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的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构建

时间:2022-06-03 01:47:51

基于BSC的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构建

【摘要】平衡记分卡(BSC)是具有战略性、系统性、动态性、互动性以及人性化特点的管理工具,能与教学实验室评估工作相契合。以此为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实验教学、学生与教师、内部流程以及创新与学习等四个维度。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 教学实验室 评估指标体系

教学实验室是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与管理的优劣直接关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对其进行科学评估是促进它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关键。本文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基本原理构建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以对传统意义上的评估方法与体系做出改进。

一、BSC的基本原理

BSC是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的缩写简称,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75年来最有价值的十项管理工具之一”。一般认为,BSC是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与工具,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Financial)、客户(Customer)、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以及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四个方面的指标以及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体现组织的战略实施和战略修正过程,并且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实现与战略目标相关的绩效管理。财务角度主要关注的是怎样满足所有者的利益。客户角度主要关注的是客户如何看待组织和组织内的人员,组织及其人员在多大程度上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与服务。内部流程角度主要关注的是必须在哪些流程上表现得优秀才能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学习与成长角度主要关注的是必须具备或者提高哪些关键能力才能提升内部流程,进而实现客户和财务方面的目标。BSC这四个方面的指标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密切因果关系的。其每一项指标都是因果关系中的一环,既是结果又是驱动因素,通过它们把相关部门的目标同组织的战略联系在一起。之所以称此方法为平衡记分卡,是因为这种方法通过财务与非财务绩效指标之间的相互补充平衡,使绩效管理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次,并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平衡记分卡是一种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可操作性强的战略工具,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正如平衡记分卡的发明者卡普兰和诺顿在合著《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中指出的:“平衡记分卡的四个方面应用于广泛类别的公司和产业,都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近几年来,我国对平衡记分卡在电信、石油和项目管理等行业领域进行了扩展性运用,都取得了成功。这一切都充分显示出平衡记分卡旺盛的生命力。其实,BSC真正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是一种充满动态、综合考量和相互因果的管理哲学。正是基于此,将BSC运用于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的构建才有必要。

二、BSC与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契合

BSC与教学实验室评估能够契合,原因在于BSC的本质特点与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内在要求之间有对话的平台。BSC与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契合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战略观点

BSC是在明确组织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战略进行落实、反馈与促动的管理工具。即BSC不断考察该项战略提出的各种因果关系的落实,调整该项战略开发和实施中不适当的地方,调动各种管理要素,通过积极的平衡,创造一种增量保障能力,以保障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而且,它还能把战略实施中各种管理要素平衡时的问题能动地、适时地反馈给战略设计者,以便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对教学实验室进行评估也是对学校战略的落实、反馈与促动。教学实验室评估并不是在单纯地评价实验室部门工作的优劣,而是在贯彻落实学校的战略。通过各项管理要素的调动与平衡,落实各项因素的因果关系,保障组织战略的实施,并把有关信息有效地反馈给战略设计者,使学校战略能够得到及时地修正与完善。

2、系统观点

BSC强调的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贯彻组织战略,其指标体系不仅包括财务角度,而且注重非财务的角度,旨在建立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一般意义上的四个维度本身就是相互关联的,而BSC其实并不一定就只有这四个维度,应该被看作样板而不是紧身衣。它反映了在评价一个组织或岗位时要用整体与综合的理念,而且要从相互之间合乎逻辑的关联角度来考虑。对教学实验室进行评估也不是点、线、面的评估,不是单体的实验环境和仪器设备,也不是纯粹的机构领导与队伍建设或者实验效果与规章制度,而是一个立体交叉的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考量,科学评估教学实验室的绩效,并以此来实现学校的战略部署。

3、动态观点

与系统论相关联的是BSC的动态观点。BSC的要点在于其指标体系的设立与运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有来自于制定过程的动态性,也有来自于指标内容的动态性,还有来自于指标反馈与修正的动态性。BSC不断检视组织管理存在的不足,通过组织的上下沟通来完成评价过程。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也应具有动态性,是一个面向战略、面向未来和面向激励的动态过程。传统的评估指标一般侧重于静态指标的设立,如实验环境、仪器设备等,而科学的评估则要求其评估指标的设立与运行具有动态性。

4、互动观点

BSC各个维度或指标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这也是系统论的特征。一般认为,如果要在财务方面获得成功,就必须关注客户,让客户满意;而要客户满意就必须让流程更加优秀,同时组织内的员工也必须具备支撑这些内部流程的能力。而且,财务方面的成功又可以改进其他方面的投入,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之间也应相互紧密勾连、相互驱动。如果一个指标是孤立的,那么这种指标的作用就十分有限,甚至有时导向是错误的。

5、人本观点

BSC关注人的成长,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其基本思路是:人是一切管理的基础和本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管理的根本。故在BSC指标体系中,学习与成长角度是BSC的基础。对教学实验室进行评估也贯穿着对人的问题的重视,而队伍建设和素质提高等是重要的衡量因素。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质量将直接决定着该部门工作的质量,实验教学绩效的创新与提升都依赖于此。流程再造、客户满意和基本目标实现均依赖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的发挥以及潜能的积累与提高。

三、BSC视角下的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一般情况下,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着重于实验室的单体考核,与学校的战略联系并不紧密,同时该指标体系只着眼于静态性和相对孤立性,对人力资源的关注不太多。引入BSC管理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但也应该注意到,BSC不只是上述的财务、客户、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这四个方面仅仅是一个启示性的角度,没有任何数学定理证明这四个方面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BSC可以多于或者少于这四个方面,关键在于要从各个角度综合考虑问题。从上述的BSC与教学实验室评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行考虑,结合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各种情况,教学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实验教学方面的评估

实验教学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学校教育的主干,这也是学校设立教学实验室的主要目的。对于学校设立者――国家或者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实验教学效果指标是一个重要的指示器。这方面的指标有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日历、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教材、实验项目管理、平时成绩记录、实验考试或考核、实验报告、实验指导教师以及每组实验人数等。

2、学生与教师方面的评估

学校的基本客户是学生与教师,教学实验室的客户就是做实验的学生与指导实验的教师。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随着教育发展的成熟和教育行业内外部竞争的逐渐激烈而显得更为重要。如果要在这种竞争环境中生存并最终实现学校的战略目标以及远景目标,提供高质量的师生服务、培养和维护学校品牌形象就是关键。因此,教学实验室必须关注做实验的学生与指导实验的教师,主要包括试验学生满意度、实验教学教师满意度以及开放实验室试验人数。

3、内部流程方面的评估

内部流程衡量方法所重视的是对师生满意程度和学校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最大的内部流程。为了达到师生的要求,教学实验室在其内部的业务流程、决策与行动上应有良好的表现,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并最终通过向师生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其需求。这主要包括机构、体制与规章制度等,具体包括系(院)管理机构和体制、建设计划、管理手段、仪器设备管理、低值耐用品管理、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岗位职责、实验研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物资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等。

4、创新与学习方面的评估

创新与学习能力是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学生与教师方面以及内部流程方面取得较高绩效水平的驱动因素,评价的目的在于反映教学实验室是否具有继续改进和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要求对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不断进行培训学习,以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及时获取信息,设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具体指标有员工知识水平、实验研究水平、员工培训次数、参与培训的员工百分比、内部信息系统沟通能力、员工流动率以及员工满意程度等。

上述四个方面确立了教学实验室评估的基本框架,它们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BSC制定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根据教学实验室的不同情况而相应设计。它要求学校提出明确的组织战略,并把硬件指标与软件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成功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 保罗・尼文著,胡玉明等译:平衡记分卡――战略经营时代的管理系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析改革三十年我国企业赢利模式的转变 下一篇:中小企业税收流失的财务视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