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足下始,万丈高楼平地起

时间:2022-06-03 12:14:43

千里之行足下始,万丈高楼平地起

在这几年初中科学的教学工作中,我逐渐发现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学好科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七年级学生多倾向于通过记记背背来提高成绩,而很容易忽视理解对于学好科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少数教师着眼于眼前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重复讲解和题海练习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易误导学生过于依赖死记硬背而丧失了深化理解的能力,造成了“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朦胧”的不良状况。特别是刚进入八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第一章就涉及密度、压强、浮力、溶解度及溶液质量分数等科学概念,特别是相关的公式计算应用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学生一下子很难从曾经的记背学习转变成当前需要的灵活运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是极大的挫伤,有违素质教育的宗旨和新课程的理念。

当前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理念追求的一项系统工程。素质教育,核心是德育,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落实素质教育的这些要求,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这里很关键的是学生发展的基本状态,应该是自主的、快乐的,因为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后继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的核心应该是爱学和会学,否则厌学和不会学习就会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课程改革必须关注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生活时空,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要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德育核心和创新、实践两个重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健康愉快地发展,就必须改进课堂教学。“三维教学目标”及其落实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帮助或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指导思想。所以,相对应的,“教得有效”和“学得轻松”就必然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追求。

在中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认识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其中科学概念的教学又是整个科学教学的基础。因此,科学概念的教学是中学科学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在科学教学中,科学概念的教学是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律、科学理论教学的基础,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一系列清晰、准确的科学概念,不能理解特定的词所代表的科学概念的含义,就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可见,建立起科学的理解性概念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等组成的复杂的系统过程,在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系统中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科学概念教学过程十分复杂,给科学概念教学任务的完成造成了许多困难。以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章为例,学生从学期一开始就陆续接触到密度、压强、浮力等物理概念,涉及相关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需要去判断实心空心问题、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探究,特别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不但涉及大量的公式计算,而且需要了解在这些物理变化中现象与本质的联系,还要了解相关物理量在应用中的特别要求,比方说单位的换算、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受力面积的判断及深度的测量等。

而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正规系统的科学学习后,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还未进行过系统的科学思维的训练,其科学知识、经验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其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差。在教学中,我发现大致有以下不足的地方。

1.思维的组织性、条理性差。

中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惰性,习惯于生搬硬套公式,而不是努力弄懂意义,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这在运用科学概念解决问题时,尤其突出。遇到问题时,往往靠直觉经验进行判断,“想当然”地推理,尤其不愿意动笔进行相关的推理,例如书写公式、数据归类、画图模拟等,喜欢只是看,凭空想象,尤其碰到需要思维转弯的题目,基本就没有什么思路可言。

例如学习了浮力公式F浮=ρgV,凡是看到题目中出现物体体积为多少时,就习惯性认为就是公式中的V排,直接数据代入就开始计算,根本没有创设科学情景去考虑物体在液体中是处于什么状态。例题1:一物体的质量是500g,体积为0.6立方分米,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学生会直接得出结论:F=ρgV=1000千克/立方米×10牛/千克×0.6立方分米=6000牛,或F=ρgV=1000千克/立方米×10牛/千克×0.6立方分米/1000=6牛,其中出现两个科学性错误:(1)计算中没有统一单位;(2)混淆了物体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两个概念,而问题的关键就在学生没有考虑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2.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差。

一些学生只考虑那些能直接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所建构的事物的意义,而不能从多方面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往往被个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例如在学习压力概念后,片面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习惯性认为压力就是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中对于“压”的理解只局限于上压下,而忽略了压力本身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生活中的相互挤压可以有很多情况,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的受力表面即可。

3.思维的逻辑性差。

中学生往往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解释感兴趣,而不关心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是否一致,这与其认知结构中概念模糊、关系含混、内在一致性差的特点有关。例如,学过第二章气压和气温的知识后,学生很困惑:为什么冬天气压比夏天高,早晨气压比中午高,但在瓶子里的气体温度高时气压比温度低时的气压要高。同样是温度高低不同,为什么有的是气压高,有的是气压低。学生之所以出现这么的思维困惑,是因为只着眼于温度的不同,而忽略了本身气体所处的空间不同,前者的空气是在一个无限空间里,温度的改变可以使气体体积随意热胀冷缩,但瓶中的气体受到瓶体积的制约只能缩不能无限膨胀,上述的不同就成为气体气压不同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概念抽象但又来源于生活、深刻但又深入浅出,而且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这一矛盾造成了概念教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教学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清楚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按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导,使学生能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逐渐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从而切身理解概念的含义,以及存在的意义。

1.概念引入。

(1)从生活实际引入。例如压强的概念可从挖土机的抓手、手提水、人踩泥地、汽车压路面等生活现象引入,这实质上是利用学生现存感性知识加以整理归纳,从不同的物体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来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加工,从而得出压强概念的定义,以及存在的意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学生感到真实贴切,而且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概念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从实验现象引入。对于缺乏建立概念所需的足够的感性经验,即在生活中无法得以亲身体会的一些事实,可以通过一些典型实验,使学生获得鲜明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概念。例如建立密码概念时,就可以先做课本上介绍的小实验,通过讨论分析,建立密度概念。经常运用实验,不仅能提供概念教学所必须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观察力、注意力,并建立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观念。

(3)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依靠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方法,有利于巩固知识,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且对形成结构清晰、联系紧密的科学认知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概念建立。

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建立的前提下可启发学生用恰当、简洁的文字准确地表达出这些本质属性的内容,在给科学物理量下定义时,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需要导出定义式,并明确式中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及各量的单位。得出概念的定义,并不是认识概念的结束,还要从定义出发,讨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科学含义、用途等,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概念的认识。

例如,得出压强的定义式P=F/S之后,要对其科学含义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科学意义:P=F/S是压强的定义式,压强是用来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科学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单位帕斯卡(牛/平方米),因此P=F/S在应用时S单位是平方米,这是学生在容易遗忘的地方,要加以强调。只有清楚了科学量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

3.概念深化。

要使学生牢固、清晰的掌握科学概念,必须经过概念的巩固、深化阶段。

(1)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比较才有鉴别。因而将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辨析、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概念,理解、巩固、深化概念最有力的措施。例如,压力和重力、惯性与力、功与能、温度与热量等都是容易混淆的概念。通过对比、辨析,明确概念的界限、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清晰的概念、层次清楚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形成运用概念的技能。学习概念,是为了能运用概念进行思维,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概念,形成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选题要典型、灵活多样,对题目的挖掘、探讨要力求深入。将做习题与概念教学分离,甚至相对立,搞题海战术的做法,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容易使学生形成呆板、机械、生搬硬套的思维习惯,不利于深化、活化概念,也不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总之,我们要意识到科学概念理解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与学中多以基础知识为重,尽量把科学概念与生活现象和常识相联系,让科学学习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体现,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概念,从而为知识的深化作好良好的铺垫,更好地实现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的新课程目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初中科学教学中应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挖掘幼儿感恩情感潜能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