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察故事”

时间:2022-06-03 02:55:20

新“警察故事”

这场被媒体誉为:不能宣传且作者无法出席开幕的艺术展上,被另一场“损坏,撕毁与阻止”的“行为艺术”抢占了风头。展览以“红、白、蓝”这三种颜色命名,绕不开牵扯进作者身份的个人经历,家国命运,国际政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而展览本身巨大的悖论也不言而喻。而作为执法者警察的出现,更是把整个展览划入了犯罪事件的范畴。

这种将艺术场域同犯罪现场的微妙转化令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两个月前,距离此地8349KM的法国奥赛德美术馆也被警鸣打破了应有的宁静:表演艺术家罗波提斯在名画《世界的起源》前张开下体,与名画同步。两个远隔万里的艺术事件就如同两场敏感度测试,危害公共治安同危害艺术语言在不同维度里都被犯罪的定义囊括。也许应景的警笛恰合了他们的本意,整个事件犹如一场预知死亡的欢庆典礼。

但拨开所谓犯罪的表皮,屏蔽身边充斥着为博人眼球的媒体与文艺愤青们“艺术自由”的叫嚣,在异常活跃的今日艺坛中,警察作为“犯罪”的对立面,日益成为艺术作品及艺术家哄炒的手段之一,二者相生相悖,既谈之色变,又不可或缺。也许今日某些艺术者已经模糊了每件作品和事件背后身体,社会与意识形态的所指,甚至连艺术家的身份也可以同新闻工作者互相置换,借此好好赚足点击率才是正道。

如果以商界的标准,为艺术界中的商业行为划定一个三重底线(即企业必须履行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而并非固守“名声大噪”这一业内守则,是否“救救艺术”这样急促的呼声会得到缓解。

艺术家有表达话语的权利,但他更大的使命远不是肩负政治。艺术创作也不应是一场预谋,更像是一种自发的表达,充满人性的关怀。借警察之手大谈反叛与革新,只会让更多的观者误入歧途。此景正应了隋建国在1994年雕塑展的标题“艺术家没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然使命”。

时至今日,频频爆发的冲撞令你我不得不思考,谁才是这一幕幕戏剧的最终受害者。谁又该为我们日益贫瘠的精神土壤负责。谁才是这一场场“犯罪”里真正的“罪犯”。(文/曲海波)

上一篇:运用新媒体拓展对台广播舆论引导空间初探 下一篇:城市计划·迷失症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