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喜欢躲进病里

时间:2022-06-03 01:54:51

如果说,人得病都是自己愿意的,你相信吗?

伊娜是个年轻女孩,平时活力十足的她,却突然病倒了。起因是散步时被只宠物猫吓到,之后两条腿就不能走路了。看医生吃药都不管用,伊娜病得越来越重,直到最后卧床不起。可是,等到家人要为伊娜准备后事的时候,伊娜的病又奇迹般好了起来。

原来,伊娜闹病的时候正谈第一个男友。红娘牵线,父母看好,唯独伊娜没有一点感觉。但伊娜习惯了对父母唯命是从,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在结婚的前一天,伊娜突然发病,而且病得不轻,后来家人只好把婚事退掉。退婚后,伊娜的病便不治而愈。

这不是装病吗?这种没病闹出的病,在心理学上叫做躯体化现象,是指在遇到生活困境难以面对的时候,潜意识会让心理压力转换成某种躯体症状。这是人在进行自我心理防卫,以减轻内心的痛苦。人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都是潜意识的。也就是说,扮演病人是无意的,是潜意识的活动,而装病是有意的,是思想意识里的活动。所以,这不是装病,是扮演病人。躯体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心因性反应,是心病跑到身体上。疑病症、癔症等,都是心因性反应。

就是这样,人的身心有着很奇妙的互动关系。人若在心理上有了闹病的需要,躯体上往往就会很好地配合,出现躯体化现象,有时候还会真的出现躯体疾病。也就是说,有时即便身体真的有病了,也是人自己想出来的,是人需要病。很多时候,闹病就是人的一种需要。人的心灵总有需要避难的时候,病症就成了心灵避难所。伊娜之所以闹病,就是因为她有了闹病的需要。面对男友,她不能接受又不能拒绝。这是多么激烈的>中突,多么强大的压力。人总要给冲突和压力找一条出路。好,这下找到出路了:我病了,而且一病不起。于是,病症就成了最合适不过的避难所。

心病跑到身上来,会跑到哪个部位呢?那就看哪里需要有病了。伊娜就是需要两腿闹病,这样就可以不去男友家,所以她的腿闹病。而学生需要用脑,如果学习压力过大出现躯体化现象,他们的心病大多就会跑到脑子上。还有,如果夫妻关系紧张,女性排斥性生活,性器官就会闹病,比如宫颈炎等。总之,哪里需要哪里病。

心病为什么要跑到身上来?主要是受“重体轻心”传统文化的影响。身体闹病就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理解,而心理出问题了却容易被人疏忽和误解。于是,心病就容易跑到身体上。同时,闹病还是战胜家人的武器。伊娜就是靠闹病战胜了父母之命。一个老太太同儿媳妇关系不好,自己就时常闹病。每次闹了病,儿媳妇就会对婆婆精心照顾。于是,婆媳冲突就能得到缓解。就是这样,心病跑到身体上,会得到平时得不到的一些“附带好处”

家人关照、困境回避、责任放弃等。

人一旦有了闹病的需要,就会找到闹病的机会。一个男孩需要头痛了,他找到的机会是头被门撞了一下。虽然反复检查脑子没问题,自己就是认为脑子让门撞坏了。伊娜找到的机会则是:被小猫吓了一跳。其实,所谓机会不过是潜意识里找到的借口。所以,若没有这个“机会”,还可以找到别的“机会”。

现在你相信了吧?人们闹病,常常是自己愿意,是自己需要,是自己想躲进病里。因为躲进病里“好处”很多。所以,谁都难免扮演病人。但是,如果扮演病人形成惯性,就会躲进病里出不来了。

那么,如果有一天你躲进病里了,该怎么办?

一是认知调节。突破“重体轻心”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心理健康,充分认识心因性反应,勇于、善于正视和化解引发躯体症状的心理情结,坚信心病还需心药医,不再让心病跑到身体上。

一是行为调节。要积极自救,哪怕还有症状,也要带“病”学习和工作,而不是逃避生活。同时还需要家人的配合。比如,当事人闹病时,家人不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心,而应在他们表现正常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当然,还可以求助于专业人员。

上一篇:放柔软,独立不等于孤独站立 下一篇:问题等1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