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探究

时间:2022-06-03 03:17:57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探究

摘要: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探究城市的排水系统是城市工程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是现在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障市民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城市肌体的“血脉”。同时还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容貌和环境,保证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 排水管道 施工 工艺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 A

一、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 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

1)与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进行四方图纸会审与交底。2)要结合图纸,到达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的基本全貌。例如管线的总长度、走向、直径以及井数量等,还有与工作面开挖相关的地形和地貌。特别要注意的是查明煤气和电力等的交叉管线位置,再认真做好标志与防护措施。

3)为避免出现错误,要根据图纸的桩号和走向水准测量复测一遍。在图纸设计之前,提供的地形材料可能会存在时间差异,地形也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会影响到工程的预算造价。

4)为了建立精确的水准高程控制网,应每间隔100m 标致一个水准高程参照点,以便测量管道的施工。同时,要注意经闭合检验正确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后才可使用。在显见而不会丢失和遭受埋没破坏的地方,应牢固地设置控制网点和桩点。

(2)调查现场情况和故障排除

在施工之前,需要结合管线的走向、施工开挖的工作面和堆土堆料所占场地与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故障排除。对妨碍施工的因素做好记录,再认真呈请相关单位部门协助排除。此外,不可忽视管线与城市道路的交叉。施工之前应与有关单位商讨并研究解决办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不能任意抛土和拉运原材料,这会影响环境道路的清洁。

(3)放线测量

在排除地面障碍后,方可进行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整个排水施工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程序便是施工放线,它决定着后续工程的施工。因此,放线之前必须做好谨慎严密的预备工作。假如排水工程的工期紧凑,在一段排水施工作业面被道路施工方交出后,作为排水工程施工方如没有拿出道路中桩的情况下,应随即进场组织施工。在放线之前最好利用 CAD 软件,根据道路中桩坐标绘出中线图。再依据管线距中桩距离,利用 CAD 计算出该段工作面每一井位的 XY 坐标,按照井位坐标放出各个井位。

2. 管道及检查井施工

(1)管沟开挖

在开挖沟槽的时候,应该依据开挖土质的差异,考虑边坡放坡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当开挖到一定距离后,要注意对槽底高程进行严格的测量控制。槽底土方不能超挖,如果出现超挖,必须仔细回填夯实超挖的部分。同时槽底处秒是进水不能积水,夯填时不能使用垃圾土、腐植土和淤泥等。

(2)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贯穿整个工程,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因此为保证按时按质准确无误地完成工程,一定要设置专人进行测量专项。

(3)管基施工

在管道基础铺设前,管基管座及管沟开挖必须通过验收。至于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的尺寸、中心线和标号等进行。

(4)管材安装

在管沟开挖结束之前,应该将管材运送至工地,同时要仔细检查管材有没有裂缝与孔眼漏洞。下管前,也要仔细检查边线和条基中心线、井基等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5)检查井、雨水井砌筑垫层

施工前,要复核检查井、雨水井的中线和井底高程,然后按要求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检查井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5 MPa 以上时,方可进行井篦砌筑。井壁砌筑前,在混凝土垫层上确定井室的中心点的位置,根据中心点用墨线弹放检查井砌筑边线,然后按边线进行井壁砌筑。检查井壁砌筑时,外缝用碎砖嵌平,当井壁砌完一层后,铺灌一层砂浆,使缝隙内砂浆饱满,然后再砌筑上一层砖,上、下两层砖间竖缝要错开,避免通缝,爬梯按规范和设计要求与井壁砌筑施工同步安装。当井壁砌筑到与混凝土管接触部分时,井壁与混凝土管接触部分要座满砂浆,砖面与管外壁留有 1~1.5 mm 缝隙,用砂浆缝堵严密。支管或预埋管应按设计位置、高程、坡度与井壁砌筑同时安装好,管口要与井内壁平齐。

3. 闭水试验与管坑回填

(1)管道安装以及检查井施工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管道闭水试验,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进行,HDPE 双壁波纹管按规范要求每 3 个井段进行一次闭水试验,焊接钢管整段进行闭水试验。首先将试验段两端的检查井管口用砖封堵,然后灌水进行试验,试验标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允许渗漏量应符合规范中的要求。在闭水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有渗漏问题,立即将管道内的水排干,进行仔细检查补修处理,然后再次注水试验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

(2)腹腔回填,即在管沟回填管顶 50cm 内进行回填。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该处回填过筛不能填入超过 100mm 的石块等杂物。进行回填时,要认真地对照设计要求,注意沟内不能存有积水。

二、 排水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1. 管道位置偏和积水

(1)产生的原因出现管道位置偏和积水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测量出现错误、施工发生变形和刻意避让构筑物等引起的,因此容易在平面上产生位移,导致立面上产生渗水、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2)预防的措施1)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相关标准对交接桩进行复测与保护。2)要结合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施工放样,根据设计要求和埋置深度进行放样。3)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施工,沟槽和平基要注意验收轴线和纵坡测量。4)在施工中,如果出现要避让的建筑物,应增设连接井于合适的位置。其间用直线相连,连接井转角不应小于 135°5)污水倒虹应设可关断冲洗闸室,闸室前设深砂井,如图 1 所示。

图 1 污水倒虹

6)注意交叉管线垂直净距,计算时注意管材壁厚。

图 2 交叉管线外壁垂直净距

2. 闭水试验不合格

(1)产生的原因漏水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包括不均匀的地基沉降、管材和其接口出现施工质量问题、井体施工质量问题和不严密的闭水段端头封堵等,这些因素可能会造成闭水试验不合格。(2)防治措施首先应该在渗漏位置做好记号,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较严重的应采取返工处理措施。采用喷灯在表面处理油膏接口。严重的渗漏除了可采取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的措施外,还可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处理。处理后应再进行试验和复测,直到闭水合格。

3. 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1)产生原因检查井变形甚至出现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不达标影响外观和使用功能。(2)防治的措施1)认真检查井的垫层和基层,使用破管做流槽,避免井整体下沉。2)防止井体变形,控制好井室和井口的中心位置和高度。3)检查井盖与座是否配套,安装时座浆应是饱满状态。

4. 回填土出现沉陷

(1)产生的原因出现回填土出现沉陷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压实机具不合格、填料质量有问题、没有掌握好含水量等,这些因素可能会使工程施工后的回填土出现较大的沉降。(2)处治的措施1)假如其他构筑物只是出现小面积的沉降,可不做较大的处理。例如可在沥青路面采取局部填补,以防止出现积水。2)在造成其他构筑物基础受损的情况下,可使用泵压水泥浆填补。3)如果出现结构受损,应挖除存在问题的填充料,换以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好的材料,再进行压实。

三、 结语

在市政排水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施工,克服各种通病。现在我国大部分大中型城市已开始要求在进行排水管道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检查,这就对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进一步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促进排水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红.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初探[J].价值工程,2010(18).

上一篇:降低高炉冶炼成本的措施 下一篇:论述工程现场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