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项目

时间:2022-06-03 05:59:19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项目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不同称谓。

在达斡尔族聚居区,“鲁日格勒”舞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鲁日格勒”的汉语意思为“燃烧”或“兴旺”,达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因为表演时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又有“罕伯舞”之称。

“鲁日格勒”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人常在夜晚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可见,“鲁日格勒”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鲁日格勒”舞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任意加入队伍随舞,当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高潮时,大家一齐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舞蹈中多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类斗闹的动作及舞蹈形象。如今,在“鲁日格勒”舞的原生地区,这种民间舞蹈备受冷落,面临失传的危机,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聚居在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将“鲁日格勒”舞又称“哈库麦勒”舞。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狩猎歌舞的特征,如从原始狩猎篝火歌舞中保留下来圆圈队形、模仿走兽吼叫和飞禽鸣叫的呼号等内容;另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队形有多种变化,演唱的新曲数量增多,歌舞内容更为广泛,衬词更加丰富和独特。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库麦勒”舞有比较清晰的“三段式”表演程式:第一段“比歌”以歌为主,以舞为辅;第二段“赛舞”,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第三段“打斗”,以打斗为主,演员随着高声激昂的呼号,振臂挥向对方,彼此盘旋打斗在一起,最后决出胜负来结束歌舞表演。

“哈库麦勒”舞可谓研究和探索北方民族原始狩猎歌舞发展和沿革的“活化石”。此外,“哈库麦勒”歌舞与满族“莽式”宫廷歌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歌舞中出现的打斗动作与满族“莽式空齐”的“举一袖于额,反一手于背,盘旋作势”是基本一样的,这种相似之处很值得研究。

蒙古族安代舞

安代舞发源于库伦旗,据考证约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体制是“政教合一”,库伦旗一带寺庙林立,僧侣众多。清朝中期,各地移民大量涌入草原,不同部落、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相糅合,成就了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安代舞。

安代舞的起源有30余种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说法认为,安代舞最初是用来医治妇女相思病的宗教舞蹈,也含有祈求神灵保佑、消灾祛病之意。当时,在库伦等地流行的安代舞有“阿达安代”、“乌日嘎安代”等10多种。安代舞通常在节庆或闲暇时进行,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男女老少载歌载舞,有强烈的自娱性、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轻松愉快,简单易学,唱词随编随唱,富于感染力。男女老少皆可入场欢跳,没有限制,只要依其音乐的节奏甩巾踏步,与领唱歌手相应和即可。安代舞的音乐曲调风格独特,有强烈的感染力。便于歌手根据不同情景表达不同的情感。安代舞的唱词除开场和收场部分因仪式需要基本确定不变之外,其他皆不固定。那些才思敏捷、善于辞令的歌手可以尽情地用诙谐幽默的唱词抒感,或赞美,或嘲讽,或嬉笑怒骂,不拘一格。

近400年来,安代舞以其浓郁的民间本色和“癫狂之舞”的特征而备受蒙古族人民喜爱,渐成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宗教礼仪和“那达慕”盛会上最受欢迎的狂欢之舞。据库伦史料记载,单场安代舞最长持续时间竟达40多天,其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堪称中国民间舞之最。

新中国成立后,库伦旗全面开展了安代舞的发掘、整理工作。1958年,安代舞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轰动。如今,安代舞已成为蒙古民族最为耀眼的文化标识。1996年,内蒙古库伦旗被命名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近年来,由于文化形态的变迁,安代舞的传承方式与生存空间日益受到限制,舞种延续受到极大威胁,急需整理和抢救。

查 玛

查玛艺术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过,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查玛在内蒙古的兴起,源于宗喀巴创建的黄教的传播,是蒙藏宗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查玛传入内蒙古的时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内蒙古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类别:一是“经堂查玛”,二是“米拉查玛”,三是“广场查玛”。广场查玛因为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按照宗教的解释,查玛登场人物是神而不是人。威望高、资历深的喇嘛在查玛中多被委以重任,作用也较明显。查玛一般由13至15个舞蹈段落组成。内蒙古地区查玛以广宗寺、乌审召、镶黄旗查玛为代表。其中广宗寺查玛主要流传于阿拉善地区的各大小寺庙中。这项宗教艺术活动形式主要表现祛灾除祸、保佑万物生灵平安,祈祷世间安康吉祥的美好愿望。它是由阿拉善广宗寺第一代活佛罗桑图登加措编创的。他用十几年的时间进北京、赴、潜心钻研查玛经典动作、掌握查玛音乐,又进一步改编、加工、创作完善,编创出了阿拉善查玛。

广宗寺查玛是阿拉善僧侣、佛教信仰者及百姓、牧民最为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具有浓厚的宗教艺术价值,对宗教艺术的发展、对蒙古族舞蹈、音乐、艺术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广宗寺查玛共14个舞段,需60分钟跳完。大致分为三种舞形,即赞颂舞、欢乐舞、鸟兽舞,确定为36个查玛神,由36人扮演表演。诸神各司其职、不得逾越,有严格的出场顺序和各自独特的舞蹈动作、位置,整场舞蹈以圆圈为线完成。查玛乐队共15人,其中迎神乐队5人,定位伴奏10人。主要乐器有“法鼓”两面、“苍(钹)”两副、“法号”两只、“甘登”两只、“毕西古尔”四只、演奏变化明显、方法灵活。

广宗寺查玛从公元1778年开始至1960年近200年间,在广宗寺及阿拉善各大寺院庙会活动中从未间断表演。这期间造就了一批查玛大师。目前,掌握查玛的大师所剩无几,这项民间宗教艺术濒临失传危境。

二 人 台

二人台是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晋北、陕北、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小戏。其原始曲调为当地的民歌,如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汉族民歌演变的唱腔《打樱桃》、《压糕面》、《打后套》等,由晋北民歌演变的唱腔《走西口》、《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由陕北民歌演变的唱腔《送大哥》、《十里墩》、《绣荷包》等,由蒙古族民歌演变的唱腔《阿拉奔花》、《王爱召》等,冀北民歌《十对花》,江淮民歌如《茉莉花》、《虞美人》等等。牌子曲则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以呼和浩特为界,二人台的风格流派有西路与东路之分。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主要流行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榆林地区、忻州地区;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主要流行于乌兰察布市、雁北地区、张家口地区。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西路二人台有《打金钱》、《打樱桃》、《打后套》、《转山头》、《阿拉奔花》等剧目,东路二人台有《回关南》、《拉毛驴》、《摘花椒》、《卖麻糖》、《兰州城》等。

二人台的演唱形式分硬码戏、带鞭戏与对唱三大类。硬码戏注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较好的嗓音条件;带鞭戏注重舞蹈表演;对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二人台流行地多在黄河中游两岸及长城内外的农区,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给挖掘、整理、保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许多曲目、剧目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东北二人转

1909年后,大量汉人移民到通辽科尔沁区开荒种地,同时带来了起源于东北的民间曲艺艺术“二人转”。

解放前,“二人转”经过三代艺人的口耳相传,以传统段子为主传录下来。

1956年,通辽科尔沁区成立了“二人转”剧团,使“二人转”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通辽科尔沁区的“二人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创造性地融进了蒙古族“安代”的音乐。主要段子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雷锋》、《瘸腿财神》等。

“二人转”只有两个人表演,却能够扮演千军万马,要求演员“唱、说、做、舞”功夫皆佳,歌唱和舞蹈浑然一体。乐队简单,以唢呐、二胡、板胡、竹板等为主要伴奏乐器。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农牧民及市民们的欢迎和喜爱。

通辽的“二人转”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农牧民之中曾有“宁舍天上一顿饭,不舍通辽二人转”的口头禅,可见它是广大农牧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二人转”的形式和内容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而起到了教育人、感染人的寓教于乐的作用。传承和发展这支古老的艺术之花,对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上一篇:为官者当治心 下一篇:注重学习兴趣培养, 彰显英语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