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时间:2022-06-03 08:24:24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其发病年龄渐趋降低,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其危害性大,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方法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远期疗效不确切。本文对照桃红四物汤加减与西比灵胶囊合维生素B6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通过疗效评定进行评比。结果前者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95.6%;后者为66.7%和76.7%。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液流变学;桃红四物汤;西比灵胶囊;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颈肩部疼痛、头昏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等症状,现代研究认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是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的主要原因,故降低血液粘度、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对预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重要意义。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并与用西比灵胶囊、维生素B6片治疗者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76例,住院病人54例,门诊病人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女27例,男19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6.8岁;病程1个月-15年;有椎间孔狭窄者36例,椎体Ⅰ°滑脱4例,高血压病6例。对照组中,女20例,男10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5.7岁;病程3个月-13年;有椎间孔狭窄者23例,椎体Ⅰ°滑脱1例,高血压者2例。

本组病例均行颈椎四位X线、血液流变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经脑CT检查排除颅内肿瘤及脑中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两组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各15g,丹参、川芎各20g,当归、白芍、赤芍、甘草各10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各15g,痰浊中阻者加半夏15g、胆南星10g,肾阴虚者加熟地、山茱萸各15g、山药20g,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15g、黄芪30g,湿热者加黄柏、知母各20g,寒重者加附子15g、干姜15g。1剂/天,早晚煎服。

2.2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10mg/次,1次/天,睡前半小时服用;维生素B6片30mg/次,2次/天。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4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并随访1年。

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正常工作及生活,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一年内无发作者;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能从事一般工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所改善,一年内有2次以下发作者;有效:症状、体征略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不明显,一年有2次以上发作者;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5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局部退变后造成椎体关节失稳,关节间隙窄和骨刺形成导致椎间孔的前后径、左右径变窄,刺激或压迫血管、脊神经根,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属于祖国医学“项痹病”范畴。辨证论治,其病因病机不外风、火、痰、虚。颈部损伤,经脉阻滞,气血不能上荣头目;阴虚则易肝风内动;或肝郁化火,上扰清窍;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痰浊壅遏,上蒙清窍;均可导致头昏、头晕。本病反复发作,久病入络,气血津液运行不畅之病变日甚,血脉瘀阻,多见气滞血瘀征象。本方重用川芎辛散温通,祛风止痛、活血祛瘀,载诸药上行巅顶;以桃仁、红花、丹参活血通络,加入当归养血补血,白芍养血敛阴缓急解痉;二药合用,可互补其偏;赤芍祛瘀止痛、凉血消肿;诸药合用,有养血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平肝潜阳;痰浊中阻者加半夏、胆南星燥湿化痰,涤痰开窍;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黄芪益气补血;肾阴虚者加熟地、山茱萸滋阴补肾;寒重者加附子、干姜温经散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桃仁、红花、川芎、丹参均可降低血浆粘度,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其中川芎、赤芍具有扩张血管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红花能提高急性缺血缺氧组织血氧利用率,对脑缺血缺氧状态下呼吸中枢有一定的兴奋作用;丹参可通过增加毛细血管网的通透性而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使血液流变学特性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改善,从而改善微循环功能障碍。

上一篇:腹泻患者粪便染色镜检肠道细菌的结果分析 下一篇: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