的是国家的名义,运用的也是国家的公权力,列为民事公诉人,同时在诉讼过程列为机关则更加合适。

检察机关对民事公诉活动同样进行依法监督,即在庭审活动开始以后以检察院的名义予以事后监督。当撤诉和抗诉情形发生时,提起该诉讼的检察院可以撤诉,受诉的法院应当准许。如果检察院在一审判决以后,对过程有异议,认为判决不当的时候,可以提出抗诉。判决生效以后认为不当时,同样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民事公诉案件当中,被告一方不能享有反诉的权利,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就其损失向国家提出赔偿要求。

(二)检察机关支持当事人

虽然检察机关在庭审过程中不能获得相当于原告的身份,但是在其后的庭审当中,还是可以帮助原告补充证据以及提出相应的意见。

从我国目前法治发展的状况来看,检察机关并未在真正意义上享有提起民事公诉的权力,其也未在法律获得明文的规定。在近期民事诉讼法修改中,讨论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范围并对其进行划定,以期将来该制度能在民事诉讼法中会获得法律肯定,使其具有更加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宏.浙江省检察机关在全国首创"民事督促"制度[N].浙江日报,2008-10-09.

[2] 郭曼青.民事公诉若干问题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26).

[3] 孙谦.检察理念、制度与改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52-153.

[4] 孙谦.中国的检察改革[J].法学研究,2003,(6).

上一篇:论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以羊易牛”中的逻辑悖性及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