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和网络受众的角度出发寻找“接口”

时间:2022-06-03 12:05:47

从学生和网络受众的角度出发寻找“接口”

摘 要:从建设视频公开课“中国诗歌艺术”的过程出发,总结寻找“接口”,实现专业内容与非专业学生对接、大学课堂与网络受众对接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四川大学;中国诗歌艺术

我主讲的视频公开课“中国诗歌艺术”是在同名国家级精品课基础上根据网络授课特点重新设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它的大背景是我国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倡导与推行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们四川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参与建设该课程的16年时间里,个人感受最深的是两次寻找“接口”、力求准确定位以完成“对接”的探索与实践。

一、第一次寻找“接口”:专业内容与非专业学生的对接,为非中文专业各类本科生量身定做,打造精品通识课

1996年秋季,我校为全面推进四川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倡导各系开设面向全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类课程,我们积极响应,开设了中国诗歌欣赏的课程。

开课之初,我们还是基本沿用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思路,即大致按照时代线索顺序讲授,只是在所选作品篇目上照顾到非中文专业学生,尽量选用较为浅易而能陶冶情操的诗词名篇。但这样的教学思路在第二年就被我们自己否定了,原因在于按时代顺序讲授须花大量时间交代文学史线索,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这对于非中文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而且将占用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

以后的几年中,我们不断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各专业学生的文学基础和他们对这门课程的需求,根据学生需要屡次改变、修正思路,试行过分类(如“咏怀”、“咏史”、“山水田园”、“亲情”、“爱情”、“友情”)、分体(诗、词、曲)等多种教学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虽跳出了中文专业的传统教学方式,但总觉得仍然不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需求。比如:有的学生不仅喜欢中国古代诗歌,同时还喜欢现当代新体诗,还有同学希望了解一点西方的诗歌,更有些同学还想知道些诗歌理论、诗学常识。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这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论”五门课程的任务,至少由五位不同专业的教师完成。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想要学习了解的是“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华的内容,我们不能完全以专业要求限制他们。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就应设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他们以精华。

2000年,综合了几年来文理工医各类学生对本课程的要求和我们教学实践的得与失,我们确立了这样的基本思路,即:本课程是专门为非中文专业学生设计的文化素质课,整体构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均应针对非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增强各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我们这门课应当是一门与中文专业任何一门课程既不雷同也不相似的课程,它要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提高他们艺术审美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同时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开阔视野,对他们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有所裨益。总之,给学生的应当是精华,是教师自己消化、融合、浓缩了中文专业的各类知识后交付给学生的精华。

基本思路确立后,我们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作了大幅度的革新。

(1)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打破古今诗歌的界限,融会从《诗经》到现当代的中国各类型、各体诗作,并以西方诗歌为参照系,深入浅出地谈论中国诗歌艺术的诸多话题。

(2)在教学思路上,我们彻底打破汉语言文学的专业模式,不以习见的作家、时代或体裁、主题等为线索,而是紧扣中国诗歌特点,谈论涉及诗歌观念、构成要素、表现艺术、诗学常识、阅读态度等话题,如“诗与画”、“诗与乐”、“意象”、“意境”、“神韵”、“博喻与通感”、“古典与今典”等,以期使学生得到关于中国诗歌的系统、鲜明的印象。

(3)在讲授方法上,我们紧扣非中文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特点,注重艺术欣赏和诗歌形式分析,不纠缠于理论探讨、繁琐引证,注重启发学生体会、感悟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以激发兴趣、激活诗兴诗情、提高审美趣味、陶冶学生情操为主要目的。

我们课程的每一讲都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与前后有关联的话题,每一讲简要介绍相关知识,如“比兴”、“意象”、“平淡”等,再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结合该话题作简要讲解或欣赏,启发学生领悟该问题。课后提供一定数量的阅读篇目指导学生延伸阅读,并给学生留下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他们课后思考或与同学、老师讨论,以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经过多次的修正、更新,我们将上述改革后基本定型的全新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得到了各专业学生的认同和普遍欢迎。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适合非中文专业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文化素质课的“接口”找准了。

“中国诗歌艺术”在四川大学校内开设多年,很受学生喜爱,选课学生涵盖了四川大学文、理、工、医各专业。有的学生在得到该课程学分后第二年又再次听课,有不少学生将自己拍摄的名胜古迹照片、收集的与中国诗歌有关的声像资料提供给授课教师,更多的学生为这门课的教学模式、方法提出过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师生互动。2006年成为四川大学文科首门国家级精品课。

二、第二次寻找“接口”: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势,积极建设视频公开课,尝试大学课堂与网络受众的对接,实现教育资源的全社会共享

2011年“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建设给了我们一次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考验。如何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以全新的传播方式实现大学教育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一个全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1)重新认识网络,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在受命主讲视频公开课以前,我对互联网及网络受众的了解不足,尤其对于讲授网络课程心存疑虑。但在对国外大学公开课做了一定的了解后,意识到建设中国大学公开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文化责任,通过互联网,将大学课程向社会推出,向公众开放,意义重大而深远。

(2)大胆接受挑战,寻找“接口”,解决定位问题。建设视频公开课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社会共享。进行课程建设就有一定位问题。我们的认识是:这门课程既不是一个大学通识课的实况录像,也不是一个利用网络或是电视平台专门为社会受众打造的文化教育节目。它是一门系统、科学的通识课,但又与我们在校内所讲授的“中国诗歌艺术”课不同。授课对象既是我们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又可以是任何一位对中国诗歌有兴趣的网络受众。这一次的“接口”应当能够实现大学课堂与虚拟的网络空间的连接,难度要大得多。

(3)精心设计,变革教学模式,适应网络传播特点。课堂教学是即时性的,教师可同步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灵活掌握、随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节奏,这种方便是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网络教学时教师则失去了这种主动权,学生的兴趣度、兴奋点都不能即时把握,一切都得“预设”,因此对课程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对原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课堂教学每单元3课时,每课时45分钟,教学时间共135分钟。如此“奢侈”的使用时间在网络教学中无法实现。网络公开课每单元限制在30至40分钟,我们呈现给受众的必须是课堂教学的高浓度精编版。原来课堂教学使用的单元标题是“意境”、“通感”、“用典”等术语。在网络公开课中,我将其重新设计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诗歌的语言张力”、“感觉的乾坤大挪移——中国诗歌的通感”、“信号与信息——中国诗歌的用典”等。这样设计,概括力强并且醒目,争取从标题推出时就吸引网络受众。教学内容也做了精心准备,力求规范、精致、有亮点。

(4)建立交流渠道,与受众良性互动,凸显视频公开课的开放性特色。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比如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授课形成的场景感与生动性,比如师生即时交流的互动性。而网络公开课,受众虽可以跟帖的形式发表评论意见,但得不到主讲教师的呼应,终究无法称作完整的互动。尤其是有的网友看视频极其认真,自身也有良好的文学功底,能够提出准确到位的意见和建议,对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有积极作用。对这样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如无来自教师方面的反馈,实在是一种缺憾。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爱课程”网、“网易”等处注册上网,将课堂拓展到虚拟空间,建立交流渠道,实名与网友互动。对网友善意指出的课程的不足,即使是某个字读音不准确这样的细节,都虚心接受,诚恳致谢。对积极的建议意见,认真考虑,准备在以后的课程建设中采纳运用。至于有的网友在某些问题上的误读或是与我理解有分歧处,我则用完全平等的态度与其在网上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下转第9页)

上一篇: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依托特色学科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