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平贝母种植技术研究

时间:2022-06-03 02:44:25

林区平贝母种植技术研究

平贝母属百合科贝母属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别名平贝、东北贝母、灯笼花。以鳞茎人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功效。主治多种慢性咳嗽、咳痰带血等症。东北三省是主要栽培区,桦南县已有四十余年的栽培历史。野生平贝母多生于山区林下或溪流两岸土质疏松肥沃、较湿润的环境。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及怕高温。

1、种植技术

1.1选地整地:选背风向阳的地块、疏松湿润、较肥沃的腐殖质土或黑油砂土,前茬以豆类或玉米为佳,不适宜选洼地、黏土、碱性地、漏风地。早春土壤解冻后即进行翻耕晾晒。耙后施足底肥(以腐熟的鹿粪、马粪、猪粪最佳,每亩2000公斤-4000公斤),作成宽1.2米、高15~18厘米、长15米的高床,步道沟宽40厘米。可先在畦沟点隔播玉米,以遮荫。平贝母喜肥,但因鳞茎小,须根少,吸肥能力较差、生育期短,所以须保证充足水肥才能高产。

1.2繁殖方法:有鳞茎和种子两种繁殖方法。由于种子繁殖生产周期长(播种后6年方可收获)和平贝母鳞茎的繁殖系数很大(1个母鳞茎1年可生长出多达20-50个不同大小的子鳞茎),故生产上一般采用鳞茎繁殖法。较大的种鳞茎横畦条播,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中等大的可按4×8厘米株行距种植;最小的撒播,掌握株距1-1.5厘米,力求均匀地漫撒于畦面,然后薄敷盖土。用筛过的腐殖土,或用挖起的表土经过筛后覆盖,覆土后平整畦面,使呈龟背形高畦。最后在畦面上盖以2厘米~3厘米厚的“盖头粪”,可用腐熟的鹿粪或马粪、猪粪以及枯枝落叶或腐殖土。起到对土壤保湿、防止冻裂、增肥等作用。播种量随种鳞茎大小而异,大的每亩用300-400公斤,中等的200-300,小的100-200公斤。

1.3田间管理

1.3.1遮荫种植遮荫作物,为平贝母创造一个低温湿润的环境。最好是畦边种玉米,畦面种大豆,均点播。玉米株距30-40厘米;大豆行距25-30厘米,可按畦纵向种2-3行;畦面栽植黄烟效果也很好。

1.3.2摘蕾 为提高平贝母鳞茎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因开花结果消耗大量营养,应适时除蕾。在现蕾初期,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将蕾摘掉。

1.3.3追肥与防寒 每年秋末冬初,在畦面上盖上一层厩肥,约3-5厘米厚。既起追肥作用,又能防寒保温,促进平贝母早春提早出苗。平贝母最喜猪圈粪,其次是马粪和绿肥,而牛粪易生虫、且肥效短,因草木灰、炕洞土等碱性肥料以及鸡鸭粪、人粪尿等均易引起平贝母的腐烂,所以最不宜施用。

1.3.4浇水 如遇春季干旱影响出苗时,必须进行浇水,以助出苗。浇水后,应及时松土,以免土壤板结及龟裂。但若在雨季因雨水过多造成积水时,仍应注意排水,以免因水灌引起平贝母腐烂。

2、病虫防治

2.1锈病5月上旬发生,叶背和叶基有锈黄色夏孢子堆,破裂后有黄粉飞扬,被害部穿孔,可致茎叶枯黄。后期茎叶布满黑色冬孢子堆。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株烧毁;开花前喷敌锈钠300倍液,7-10天1次。

2.2黑腐病 又名菌核病,危害鳞茎。被害处产生黑斑,病斑下组织变灰,严重时鳞片全部变黑,皱缩干腐。鳞茎表皮下形成大量小米粒样黑色菌核,被害植株地上部萎蔫枯黄。

防治方法:及时挖除病株,撒石灰消毒病穴;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发病区。此病易发生在连茬,尽量选新土地种植。

2.3灰霉病 5月中、下旬发生。发病时可见成片植株的叶缘和叶尖出现水浸状病斑,后期枯萎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7天1次,连续3-4次。

另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等,为害鳞茎或截断茎基部。可用毒饵消灭。

3、收获加工

在“芒种”前后,已经种2-3年的平贝母,待地上部植株全部枯萎后翻挖,拣出全部鳞茎。将收获的鲜贝母分级筛选,筛出直径1.5厘米以上的大鳞茎加工入药。小鳞茎可做种栽,供繁殖用。有火炕、日晒两种加工干制方法。

3.1火炕加工法 适于个体药农种植户小批量加工平贝母。在室内土炕上先铺一层草木灰约6厘米厚(或石灰),再将鲜鳞茎布在灰上,然后再筛上一层灰。开始加火慢慢升温,最后升达40-50℃之间,经24小时可达全部干燥。待平贝母至7-8成干时,温度可逐渐降低,要避免炕焦。用筛子筛除草木灰或石灰,再稍经晒(或炕),除掉余下的潮气即为成品。在炕干过程中,炕温不可过高,以免破坏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若温度过低,干制时间长,温度忽高忽低,或过多翻动,都会产生“油粒”,降低药材质量。

3.2日晒法 选择晴天,将鲜鳞茎拌石灰粉(每100 公斤用石灰粉4-5公斤)铺在露天席面上,直至晒干,筛去石灰即可。将干品装在麻袋里,扯起四角,来回串动,串去细根及泥土,用簸箕扇去杂质,即得色泽乳白的成品。一般3-4公斤鲜贝母可加工1 公斤干货。平贝母以质实、粉性足、色白、断面色白为佳。

(作者单位:166257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他拉哈镇政府林业站)

上一篇:西红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