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的分量

时间:2022-06-02 09:16:43

如今,关于师道的含义有着不同的注释,但它的初衷是提醒世人尊道,尊有道之师,毕竟“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民国时期,尊师之风,蔚为大观,令人叹服!

刘师培任教北京大学时,上课总是两手空空,不携带片纸只字,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句句都是经验之谈,备受学生欢迎。连校长蔡元培也在不同场合对刘师

培的讲学深表满意。学生中罗常培听课十分专心,且将老师所言详实记录。1945年,由罗常培记录的刘师培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和《文心雕龙讲录二种》问世,影响巨大,好评如潮。而令人惊讶的是,两书出版时已距刘师培去世20多年。可想而知,恩师的讲义,罗常培始终随身携带,视若珍宝。师道之重,不言而喻。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述甚丰。有一年,他去北京大学作学术讲座,在各个大学执教的弟子,如马幼渔、吴检斋、钱玄同、刘半农等随身服侍。章太炎声音很小,而且只会说一口苏州土话,不能操国语。于是,演讲时,章太炎只管论道,钱玄同负责向听众翻译,刘半农负责写黑板。师徒几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将演讲弄得有声有色。前前后后,虽然辛苦异常,学生却没有丝毫懈怠,反以有为老师服务的机会为荣。弟子对师者的敬重,可见一斑。

国学大师黄侃,为人狂放不羁,睥睨千古,是一位真正的狂狷之士。然而,黄侃却事师至尊。早年留学日本时,恰与章太炎同在一寓,黄住楼上,章住楼下。相识之后,黄侃便向章太炎称弟子。之后,虔诚追随,学问精进。1915年冬,章太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软禁于东城钱粮胡同徐家宅院内。黄侃得知恩师被软禁,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视。见到章太炎生活寂寞,还以“问学”为借口,留下来陪宿。黄侃白天教书,晚上则与老师谈论学问。直到几个月后,由于警察干预,不准客人来访,黄侃才不得不离开恩师。黄侃一生对章太炎执弟子礼,每逢新年或恩师寿诞,他都要到章家叩贺。事师之恭,凡人远不能及。

蒋天枢是陈寅恪的及门弟子,生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是古代文学专家,有多种专著传世。不过,他更为人称道的,是在晚年放弃自己在研究方面的发展,全力搜集、整理和编辑恩师陈寅恪的著作,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由他编撰的《陈寅恪文集》,长达300余万言,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蒋天枢的贡献,可谓巨大。而当出版社给蒋天枢送来3000元整理费时,他却一分钱也没有收--“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怎么可以拿钱呢?”有学者说,陈寅恪是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蒋天枢则是陈寅恪的托命之人。此言不虚。蒋天枢对陈寅恪的尊敬,堪称一代典范。

陈寅恪的另一弟子刘节同样令人感佩!初期,陈寅恪受到冲击。1967年年底,身心已遭到严重摧残的陈寅恪又要被造反派抬去大礼堂批斗。陈寅恪的学生、时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的刘节果断站了出来,愿意代表老师去挨斗。批斗会上,“小将”们对刘节轮番辱骂、殴打。之后,施暴者问刘节有什么感想,刘节昂起头,毫无畏惧:“我能代表老师挨批斗,感到很光荣!”结果得到的是更加猛烈密集的拳头。其实,当时的刘节已年近古稀,身处乱世的他不会不知自己“对抗”的后果,但与恩师的健康、名誉相比,一切屈辱和痛苦也就微不足道了。刘节的“光荣”二字,今天听来,也绝不亚于石破天惊!

眼下,人心不古,师道式微,回顾这一段段佳话、美谈,作为后人实在羞煞、愧煞。民国时期的许多学人,有着与今日学人迥然不同的学识、风骨、气质和胸襟。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师道传统,虽与我们相去甚远,但感受这份师徒情谊、师道分量,先贤们仿佛一个个犹在眼前,如在身边。

上一篇:半月人物 第7期 下一篇:崔澜馨:只为孩子笑容长久