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时间:2022-06-03 02:08:06

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 要 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能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非常有效,对高校的教育能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微博的“话题”讨论功能拓展课程前期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微博“话题”能预热课堂教学;通过微博作业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延伸,利用微博的环境影响能提升作业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微博“话题” 微博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01-03

一、引言

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有效的教学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而现如今,大学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即使教师想方设法设疑、启发,学生大多时候都是无动于衷地看着你,无法取得想要的效果。如何利用微博来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经。

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不超过140个文字的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最早的微博平台是美国的twitter,而国内最主要的两大微博平台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这两个微博平台上的用户已经超过10亿用户,涉及各个层次的人,特别是年轻用户最为活跃。

二、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过程

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过程,笔者是按照图1所示来构建实施的,具体的过程框架为:

图1 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过程框架图

(一)可行性分析调查

为了更加有效的进行实践实践研究,笔者首先对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调查,了解实践的基础条件。主要调查参与同学手机、电脑拥有及上网情况,拥有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情况。调查看是否具备了开展本研究的基本条件,并为后续安排提供依据。2013年开展第一次微博实践调查发现,本次参与的同学100%拥有手机,并能通过wifi上网,且绝大多数同学会用手机流量上网;所有同学都有个人电脑,且大部分为笔记本电脑;参与的同学基本上都能很熟练的使用网络资源;只有60%不到的同学有新浪微博账号,有超过60%的同学有腾讯微博账号,但都了解微博的存在,并进行过关注,尚没有同学体验过,都非常有兴趣参与这项实验;同时,100%的同学拥有QQ号,这就为我们选择腾讯微博作为实践平台提供了条件。2014年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情况和2013年的用户情况基本一致,但是两个平台的微博用户的活跃用户较两年前要更少,而且使用频率也更小,且基本上通过手操作。

(二)建立师生微博实践体

通过调研发现,选择腾讯微博为实践平台较为合适,有微博账号的利用已有账号关注老师的帐号,没有账号的同学通过QQ很方便的开通微博进行关注,同学之间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互相关注,形成微博实践体,师生的信息互相可见,建立本门课程“话题”。不改变原有的社交圈,只是微博更新内容多了一项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和参与课程的相关“话题”讨论,以私信@方式进行作业提交,通过学生的社交圈子隐性监督学生学习行为。建立的师生实践体――微博“话题”如图2所示,由教师、学生和学生的粉丝为共同体参与微博“话题”预热课堂教学内容。

图2 师生微博实践体――微博“话题”

建立的师生实践体――微博作业如图3所示,以学生所交微博作业为中心,通过教师指导、评论,学生粉丝的潜在监督即环境影响和课堂反馈形成一个良性监督学习过程。

图3 师生微博实践体――微博作业

(三)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微博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从以下三个模块进行:课前模块:教师通过课程“话题”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讲义内容,促使学生预习,学生可以根据内容进行预习,并提出预习中碰到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情况更加有目的备课。课中模块:根据“话题”讨论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对前一次课的作业特别是微博作业进行点评,以及微博作业中提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复习。并布置常规作业,对每次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点评,私信给老师。课后模块:学生完成常规作业和微博作业,微博作业内容为,对每次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点评,私信给老师;老师对学生发的微博进行评论、回复,转播,最后一次微博进行学习情况展示。此过程中的师生微博行为和师生课堂行为的紧密结合非常重要,而且此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非常重要。

三、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一)实施过程中有关情况说明

笔者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结构》两门课,通过二个专业的三个班级进行了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的实践。选择这两门课的原因是,《人工智能》课程的目标是跟踪人工智能发展前沿,了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选取感兴趣方向深入探讨,是属于知识引导型课程。《数据结构》课程目标是牢固掌握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和数据结构的设计思想,并通过实践进行验证。是属于重要理认学习实践型课程。并且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班级作为实践班。以实现对不同类型课程和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分析。

学生微博用户分为两类进行观察,一类是“活跃微博用户”,指的是平时微博经常更新,有一定数量微博粉丝的用户;反之,另一类是“非活跃微博用户”,指的是因本次实验才开通的微博用户和不经常更新微博内容且微博粉丝数较少的用户。

(二)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几个环节的统计分析

实施过程主要从“话题”讨论参与度、微博作业完成质量情况及学生评教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话题”讨论参与度分析

通过对几年“话题”讨论的统计情况,得到师生参加课程“话题”讨论的参与度情况。2013年在本校计算机121的《人工智能》课堂和2014年在计算机131的《人工智能》课堂中,共进行了11次微博“话题”讨论,其中最多的一次有300多人次参与了讨论,最少的一次只有10人次参与;这主要是因为开始的时候,微博活跃用户学生表现得非常谨慎,反而非活跃用户表现得更为积极和活跃。调查原因发现,活跃用户参与课程“话题”讨论的内容与平时所发内容大不一样,表现出更多的顾虑。而非活跃用户则是对新鲜事物的兴趣。随着实践的进行,用户的活跃度趋于平稳,基本上同学都能参与到“话题”讨论当中来。结合课堂教学发现,参与人次越多的课程“话题”讨论的内容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效果越好。所以,同学参与到课程“话题”讨论对课堂教学是非常积极的影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好了基础。而在2014年在数学121班的《数据结构》课堂教学中,其中最多的一次有200多人次参与了讨论,最少的一次只有5人次参与;这表明专业和课程的不同,参与讨论的人次数和热度也有所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2.微博作业完成质量

由各次作业统计分析发现,所有同学都能完成微博作业,能较好的总结课堂教学内容,但对课堂教学的点评较少,而且点评内容单一,多为本次课某某地主没听太董,或是本次课非常有意思,这样笼统的评价,对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意义不大。但是,学生对待微博作业的态度要更为认真,特别是活跃用户表现特别突出,原因是,有其微博粉丝的隐性监督,并且会有部分粉丝进行评论和转发。老师的评论和转发和课堂反馈能得到很好的引导效果,能很好的提高作业质量。

3.学生评教的反馈

从学生的评教反馈情况分析来看,三门课的教学都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评价,教师得分平均在95分以上。学生评价概括为,老师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活动丰富,特别是微博的引入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四、结束语

通过对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较长时间的实践表明,微博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微博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实践,笔者认为基于微博的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显著的影:1.利用微博的“话题”讨论功能及微博的评论、转播互动功能,在增进师生交流方面有显著效果;2.微博可支持片段式学习,开展知识点学习、学习方法指导、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3.借助微博可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微博不但对课堂教学有影响,它同样在影响人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如,微博使人们越越来习惯于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同样也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如何有效的利用微博对们的影响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将是一长期的研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彭文辉.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张斯琦. 微博文化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 2012.

[3]郝兆杰.微博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注: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微博对高校教育影响的研究”(编号:12ZD065)的实践性成果。

上一篇: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影响评析 下一篇:高校课堂“低头族”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