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联横合纵:四城的新“斗”法

时间:2022-06-03 02:28:13

经济圈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圈,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圈,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昆明看上去较为势单力薄,便将希望的眼光盯在了东盟经济自由区上。

重庆和成都均属长江流域的城市,也都想借力长三角,甚至还想搭泛珠江三角洲的便船,想法不可谓不好,但多少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无奈。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最便利可行的是,打破成渝间多少年积淀下的成见,带动成都与重庆两大城市间众多中小城市一起发展,在中国西南形成新的增长点。

早几年,成都的官员去重庆寻找合作的机会未果。2004年初,重庆官员回访成都,旧话重提,双方签定了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框架协议,标志着成渝经济合作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林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中标“十一五”国家社科重点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早在20年前,林凌教授就呼吁川渝要加强合作。重庆直辖后,林教授依然认为两地有合作的必要性:共同构成“长江上游经济带”,“四川和重庆,山水相连,更有悠远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产业结构、资源分布上,两地有很强的互补性,“川渝合作,是双赢的选择”。

西安早在2002年就和咸阳市商谈西咸一体化。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张宝通认为:“组成大西安是潮流所趋。各个省都在建立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以形成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们再拖下去,会极为不利”。“西安面临的是直辖市重庆、合并了温江地区的大成都的竞争,在势头上就逊色了不少,起码重庆、成都的各项总量指标全面压倒了西安。西咸一体化,不仅能发挥西安中心城市的作用,还通过建设长安、咸阳、三原、临潼四个副中心,延伸西咸杨、西三铜、西临渭三条经济轴,构筑一个大西安都市圈,使其有可能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热点地区。至少,西安的经济指标可以和重庆、成都相抗衡”。张宝通这样评价做大西安的作用。

但是,西咸一体化似乎离真正实施有不小的距离。近期,咸阳还有了将市政府向西迁移的想法,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一些猜测――是不是西咸一体化进入了冰封期?

陕西人有过多次“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沉痛教训,四城竞争中,谨防重蹈覆辙!

上一篇:中篇 资本争夺:一场无硝烟的战争 下一篇:榆林打造中国能源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