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堡电站机组经济运行管理分析

时间:2022-06-03 12:07:18

仙女堡电站机组经济运行管理分析

摘要:简述四川平武县仙女堡水电经济运行管理探索,给合3年来运行管理实践,分析电站经济运行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大大的增加电站经济效益。

关键调:仙女堡经济运行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47.3 文献标识码: A

一、仙女堡水电站慨况

仙女堡水电站位于四川平武县境内的木瓜墩-铁笼堡河段,是涪江上游梯级开发电站中的第三级电站,电站闸址位于平武县水晶镇下游约1.5km处,下游距平武县城46km。电站厂房位于平武县阔达乡仙坪村右岸,距平武县城约29km,距绵阳市区197km。电站设计水头98m,设计引用流量43.443m3/s(单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8MW,年利用小时数5002h,多年平均发电量38014万kWh。有压引水隧洞全长13.6km,闸址以上集水面积2097km2,正常发电时,拦河闸坝水库正常蓄水位1117.5m,总库容112.1万m3,库区调节库容为74.55万m3,属于不完全日调节水电站,电站建成后促进当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影响电站经济运行的因素

一个电站能否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水轮机方面来讲,设计选型、材料选择、叶型设计及模型试验,制造阶段工艺流程、过程控制及质量检验,安装阶段的施工工艺、安装经验、保证措施及施工队伍素质;运行管理中的水情预测预报、机组运行工况(水头和出力)、设备维护管理、电力安全生产、与电调、水调和经济调度、运行操作等的关系协调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个电站运行经济指标的好坏。现就以仙女堡水电站2台机组发电运行情况为例,从电站运行管理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三、经济运行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单台机组运行负荷应保证在额定负荷的45%(即1.5万kW)以上,如果偏离该运行工况,将导致机组耗水量增加、运行效率降低、振动加剧、稳定性超标。通过对设计规范和实际运行情况作对比分析,不难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机组运行工况对单位千瓦电量耗水率指标的影响

从水轮机组设计理论的角度讲,机组在不同水头段和负荷条件下运行时,单位千瓦电量耗水率存在较大的差别。就仙女堡电站机组而言,若机组在不同水头相同负荷段运行,其单位千瓦电量耗水率变化值最高可达4.22m3/kW·h(该数据取自1113.5m水头和1114.0m水头在1.6万kW负荷段运行时),最小时为3.57m3/kW·h(该数据取自1117.0m水头和1117.5m水头在1.6万kW负荷段运行时);所以说耗水率的高低即意味着发电量的多少,从理论角度讲,在来水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加强电站的运行管理,提高电站的运行水位,确保机组在最优工况区域运行,努力降低单位千瓦电量耗水率,尽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要实现多发电,也并非不可能。

2.机组低负荷运行对电站经济运行的影响

仙女堡水电站水轮机组设计年利用小时数为5002小时,年发电量为3.8亿kW·h。电站2012年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为2767小时(受并地方电网负荷限制,),是设计年利用小时数5002小时的55.3%。受来水量及低负荷运行的影响,全年发电量为2.1亿kW·h,是设计年发电量的55%。根据运行结果统计,2012年机组全年低负荷运行时间占全年总运行小时数的37.1%。如果能进一步加强对电站水情调度和设备的维护管理,认真处理好水调与电调的关系,强化科学管理、经济调度,努力使机组基本保持在正常允许负荷下运行,电站水位控制在正常水位附近,每年可以多发很多电量。2013年并入省电网后,对比2012年和2013年枯水期(1-4月份),仅仅4个月时间,2013年就增加2397万千瓦时的发电量,由此可见低负荷运行对电站经济运行的影响。

3.机组低负荷运行对机电设备及水工建筑物的影响

仙女堡水电站电量主要输向四川省电网。由于四川是水资源大省,而用电负荷远比发电负荷小,远距离输送工程又没跟上,所以电力市场总体来说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是造成仙女堡电站机组不能满负荷运行的又一直接原因。对仙女堡电站水轮机来说,低负荷区正是机组的振动区和低效区。机组长时间在低负荷区运行将直接导致水耗增加,振动加剧,稳定性超标,转轮抗气蚀磨蚀性能降低,机组大修期提前等;同时,长期、反复的振动也会对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物产生疲劳性破坏。从2010-2012年3年低负荷运行,电站机电设备表现出了很多问题,根据统计,仙女堡电站1、2号机组投产运行6754h和7830h后,两台机组尾水管锥管段均出现了的横向穿透性裂纹,两台机组活动导叶、底环、顶盖附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汽蚀和泥沙磨损,致使机组不得不长时间停机进行修复处理。从运行资料分析,机组偏离最优工况运行产生的强烈振动有很大关系。为此电站正积极加强与电网的沟通和协调,努力保证机组在最优的工况下调度和运行。

4.优化调度和调整负荷降低考核电量

仙女堡电站是引水式电站,引水隧洞为有压式,隧洞全长为13.6km,属一洞双机,如果电站两台机组运行,其中一台机组进行大负荷调整时,会引起引水隧洞反复的水击波,当正向水击波到达机组蜗壳时,蜗壳内的最大水压会上升0.16Mpa,此时相当于机组有效水头增加十几米水头,在流量不变的情况发机组负荷就上升3000~5000KW,此时会出现过负荷,此时监控系统有功调自动节会自动退出,短时间不能投入,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同时发电机负荷也会偏离调度曲线值,从而出现无效考核电量;当出现反向水击波时,蜗壳内的最小水压也会下降0.16Mpa,此时机组负荷自动下降3000~5000KW,此时监控系统有功调自动节会自动退出,短时间也不能投入,并且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发电机负荷偏离调度运行曲线值,同样也会出现无效考核电量,这样反反复复要经过近半小时以上的波动,通过调压井慢慢的进行消能调节才能将波动平息下来,出现大量的考核电量。

仙女堡电站是有压隧洞较长的电站,一台机组大负荷升降时,机组负荷爬坡率也很难满足调度要求,同样也会出现考核。

仙女堡电厂在并网之前,通过机组并网试验,就发现这一情况,并网运行后,运行管理上加强对调整负荷摸索,已经总结出很多种调整负荷的方法,先将蜗壳水压曲线调出(产生的水压曲线是一个正弦曲线),开始先增加45%的负荷,然后产生水击波,当出现正向水击波时,再增加30%的负荷,这样增负荷时产生的负水压正好削减蜗壳内的正向水击波,大大的降低水击波动,产生较小的水击波很快就会平息,以前仙女堡电站要增加一台机组负荷,产生水击波动要持续近1小时之久,但通过改变调整方式后,产生较小的水击波在几分钟内就平息了;减负荷时恰与上述相反。通过2013年一年来的运行实践证明,调整方法是行之有效的,2013年仙女堡电站在负荷调整上,出现的考核电量相当少,全年考核电量占发电量的0.006%。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五、应对措施

随着电网建设速度加快,现在仙女堡电站目前已并入四川省电网运行。电站运行管理上尽量与调度沟通联系,同时不断的收集来水情况,并研究总结涪江流域来水规律。一方面从省电网处多争取到更高负荷,确保机组75%以上负荷运行,尽量避免机组长期处在低负荷运行区域;另一方面保持库区在高水位运行,降低发电耗水率;在负荷调整时,不断的摸索调整方法,总结出一系列的调整负荷方法,大大的降低因调整负荷而出现的无效考核电量,增加发电厂经济效益。通过采取以上运行管理措施,这对仙女堡水电站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和水工建筑运行极为有利,特别是在枯水期,来水量不足的情况下能多发电,大大的提高电站的经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丽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平武县仙女堡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报批稿),2005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编,水力发电厂技术标准第六卷《运行规标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华中工学院主编,水电站经济运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4.肖惠民主编,中小型水电站运行与管理技术丛书《中小型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与检修》第九章水电厂内经济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析某住宅小区安防系统方案及施工质量控制 下一篇:试分析当前城市道路照明节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